【唐多令】生态策论

2020-08-24  本文已影响0人  青颜珠珠

【唐多令】生态策论

文/青颜珠珠

落叶醒初秋。枯蝉匿旧愁。又半年,难唱悠悠。

时疫未消添水祸,共患难,遍神州。

山火虐丹丘,震波扰冀幽。幸国强,速救良筹。

欲减天灾多喜乐,生态策,倍绸缪。

西风诗评. 未题七夕,堪赠情人

我的“诗评素材”里,只有两人被以“XXX集”命名,一位是长调词的翘楚张海峰,还有一位就是李德胜(其实还应有一位,自己兄弟就免尊了)。

桂枝香•别赋

文/李德胜

浅秋时节,笑一十六年,未竟明月。

岂任情花纵恣,暗香漫彻。

疏狂且放疏狂曲,赋来兮、疏狂歌诀。

清幻龙女,独孤九剑,销魂挚烈。

醒亦醉、盈盈愿锲。

畅侠侣同行,痴梦难绝。

万世红尘渡口,爱心如铁。

几巡诗酒烟花后,问娑婆、缘份谁设?

静观流水,安闲摇荡,一眸秋叶。

初识德胜兄,是在一个宗教倾向的诗群里。当时只觉得此人健谈,作品似乎平平。后二年,因他言行有异,在群里受到排斥,我线下尝试去安慰他,同时看了他近期的词。

结果我惊到了,这些作品几乎没有三流的!作为评诗的,我经常是一个礼拜都见不到一首二流的诗。所以,我觉得德胜兄一定掌握了某种秘诀。

“浅秋时节,笑一十六年,未竟明月”。初看还以为自况,看到后面《笑傲江湖》的情节,才知是杨过等小龙女那一十六年。 “笑” ,奠定了整章的情韵,与后面的“疏狂”、“畅”遥相呼应。开头的笑里,存着自嘲、苦笑和些许留恋,中段则是笑与泪与火的交织,结尾之“静观流水”等则是笑而无语。注意,这个“笑”出自作者,并不都与小说相关。

实际上,这首词上阕是有些问题的。起拍漂亮,“情花”两句点出源起,三叠“疏狂”是强调好句,然位置似乎不佳。歇拍“清幻龙女”三句又过实,所以比起下阕稍逊。

下阕的写法,可能就是德胜兄掌握的那个“秘诀”。首先,是“空灵”与“内实”相融合,心香为内实,情韵则如镶在故实之外的光晕。因“心实”,光晕方能星芒四射,照彻黑暗。神雕侠侣的结局,只是文学家的笔法,“愿”与“痴梦”毕竟是一对矛盾。笔锋一转,世情冷暖就随之而变。

不变的,唯有情人的执着,乃至偏执。“万世红尘渡口,爱心如铁”,这是篇中明线之脉,同时也是波折中最大的一“起”,之后的一“落”,是设问手法,比上阕就灵活,“爱心如铁”之潮涌,配合“问娑婆(佛祖宣教之现实世界)、缘份谁设”,写词不可以无波折,就如同人生不可以无尝试,而得出结论。

注意“万世红尘渡口,爱心如铁”之所以有力,那是明暗线的交织处。我虽对德胜兄的私生活毫无所知,然直觉他也有“爱心如铁”之定力。一个人,值得你爱了这一生,下一生仍求缘续,这不单是对方魅力的问题了——金庸笔下的女主,几乎都是姿容绝世,又面冷心暖的,金大侠为了夏梦可以去打杂,那也是一位纯情小生。他的人生,用他的词来概括,有一句是“无计悔多情”。因此,他,往往是我们情感的启蒙者,而非最后的答案。

“静观流水,安闲摇荡,一眸秋叶”。德胜兄有次跟我分析一个人,想好了她精神上缺憾的原因,有愿心施救而不能取得理解。他面对误解,面对恶语,能够心淡神闲地面对。我想,必然是因有过“销魂挚烈”,冷静后向内而求,从而获得了解脱。人的词品,不经过雄鹰碎爪、蛇皮蜕变的过程,难以进入一个新境界。

后天就是七夕了,面对愁与欢、梦与醉的人生,以这阙词来回肠噫语,听听沧桑与挚烈的声音,再回味过往之甘苦,或有疗愈之效。

题图有忆

阿娇

紧赶晨昏摘露蔬,怎堪菜市地摊无。

压肩扁担东西望,哪管人前汗若珠。

一公升眼泪:用词还在失于自然的阶段, 如露蔬等, 造句表达上还需要更顺畅。其次, 小农民卖菜基本一大早去收割,然后马上去卖, 没有晨昏一说。没有表达发人深省的主旨,不管汗若珠、起早摸黑色是为什么?

老虎口

经年崖虎口,直泻世人惊。

汹涌咆哮水,原来因不平。

一公升眼泪、西风:除与上篇同样毛病外(文字不自然),同时架构还不稳当。三分句内容可以合并到一分句去,给转句留出发挥的空间。

咆哮崖虎水,直泻世人惊。

XX(新内容),原来臆不平。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