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3
六祖坛经,一人新语
前念不生,后念不灭。以前后凸显其中。此中,即觉,即断。能觉能断,故分前后,所谓前后际断。就像两个音符之间有一休止符,谓休,谓止,谓空,谓断,谓觉。有此一觉,故前念断,断即不生。譬如一个人忽然察觉自己上当,当机立断,即刻止损。后念不灭,生活还会继续,下一个念头又会生起,无法避免的。常人以为念头是连贯的,所以总是被一串念头牵着鼻子走,迷妄其中而不能自拔,不能觉,穷追不舍,直到筋疲力尽。疲尽则知止,以其为害,复又警惕,妄图断灭该念。佛,是觉者,一念来即觉,能断,亦任后念再起,不图克制。所谓随缘,无为。生活就像音乐,听起来一路顺畅到底,但音乐毕竟是一个个音符串起的,无休止则不成音乐。观众沉迷于音乐,但音乐家,演奏家,则知休止,懂节奏。常人手忙脚乱,只是应付生活,而佛随遇而安,是真正的生活家。
法身,即肉身,或曰质身,一团量子,聚合而成。量子,无色无味,不垢不净,故说清净。报身,即智身,或曰灵魂,人格。化身,即身份。在世间为人子女,为人父母,为人师友,等等。
“死生亦大矣!”
佛心,就是无惧死亡,却敬畏生命。
觉照,就是:
哦,我在生气
哦,我在吃饭
哦,我在瞎想
……
把我想成另一个人,他的身体,他的思维,意识,感情,他是我,又不是我:他是前一刻的我
觉照就是,此刻的我,察觉前一刻的我
从事务中抽离出来,然后专注地投入进去
以达“自主”,而不是被它牵着鼻子走
对于不得不做的事,与其被它拖着走,不如彻底接受,迎上去,握住主动权
正念就是觉照,觉照就是正念.
譬如"扬帆正风",正,是动词,有"对准"的意思,"正"念,引申为"专注".
猴哥认为,"正",是"正在"的意思,"正在"先于"正确"--存在先于本质.
未察觉而先入为主地去讲什么正确错误,都是嘴炮.
呆着,别造,放空,无为.接纳--你需要告诉自己,发生的事情已经发生了,不可能再回到没有发生时的状态.
你要接受自己是那个鸟样子--你的想法(甚至行为)是那么邪恶,下贱--然后再去寻求改变.这叫正视问题.你不能说,哦,那不是我,我是纯洁无暇的.这是掩耳盗铃.人就是这样的物种,人有许多兽性,人人都会升起邪恶的念头,所有人都和你一样,我们首先要正视这一点.先认罪,再赎罪.
观察/观照--自己的--存在
观自在!
以觉知,消弭恐惧.
焦虑,烦躁的本质,是恐惧,对未知/未来的恐惧.而恐惧产生于认知惯性--恐惧的情绪发生,是因为把 未来 与 以往的难受体验挂上了钩,形成了一种"难以承受"的预期.恐惧,就是对这个预期感到害怕,抵触.是认知的惯性,完成了这种挂钩.而觉照(正念),就是采用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来认知事物与自身的存在,流转和变化,将以往的那种惯性也作为认知对象来考察.进而可以从惯性中跳出来,获得解脱.
体验当下,就会让人感觉到--哦,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没有什么神秘的.因为没有什么神秘的,所以也就没什么好怕的.
我们总是感觉内心深处另有一个我,所谓潜意识.人在感觉不对劲的时候,就是它在起作用,所谓魔障,心魔,着魔.
而正念(觉照)就是去他妈的,老子就这么停下来了,啥也不干,专门腾出手来对付你,看你有多大能耐!
然后你就发现,也就那么回事,没啥好怕的.这就叫调伏心魔.
人心都是玻璃做的,人人自恋,觉得自己那颗心,媲美钻石,但是进了社会,却受不了一点挫折,入了江湖,又禁不起一丝风浪.玻璃易碎易爆炸,小心翼翼也总是免不了粉身碎骨,不如自己主动戳破,破罐再不怕摔,从此在世界上,随便摸爬滚打,啥都不怕.置之死地而后生,自碎为渣渣,然后纵浪大化.
王尔德说:Heart is made to be broken.
玻璃嘛,自己下手好过被别人打破.
逃避痛苦,只会更加痛苦。
逃避痛苦,就永远痛苦。
迎上去,让痛苦击碎你的玻璃心,不要怕,等待着你的,不是死亡,而是重生。
"由汝习性",即是"从心所欲而不逾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