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日记——颓唐参禅
今日多云,起来已经8点30,与昨日发誓的8点起床相差半个钟点。罢。遂尝试拿起旧版教综书进行复习。此书又有多日不见,举书四顾,一切如故,无可阅者,想多看几遍,越觉无聊透顶。又突然想起硕士面试求学途中,在一家茶店买茶,得店主赠予禅茶一包,并嘱之珍视。回校后,所谓叮嘱全然抛于脑后,兴致勃勃地拿起禅茶便泡之。其中滋味已然想不起来,只是贪图新奇,发了一则朋友圈,用禅语记之拈花微笑。
拈花微笑原是一则典故,是在以前大学课堂偶然听到老师讲起。典故是说释迦摩尼在某地被邀请进行说法传教时,当地佛教徒赠予释迦摩尼一朵金婆罗花,释迦摩尼拈起这朵花,一句话未说,大家不明白他的意思,面面相觑,唯有摩诃迦叶破颜轻轻一笑,释迦摩尼遂将其衣钵传之于他。这则典故实则说明了禅理佛法的授受,不在于言说,而在于心领神会。佛法禅理的传授在于以心印心,在于觉悟。所以有这么句话,佛法禅理的觉悟到了最后是无法言说。此时彼时,不同的人对禅理的体会都是不同的。又想起一句禅语,佛祖说世界,皆非世界,是名世界。复旦大学王德峰教授在解释这句话的时候,用中西方哲学对比的角度来阐释。西方的科学在于追寻组合世界万物一种物质,佛祖言说的第一个世界是指实体存在的一种,而第二句是否定这个实体存在的世界,因为你永远无法追寻到底是什么才是组合世界万物的物质。那么这个世界究竟是指什么,第三句是名世界。否定了前面一种的世界就是世界了。王德峰教授认为,要想理解这句话,必须理解佛教的基本的观点,缘起性空。也即是一切物质组合因缘而聚,因缘而散。本就没有独存在的世界,因缘而聚的存在本性是空。人的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行文本是回忆今早的思考,而在书写过程中又否定了今早的悟。如果能将自己悟的东西说的通透,冠名参禅,这又怎么是参禅?言说出来的理和理解得到的理,本就不是一个理。又包括言说出来的理和自身觉悟的理也不是一个理。真的有这么一个必须追求的理的结果吗?我想,到那会的答案应该是所谓的顿悟。而在这之前,都只是过程。写下来以便日后再来体会彼时之心境吧。最后突然想以周星驰《食神》电影里的台词来结个尾。其实根本就没有食神,又或者说人人都是食神。
两天的菜用完了,明天又要去采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