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老师,能教出非常优秀的学生,却教不好自己的孩子?

2019-07-29  本文已影响0人  全脑开发程老师

不得不承认,很多优秀的老师在自己孩子教育方面都存在着很多不足。程老师也亲眼看到了身边很多的朋友管不好自己家的孩子,主要原因有如下几个:

大部分的热情和耐心已经给了学生,在家里就很少了。

我有一个朋友,教初中数学,属于省级教学能手的那种。

他在学校里是有名的好耐心,无论是对待同事还是学生。当学生有问题的时候,总是不耐其烦地给学生讲解,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三遍。无论是好生或是差生,都一视同仁。基本上每年都是优秀教育工作者。

可是,就这样的一位好耐心的老师,在家里却做不到在学校里面有那样的耐心,儿子问他两个问题,就有点不耐烦了。“去去去,自己先看书,实在看不懂了再来问!”一来二去,孩子也没有耐心问他了……

后来我们聊天时谈及此事,他长长叹了口气,说:“那是别人家的孩子啊,自家的孩子说两句没什么,别人家的孩子总是不好说的,更何况我还是他们的老师啊……”

诚然,在我的身边很多朋友都是做教育的,有公办院校的老师,也有私立院校的老师,也有辅导机构的老师。无论是什么性质,那些教学效果比较好的老师,都有这样的想法“别人家的孩子,自己的学生,要多些耐心,多些耐心……”,尤其是那些悟性比较低的学生,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三遍,是常见的事情。就这样,也要强行控制住自己内心的情绪,默念几遍“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然后继续耐心地给学生讲解。

我有一个朋友,教奥数非常有名,有些陕北的规模比较大的机构都来邀请他去上课,通常是周六上一天,三个班级将近200个学生,教学效果非常的好,无论是学生、学生家长还是机构的负责人都非常满意。但就这样一个人,当他儿子学习奥数的时候,坚决不让他教,而是让我们的另外一个朋友教,就是因为孩子觉得他没有耐心的缘故。

所以,很多教师,尤其是相对比较优秀的老师,不是他们不想教好自己的孩子,只是他们在学校里已经耗尽了自己的耐心,回到家后实在没有多余的耐心给予自己的孩子而已。

有一位乡村老师是这样对我说的:

我们乡村初中教师,每天早晨6点到教室,晚上九点半以后回家,哪有时间教育自己的孩子?怎么能教育好呢?

角色错位,会导致比较严重的家庭问题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经常会谈及一个问题就是“角色错位”。一位好的教师,在家里未必就会是一个好父亲,好丈夫或者好母亲、好妻子。一方面术业有专攻,教学好的未必家庭教育就能做好。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很容易将工作中的情绪代入到家庭里来。

很多教师,在单位里行事风风火火,干脆利落,无论是教课或是管理,但回到家中后,没有能够很好的完成角色的转换。发现孩子做错事就批评,发现爱人没有把东西摆放合适就批评(一般做教务管理的老师会比较容易犯这样的错误)。

但实际上,在家庭中哪有那么多对错呢?家庭里最重要的就是互相包容,互相理解。当褪去学校里的那些头衔之后,到家里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父亲,普普通通的丈夫,只是有些老师做不到而已,因为一天大多数时间都在学校,下班后有时还要开会、做教研,角色转换比较困难。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不同的两种教育

对于学校教育,老师盯得是大面,就是说大多数学生,学习好的和调皮捣蛋的学生,是老师重点关注的对象。关注调皮捣蛋的学生是为了维护课堂秩序,如果这些孩子稍有异动,就会用眼神制止;而关注学习好的,则是关注自己所讲的知识点学生有没有掌握,而对于那些处于中流的学生,老师的关注度是比较少的。

而在家庭之中,很多还是独子家庭或者两个孩子,家长的关注点就会集中在这几个孩子身上,时刻关注就会导致问题的发生,而有时可能是偶然一次没有收拾干净或者偶然一次作业没完,到了身为老师的家长这里就会出现这样一个字眼“又怎么……”,争吵有时候就会产生了。

同时,我发现一个很好玩的现象,就是当每一年中考、高考放榜的时候,几个朋友聊天的时候,经常会说“我教的那个学生XX,这次考到了哪里哪里……”或者“我这次教的这批学生,有XX个进了清华……”等等诸如此类的话语。

但这样的话到了家里,当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时候,他们就会说“我都能把XX个学生送进清华,怎么就教不好你呢?”而这种话对于孩子来讲是非常难以接受的,矛盾就自然而然的爆发了……

这也是很多老师感觉费解的地方,本来想好了怎么和孩子说,但一到嘴边怎么都变了呢?其实细想起来也很正常,因为关注点不一样,学校里的关注点是面,而家里的关注点仅仅是个点。

结束语

有很多人在质疑:为什么那么多的老师,连自己的孩子都教不好,怎么能教好我们的孩子?

其实不然,并不是这些老师教不好自己的孩子,只是他们在学生身上耗费了太多的爱心、精力与热情,希望大家能给老师们多一些理解,多一分关心,少一些怨怼。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