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屏幕内外写人生

《妈妈,屏幕内外写人生》纪念女篮5号10号陆晶荪12主动担当小学

2022-01-14  本文已影响0人  经典老表

12 主动担当小学老师

下放到农村,一切城里习惯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规律都被打破了,而且在爸爸先行回城后,就要妈妈一人挑起全家的重担。

我作为小孩子自然也管不到那么许多,但妈妈的适应能力还是相当地强。妈妈并没有抱怨这种城乡差别带来的诸多不便,而是不断理顺农村的生活环境和规律,不久就让一切井井有条,日常生活规律起来。

那时,城里下放到农村的人员,每一人口都是有工资和供应粮分配指标的,所以家里还有细粮可吃,但是不足够,所以要与农民一样以更多地吃苞米面“贴饼子”为主食来补充。

这“贴饼子”是一种苞米面的制作方法,从理论上讲的制作方法是将苞米面和成稀软的面团,用双手将一块面团放在在手里团好成扁平的团,然后向烧得湿热大铁锅的水面以上干爽的侧壁处摔将上去,面团就自动粘贴在锅壁上,如法炮制,将所有面团一个个贴上去,盖上锅盖,继续加火,直到面团蒸熟,起锅,用铲子将饼子一个个铲下来,“贴饼子”就可以食用了。这“贴饼子”接触锅壁的一面会形成厚厚的一层“锅巴”,焦黄、干脆,很好吃。“锅巴”的其它部分就如馒头一样的软粘,但吃起来卡嗓子,苞米面还是粗糙的呀。

从实践上讲,妈妈还是第一次要如此制作食物,这可难为人了。妈妈在邻居主妇的示范下,一次次地试,可经常是面团贴上去了,却马上就滑入锅底的沸水里而成了一锅糊涂粥了。人生总有第一次,所以妈妈不气馁,接着不断地试操作,总算成功了。家里日常吃饭不愁了。

“走五七道路”,所有下放干部都是带工资的,而且不必在农村工作的。本来都是关里人来到东北的,又被发配下放到农村,在农村更是异乡人,彼此也就更加地惺惺相惜啦。所以,隔个两月,就近的几家就找个中间地带聚会一下,互相抱团取暖一番,彼此唠唠家常,道道辛苦。

当时,一同下乡的“母庆和”一家就住在我们同一公社粗余大队的石嘴村,母家当时有两个女儿,一个大我三岁的姐姐母丹,一个跟我同龄的母力。漂亮的母丹姐姐大我几岁,已经有更多的记忆。她还清楚地记得我们几家经常相聚的情景,那时,也就情同兄妹一般地亲。聚合时,大家一起唱歌、跳舞、吟诵诗歌,高唱《歌唱我们心中的红太阳》等革命歌曲。他们在这偏远之地也苦中作乐,玩出一番情调来。

妈妈是个热心肠的人,更是个闲不住的人。所以,一方面,妈妈向生产队争取了一块地,学习种植农作物,希望做到自给自足。也不知道何时能够返回城市,所以要做打持久战的准备。但是,那年秋天,苞米熟了,妈妈在一次用背我的小背篓从田间往家里背苞米时,用力过猛,一下子将自己的腰扭到了,连着几天都直不起腰来,让人很心疼。我那可怜的、要强的妈妈疼了好多天。后来妈妈中年时得了“腰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的病,现在想来可能就是那次扭到了腰而产生的后果呀。如果妈妈一直在城里工作,或在年轻时不扭到腰,她的身体一定会更健康。

另一方面,妈妈是大学毕业,有一肚子的墨水,所以在听说有个小学校时,她就积极要求去教课。在当时,不仅农村,就是城市里也是缺少教师的,所以村小学立即就接受了妈妈去任教。在从长春调到吉林市时,妈妈就已经由大学讲师降到当中学老师了,现在到了农村,只能当个小学老师了。但妈妈不在乎这些,她只在乎让她有工作可做,她愿意在任何地方发出自己的光。

那所小学是建在我们两村之间的一个小山坡上的,条件很简陋。第一排是砖瓦房,供高年级上课用,在两房之间空出一个学校大门口。向北,隔着小操场后边是一排泥混草棚房,这是供低年级上课用房。学校教室里没有暖气,冬天只能靠烧炉子取暖。从学校大门口出来,是一条下坡路直达大马路。校门前的斜坡上是学校的学农田,由学校组织学生种植,当试验田用。

妈妈是教哪门课的不记得了,但小学嘛,无非是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等文化课,妈妈代了两门课。妈妈大学毕业前后,一直在经历各种动乱中,要么被停课,要么被停教,所以一直不得发挥所学知识用于正常持久的工作之中。而此次在下放到农村时有了个教学的机会,她感觉是有了自己的用武之地,所以她快乐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之中。

妈妈为了上班教学,就只好将弟弟托付给邻居家照顾,而我当时是刚六岁多,就带着我去学校,边上课边可以照顾我。当时的东北农村是从寒假,就是在新年伊始时开学为一个年级的第一学期的。妈妈知道我已经认识很多字,也知道很多东西,所以就干脆让我上了一年级,反正就跟送幼儿园一样地带着嘛。

我上的一年级却是不在单独的一间教室,而是与二年级的同学在一个草栅教室里。正好教室中间有两根支撑房顶的柱子将教室分为两边,我们一年级的同学在柱子这半边上课,朝西向坐,看面前的黑板学习一年级课程,而二年级同学占另半边上课,坐西朝东,看面前的黑板学习二年级的课程。每个班级只有十几个孩子,但老师是同一个人,就是妈妈。为了防止交叉打扰,妈妈经常是在给一年级上课时,给二年级同学留作业去做,然后交换,留作业给一年级同学,再去给二年级同学教学。或者这年级讲的是数学,那年级讲的是语文。

妈妈和我在这样的教学和上学的生活过了一段日子后,有一天回到家里时,我就顺口说出来:除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妈妈一听,停下手里的活计,马上回头看着我,问:“你怎么会念这首诗的呀,这是二年级学的课呀?”我不以为然地说:“我这边学我们的课,但耳朵听着您那边讲别的课,我就两个课都学会了,也记住了。”妈妈笑了:“真行!一节课上,你学了两门课程呀。儿子,你太聪明啦!”我听妈妈的表扬,自己也感觉很骄傲。再上课时,我一样两边的上课内容都同时“消化”了。

农村更不重视孩子们的教育,但农活是必须要学会的。

虽然妈妈生长在大城市,也是第一次到农村,但妈妈种地、干农活等等似乎还并不陌生。原来,妈妈是学地质地理专业的,所以她对于土壤,对于什么样的土壤适合种什么样的作物是有所调研和了解的。在我们村小学大门前坡上的学农田里,她就开始领着学生们种植苞米,大豆等作物,只是要求严格控制两株之间的间距,保证每一株植物都能充分吸收阳光和土壤里的水分,她还托人到县城去采购更多的蔬菜种子,拟回来种植。我们开心地跟着种地,种地首先要翻地,把土质变松,好利于播种下种子,以及吸收住雨水。

生产队里派来了一个伯伯,牵着两头牛来拉犁翻地,以备种植用。我还是对动物感觉新鲜,所以就在牛前头不远的地方边观看边后退地玩。可其中一头母牛却好像是讨厌我,或发现我与其他小同学不一样,所以在我不断后退地玩着时,那头牛突然用力向我顶了过来,一下子把我给顶翻在地。好在牛拉着犁不能冲得远,所以顶的不狠,牛也没用牠的牛角尖来顶我,所以我并没受伤。只是我站起来跑开后,心里这个后怕呀。从那以后再见到母牛,我就不敢靠前了。经过学农田种地和备陇,我也学会了些备陇、产地、除草等农活手艺。而更多的是认识了差不多所有的农作物,也分清了大米是从稻子来的,小米是从谷子来的,白面是从麦子来的,还有高粮、玉米、茄子、土豆、地瓜等等。

妈妈永远是我的老师、引路人和后盾,更是我学习的榜样。

未完,待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