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门槛低?这个问题要辩证地看

2021-05-26  本文已影响0人  蒋莹财富笔记

01 惠民保和百万医疗基本形态对比

过去的一年,惠民保如火如荼地燃烧到全国大中型城市,也引发了一系列的讨论热潮。

惠民保最大的特点是:不限年龄,不限职业,不限病史,且价格很便宜。

拿我所在地的杭州来说,西湖益联保一年的价格是150元,最高300万保额,只要有杭州医保就可以买。

可以看到,如果生病住院或者因恶性肿瘤等规定的病种需要在门诊治疗,医保目录内的费用,个人自付超过大病医疗起付线的部分,可以报销80%。

医保目录外自费超过1万的部分,可以报销65%~75%;另外,28种特效药和3种罕见药可以报销60%,值得一提的是,特效药和罕见药的封顶线分别是50万和10万。

这么一看似乎挺好的,没啥体验感。那我们选取一款市面上最常见的商业百万医疗险举例吧。

第一,投保年龄有限制:30天~70岁可投,那么年纪大的投不了。

第二,对职业病史有要求,高危职业投不了,健康告知有要求。

第三,扣除免赔额1万之后,住院发生的费用几乎都能报。

第四,40岁左右的人,价格在500元左右。60岁左右的人,价格在2000元左右。

投保要求更苛刻,但是产品责任更好,价格也更贵。

身体条件好的人,年纪轻的人,优先考虑百万医疗险,尽管价格贵一点。

02 辩证地看待:投保门槛低

自从百万医疗险火起来后,很多身体条件不好或者年纪太大的人想买一份傍身,却发现已经没机会了。

这很现实,商业医疗险不是救助机构,它需要持续盈利,才可以稳定的运营下去。

医疗险就好比一个水池,保费是流入的水,理赔款是流出的水。流入和流出的水保持平衡项目才能稳定运营。

参保的人付出一定的资金,风险分摊。

那仔细想一下, 投保门槛低,到底是不是一件好事呢?

对年纪大的或者体况很差的人,当然是一件好事。对本身健康和年纪轻的人,并不是一件好事。

因为你交的保费大概率是补贴了前者。

惠民保的本质并不是社保,而是商保,商业的逻辑是需要形成一个现金流闭环。

在政府强背书的情况下,民众积极购买,对于保险公司的最直接意义在于:这是一种成本较低的获客渠道。

可是,在陆续开始发生赔付后,产品是否会面临难以为继的风险而停售呢?

03 身体才是最大的资本

百万医疗险,刨开产品责任不谈,非常需要关注的点其实是产品的运营稳定性。

早在今年上半年银保监会已相继通告各家保司:1年期短期医疗险,续保条款必须表述为“不保证续保条款”。

因此,我们在购买1年期医疗险时,就需要更多地关注保险公司的经营理念,这款产品是不是他们的核心投入所在,是否打算长期持续地经营下去。

如果回答是肯定的,他们在每年的续保方面自然会给到消费者最适宜的方式。

身体条件是议价的最大资本。

在健康状况最好的时候,选择一款靠谱的产品,并且持续稳定的每年follow,才是安心的方式。

在决定买一份保险之前,先问自己:你想用保险解决什么问题?

当你找到答案后,一定会更关注长期效益,更看重价格以外的东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