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了怎么办(3):我私人的阅读史及几点读书经验
(文/江寒园)
维特根斯坦认为,在讨论一个问题之前有必要对其关键词进行准确定义。所以我们先看看书荒都有什么意思。书荒,有两个含义:
1.书店里的书不够卖了,类似于粮荒。
2.一个爱看书的人眼下就要没有感兴趣的书可以看了,急需有新的、值得拜读的作品。书荒一词,现多出自热爱网络文学的读者口中。
这里我们主要取其第二个含义进行讨论。
下面可能会过多的谈论一些网络文学作品,希望不要笑话我早期肤浅的阅读史。另外为避免行文混乱,要点不清,分成以下四点叙述:
一、我的网络小说阅读史
二、相比网络小说,为什么经典这么难读
三、相比传统小说,网络小说又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
四、读书的几个误区
作者小序:
这篇文章可能会有点长,在当今这个浅阅读为主的时代,这类自述式的长文(虽然后面也有几点经验总结)肯定没有前两篇的”方法论“和”开书单“受欢迎。其实要拆也能拆,可以分成 ”一/二,三/四“ 三篇文章依次发出来。
如果确实对我第一部分阅读史没太大兴趣。可以直接拉到相关要点,看自己想看的。我自觉后头那三点,看了至少会有一点收获的。我文章总是写得特别慢。最快的那篇《断舍离》1000多字儿也花了俩小时,至于这篇7000多字儿,整整花了一天时间。从12:00多一直到凌晨2:00.
我希望我挤出的是奶,而不是拉粑粑。就算可能最终不被看好,至少我有过挤奶的冲动和行动。
---------------------------------------------------------------------
一、我的网络小说阅读史
书荒了怎么办?这是我整个高中时代时不时会忧虑的一个问题。我从初二开始涉猎网络文学,大概一直到高三暑假结束为止。
初二到高三这四五年间是一个口味越来越挑的过程。一开始——实在是难以正视且难言出口——看的是校园言情和一两部纯爱小说。还记得当时抓耳挠腮的样子,因为阅读到了VIP章节,看不了了,而当时还小又没银子,那个急啊!
初中那时候起点还没被盛大收购,并不是后来一家独大的局面,当时同时有六七家小说网站都在不温不火的经营,随便进一家网站挑一本书好像都能看得进去,不过初中读的一些网络小说几乎都没有印象了。
高中以后有了手机开始更为频繁的接触网络小说。因为他们大都以字数计费,所以动辄都是几百万字。当时还都是非智能机,到后来那些手机方向键的下面,基本都己经掉漆磨平了。这大概是每个曾热衷于小说阅读的人的共同体验吧。
记忆深刻的是高一开始看的一本《凡人修仙传》,我高三毕业了他还没更新完。写到1000章,主角飞升灵界之后,突然觉得没多大意思总是一个模式就没再追了。这种仙侠小说里,每次看到主角闭关打个坐就7、80年,我一想人家不过打个坐的功夫我就已经死了,总是特别感慨。
开始还看了我吃西红柿的几本武侠书(武侠这个话题容后再表),当时觉得还不错,后来被人说小白也就没再看了。唐家三少一直都有听闻,虽然也很火,但从头到尾真是一本都没看过,或许有过尝试但没看进去。
说到三少就得提及跳舞。他和三少并称“三五香烟组合”。跳舞我倒是追了挺长一段时间,看他的一本玄幻和都市小说,说道都市小说,烽火戏诸侯的一本我记忆尤深,且颇多感慨。那些书名就不说了,这么坦率写出早期的网络小说阅读史自觉已经很不容易了,要说出那些书名肯定被别人笑话。就是以自己现在的认知,也觉得确实小白,甚至还包括几部当时看得颇为震撼/感动的小说,去年试着又找来看了看,真是看不下去了。
而当年确实异常投入,高一时有个同学也喜欢看网络小说,我俩前后桌,时不时的交流一两句。某天偶然听和他一个宿舍的同学说起,说有一晚他就一直在看小说,等到早上6:20多,大家差不多都起来了,他钻进被窝小眯个十分钟,然后一块去早读。白天上课时手机放在堆起来的书后面,再看上个一天,课间十分钟也掐好时间,到最后三分钟飞奔去厕所再跑回来正好赶上上课。
高中没有图书馆,或者有也不开放,平时更无暇去书店买书,而网络小说只需在网上下载且并且本身很吸引人,所以高中的阅读倒大多以网络文学作品为主。后期也陆陆续续看了不少即使现在看来依然觉得出色的小说比如《悟空传》、《三体》等。巧的是这两本一开始我都没看进去,《悟空传》看开头以为是无趣的恶搞小说,《三体》看了开头以为是讲文革的,删了之后,书荒又去网上找,又发现几乎每个人都盛赞这两本。于是怀疑是不是自己当初打开的方式不对。再又看了第二遍便深深地为之俘虏了。当时还看了点周国平的书,于是矫情地推《悟空传》为“精神初恋”。
当时的情景至今记得几分:
.看《悟空传》,因为紫霞对孙悟空说的一句话而感动:你要记住你是一个猴子,因此你不用学做神仙,你的本性比所有神明都高贵。
看到开头那颗树妖说:“不要死,也不要孤独的活。”
看到封面那几句话:“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
起先还以为是孙悟空说的,后来读了书才发现是唐僧说的,不不不,这个时候他该叫金蝉子才是。心里想着,这也是个风流人物。
还有其他的小说比如《历史的尘埃》,课间因为看到结局而震撼异常,身体发热,围着教室跑了好几圈然后跑到外面看到班里的男生,对他们喊,太震撼了!!!那XX 怎么怎么了……简直太震撼了!!!他们一头雾水的看我飞奔过去。
比如其中一句至今还有点印象:“能救人的不是神,从来都不是,只有人能救人。“
寒假在家,一边啃着吃的,一边看《紫川》,听红颜。“红炉白雪逐,沉香璃上珠”,这个场景记忆尤深。
……
看的一些网络小说是有令人心底为之震撼的地方的,虽然可能现在看来没太大感受或者早已看不进去,但毕竟当初在那个年纪遇到了:“精神初恋”其实倒也没有言过其实。
到后期网络小说就只看猫腻一个人的了。他的《庆余年》、《间客》当时都特别喜欢,严密的同时又有一种酸酸的文青感。《将夜》前面也不错,不过没看完。似乎突然间失了兴趣,以后再也没看过网文了。
又找到当年的一些笔记:“现在那些作者或者封笔了,或者再也写不出那些优秀的作品了,又或者我口味越来越刁了,总之能看的小说越来越少了。现在网上看的只一家了。那天追他的书,看到某一章后面,大意是,他会一直写下去,一直给大家讲故事的,直到老得敲不出字为止。不知怎地忽然就很感动。”
虽然他现在还在写,可我却没再继续看了。
前面说武侠容后再表,就在这里说了。在最后的高三暑假,淘了两本凤歌的武侠《沧海》和《昆仑》,还买了本《金刚经》看,一边看着凤歌的武侠,忽然冒出来几段金刚经,这种读书的重叠感里总有一种惊喜。之后对武侠的兴趣又扩散开,看了看黄易的《寻秦记》,小时候电视剧感觉拍的很不错,看到原文不禁失望异常,文笔太差,弃之;小椴太过文艺,不好好讲故事,弃之;沧月的《七夜雪》感觉还行,听说她的《镜》系列也不错,试了下没看下去,弃之;至于金庸,试着看了看《笑傲江湖》和《射雕》,可能是看过电视剧的缘故,也没怎么看进去,弃之;大学图书馆陈列了一排《古龙小说全集》,挑了本《绝代双骄》,觉得还挺有趣的,不过也没到多么喜欢的境地,其他作者的武侠后来也没怎么看了。这么看来,武侠里看原著还就凤歌不错。哦对了,那本《英雄志》也没看进去。
写到这里总结一下第一点:
大学以后不知怎地忽然就不看网络小说了,可能一个是四五年的网文阅读把该读的经典都读得差不多了;二个是年龄过了、时机过了。三个是对名著当年还有一股盲目的崇拜。当然要抛弃网络小说了,就像嚼过的馍馍,再也咂摸不出味儿了。
大学开始的阅读似乎是一种对网文的反弹,也有一股盲目崇拜,列好书目只读经典,结果在上篇文章里也说了,看了半年多就没再继续下去了。现在算是读书的第三阶段,按第一篇的“顺藤摸瓜”完全随自己的心意来看。
这三篇文章的写作顺序和自己的阅读史倒正好相反。
所以说读书完全不必太过刻意。在你该读网络小说的年纪,你就开开心心的读你的小白文和爽文,这时候没相关体验读了文学名著也是一头雾水;稍长一些,自然就对网文失去兴趣了,再到后来如果能从诸多庞杂的兴趣中发展出一两门自己独到的专长领域则更妙,到这时候你就会发现你又最后回归了那些怎么都绕不开的经典,而这时你或许才能窥见经典真正的意义。
关键是该什么年纪就读按照自己的天性去读什么书,不必太过刻意,把阅读当成一桩苦差事。
这里所谈的读书基本上都属于私下的阅读,类似于“课外书”“闲书”之类。而官修语文教科书。个人而言,大概一直在高二以下都觉得枯燥无味。而高三开悟也是自然而发,不干老师什么事,完全在于自己和课本上诗词古文的直接交流。
记忆最深的是归有光的《项脊轩志》,那时候《项脊轩志》还没火起来(我讨厌流行和热门,一句话被说得太多了就让人恶心了,仿佛自己私下偷偷喜欢的女孩忽然就成了大众情人)
而它也没算进高考要求背诵的篇目,但那一周仿佛就着了迷一般,每天早自习都读《项脊轩志》,整整念了一周早读,最后熟读成诵才心满意足。还有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和课后附的一小段袁枚的《祭妹文》,那些真真是直抵人灵魂深处的文字。
另外学校楼道墙上都挂着一幅幅古人诗词,那时课余最常做的就是跑遍学校里看每一幅名人诗词,就在墙上挂着的诗词里我认识了蒋捷的《一剪梅》(舟过吴江)、李煜的《浪淘沙》、赵佶的宴山亭(裁剪冰绡)……后来对诗词的兴趣始而扩展:读李商隐“锦瑟惊弦破梦频”“日暮向风牵短丝,血凝血散今谁是”“今日涧底松,明日山头檗。愁到天池翻,相看不相识。”(请原谅我在这里过多引用一些诗词原文,因为实在感触尤深)。
继而是《人间词话》里独独记忆至今的吴文英。
说了这么多,是想再强调一下:前文所讨论不必读经典是有几个限定或起码的基础的:
这里的阅读特指在求学时期的“课外书”或所谓“闲书”,非官方的私下的阅读。而少年时期所要熟读或背诵的唐诗宋词古诗文都有极大的意义,他为你之后“稍长一些,对网文失去兴趣”提供了最为基础的鉴赏力,在你慢慢长大后就会有所明悟,不然小心你一辈子都陷入小白文的深渊当中。这类似于上世纪那些有家学渊源的大师,在宗族家长的要求下背诵最为基础的国学经典,私下则偷偷读一些猎奇推理小说。
如果说我少年时阅读网文有什么意义的话?那么它大概挖掘了我以后对阅读的一部分兴趣(官方学习语文教科书的最后一两年也从课本上挖掘出了一部分对诗词古文的兴趣),同时提供了一种体验:有些文字可以直抵灵魂。而且书里总有些有趣的东西。不必是颜如玉,不必是黄金屋,这让我对以后的一切阅读都抱有某种期待。
---------------------------------------------------------------------
二、相比网络小说,为什么经典这么难读
为此我又特地翻了翻当年的一些读书感受(回看自己当初的文字甚觉可爱,满满的都是一些吐槽和碎碎念),现在再总结一下。
1.高二那年买了本《麦田里的守望者》,但看了两页就看不进去了,气得想撕了它,转念又觉可惜。束之高阁吧,看了就心烦,于是就永沉柜底,暗无天日的封存。于是我就悟(心塞的必须自己开导自己):这《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为垮掉的一代写的,他有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在美国又有共同的文化基础,所以才能得到广大青年的喜爱,而且还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呢。至于《瓦尔登湖》他在书里提到的一些希腊神话的典故,也是同理,我们根本就没有最为基础的背景知识了解。这时候读名著就好像小孩不会走就想跑了,还不得跌倒。
这种阅读名著时背景知识的缺乏大多体现在外国名著上。比如宗教的历史、希腊神话等等西方一些典故。另外对外文翻译过来的,总有各种不到位比如翻译腔和一些错漏,后来就渐渐淡了读外国文学的心了。
2.一个人不可能跳脱出整个时代,文学也是。两者都有先天的局限性,即使是作为经典的名著也不例外。在国内比如胡适的《尝试集》,里面一些新诗现在读来简直如同儿歌。但是依然入选文学史并且流传至今。《尝试集》存在的意义已经体现在它的名字本身了:“尝试”。
胡适致力于新文学和白话文改革,提倡新诗等等。这部新诗集的意义更多在于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文字语言翻天覆地的大变革。有些经典也是如此,象征意义大于实际阅读的意义。这就是文学的时代性。
3.至于我自己个人的经验:四大名著其实都没怎么看进去。
看《水浒传》里鲁达喝酒吃肉,便也学他温了几盏热酒,买了些熟牛肉,看他一怒提拳、喝酒耍酒疯都是恁的可爱。到后来看其他人乱杀无辜就不喜欢了,再到后来被朝廷招安借刀杀人,就彻底看不下去了。
看《西游记》时,则重点在孙悟空的“虎皮裙子”,每次看到都要笑一会。
至于其他部分则一点都不喜欢,一边看着数数还剩多少页,看了俩小时觉得过了一半,想着剩下俩小时就能把这本书看完。到这种地步,即使是经典,看与不看也没多大区别了,还不如看篇爽文自嗨来得要紧。
对于《三国演义》,我觉得还没《三国志》好看。但当年还是硬逼着自己把《三国演义》看完,想着既然被列为名著,不管怎么着起码都得过一遍。现在演义里基本都忘光了,幸好都忘光了,里面有不少错误认知。尤其是罗贯中尊刘抑曹的思想特别严重,太坏了他。后来在《三国志》看武帝纪,感觉曹操真是不容易。尤其是他的《自述令》,把我感动地稀里哗啦。
花了那么多的时间看一些所谓经典,逼着自己读的书都没太大印象了,反倒得到一些错误认知,不读也罢。
4.至于名著是不是只有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才读不下去?也不尽然。一直记着好几年前在报纸上偶然浏览的一小块文章,搜索了几个关键词,没想到还能找到,截取几段放下面:
专栏作家西蒙•詹金斯也把矛头指向陀思妥耶夫斯基。说他有次度假时带了《罪与罚》,结果一怒之下把它丢进了游泳池。“每一页都好像算计着,要把你弄得万念俱灰。我确信,要是周末想去西伯利亚自杀的话,它倒是挺合适。”
被茨威格、尼采、鲁迅称为“人类思想领袖”的陀斯妥也夫斯基,几乎每部作品都被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法国作家德•伏居耶子爵点评过。
列夫•托尔斯泰就曾公开表示,莎士比亚根本不懂得描写人物,连第四流诗人都算不上;贝多芬是一个嗜好和欲望的引诱者,他的第九交响曲是离开人类的作品;米开朗基罗和易卜生也一无可取。雨果则非常鄙薄司汤达。而在中国古代,欧阳修不喜欢杜甫,苏东坡不爱《史记》,王夫之则力诋曹植。
总结一下,看不进去名著并不丢人:
一是缺少必要的背景知识和共同的文化基础;
二是文学有时代性的局限;
三是个人有个人的口味,就连著名作家也都有各自不喜欢的作品。
相反要有点气魄:
我就是看不进去名著咋啦!我就是不想看名著咋啦!我就是爱看我这不入流的网络小说咋啦!这么多人都说毛姆/陀思妥耶夫斯基/四大名著/托尔斯泰 好,我就看不进去咋啦?!咋啦!
-----------------------------------------------------------------------------------------------
名著不好看是一方面,相比之下网络小说为什么就这么吸引人!一个鲜明栗子就是上面提到过的那位连下课去厕所都掐好时间的同学。
三、相比传统小说而言,网络小说为什么那么吸引人:
1.网络小说大多以主人公的成长史进行叙述,这就让读者产生一种非常强烈的代入感。
2.产生强烈的代入感后,再加以后宫种马YY成分,成功满足了活在平庸无奇的现实世界的读者的精神幻想。
3.最吸引人的莫过于不断地挖坑(设置悬念),埋下伏笔,15万字一个小高潮,40万字一个大高潮。读者期待看到那一个个坑被填平,期待一个个高潮的来临,这样内心好奇和精神幻想同时得到满足。悬念的制造和高潮的满足感是“花”(代入感)种下去后的结出的两个“果实”。
所以我那年会抓耳挠腮,所以我那个同学会一晚上只睡了十分钟。
至于一般的传统的小说,人物、悬念、高潮这些也都有,但相比而言没有网络小说那么浓墨重彩,当然除了悬疑推理小说。比如《白鹿原》,力图通过对几个主要人物的描写,反映出一个时代两大家族的恩怨纷争。在这里,人物是手段而非目的,传统小说家更多地着眼于时代、民族、道德等或宏大或思辨的话题。当然,网络小说里的“悬念”“高潮”等吸引人的东西,《白鹿原》里也有。茅盾文学奖几届下来也不少,为什么单单《白鹿原》这么畅销:陈忠实撒了一把“味精”:他笔下细腻的性描写,这就是他的“悬念”和“高潮”。
---------------------------------------------------------------------
四、读书的几个误区:道在屎溺中
有阵子网上很是流传了一句话:“小学是一群人的小学,初中是一个班的初中,高中是几个人的高中,而大学则是一个人的大学。”
每一个能流传的句子并不是空穴来风,毫无道理的,背后必定有许许多多人的共鸣。
人的个性都是渐渐凸显出来的,小学时几乎大家并无二致,哪有什么个性、爱好、三观可言,就是一块玩,就算吵架了隔天也就好了。到了初中高中,一个孩子渐渐变成成人。在这社会里,因为家庭情况、教学情况、接触世界的方式都有不同,各自的三观与爱好等非常私人化的因素随即开始产生,于是就从“一群人的小学”变成了“几个人的高中”和“一个人的大学”。
为什么幼时一起玩耍的同学长大后大多没有继续保持亲密稳定的好友关系?这是一个很大的原因。
幼年、少年时期虽说心无隔膜更加容易产生友谊但也同样容易分离,因为彼时三观、性格、爱好等私人化的因素还未完全稳定,长大后虽说不容易产生友谊,但如果真的找到,其势必比青少年时期的更为长久与紧密(我说的是真正的友谊,不是仅仅因为商业合作就互称“朋友”的那种友谊)。因为双方的结合(友情、爱情都有)是因为共同的价值取向、个性、爱好等私人因素,甚至有着共同的发展方向。所以,长大后的友谊/爱情虽然更加难觅,但若找到也会相对更加紧密与长久。
上面说的是人的情感随长大的变化,读书也一样。
会因为三观、爱好、价值取向而与某人渐渐淡漠或亲密。在读书这件事上,当这种趋向发展到极端时便入了魔道。
一开始大家并无二致,放学拉拉手一起回家。后来念到高中了,读书到一定程度后,觉得自己开悟了,便会产生诸如“周围的人怎么这么愚昧”“怎么都没一个人理解我”“知音难觅”的感觉。尤其是又恰巧读到周国平(对!又是他!前文提到过!什么?你找不着了?你才读了多久就找不着了?!我写到这里连构思带吃饭花了12个小时,你看到这里能花多长时间?忘得这么快!就在前面“精神初恋”那块!)的一句话:
“一颗觉醒的灵魂,它的觉醒的鲜明征兆是对虚假的生活突然有了敏锐的察觉和强烈的排斥。”
这么一看,有名人名言作担保,心里的想法更坚定了。于是愈加的排斥别人,自认为高人一等,知音难觅,周围的人怎么都这么愚昧。
这么一来,就走上读书的歧途了。
读书过程中不少人都会走到这一步,或深或浅,或早或晚。这样的读书人背后大都有一种对读书的偏执比如“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种心理。看不起从事其他活动或不太读书的人,认为最高智慧只能存在于书里:“一天不好好读书,看肥皂剧、追星、到处逛、看八卦杂志…整那些有的没的有啥意义?!太愚昧了简直!”
于是更加深地把自己与周围隔离开来,由此深陷一种极端。
而所有一切的各式极端都是魔道。
把读书这件事看得太高或太贱这两种极端也是魔道。
因为“道在屎溺中”。
看明白的人全文到这里就结束了,还不太清楚的人那就再看看下面:
有些道理,一些人从读书当中习得;另有一些人从现实的阅历当中体会;还有些人从与别人的谈话中获得……这些认识道理的途径无分高下,因为最终认识到的道理是一致的。
读书仅仅作为一种认识道理的途径而存在,别人因为社会实践而认知的道理难道就比你从书本里读出的道理低一个层次?
读书,保持平常心最重要。就把它当作认识世界的一个手段,或者仅仅作为自己的一个普通爱好就像喝茶、下棋、饮酒、打球一样。
而就算把它作为认识世界的一个手段而言,读书也是较为片面和浅薄的,所以古人讲“绝知此事要躬行”;所以李白、杜甫以及那个时代的年轻人长成后第一件事就是去各地游览,见识天下;所以司马迁在读完父亲留下的书籍后,一定要亲自跋涉到每一个历史地点去考证,去听听乡党们怎么说;所以李时珍不仅仅是简单整理前朝各类医术,还自己亲自尝试万千种药材……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此话非虚,只有将书本上的知识和实际的经验结合到一处才能体会到客观实在的道理。
“知行合一”与此类似。
“知行合一”与此类似?
文章到这里就差不多结束了,7000多字还挺长的,你也应该看得挺辛苦的。既然你都坚持看到这里了,我得诚实的告诉你,有个地方我骗了你,文章开头那句维特根斯坦的名言是我瞎诌的。
————
转载请@作者微博 ID:江寒园(http://weibo.com/u/2111069654),并将本段话一并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