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apple music扯出的碎碎念
用了一周apple music。
打开推荐,就像是一位好久不见的老朋友,和我有同样的品味,我可以信赖他的推荐,放心的把宝贵的30分钟听歌的时间交给他。这种有交流,有关怀的感觉,太令人感动了。
很难吗?其实他的逻辑特别简单,考量维度无非类型,风格,乐队;对一个乐手最基本的评价体系无非代表作,非主打好歌,谁影响了他,谁受他影响。这完全是按照音乐人的成长轨迹来分析,而非简单的最热、听的人最多。但是最后两项看似简单,实则需要很强大的判断能力。虽然西方音乐的发展脉络已经有一套相对规范的陈述体系,但面对巨大的曲库,将其完全标准化也是需要很大的投入。
除了逻辑,好的推荐更考量品味。所有推荐都承载着教化的作用,所以我非常欣赏am的推荐品味,在懂我的同时高于我,时刻让我有“哇,原来还有这种可能性”的感觉。据说am的所有歌单全都是人工推荐,不知运营机制如何,但看质量应该是专业或半专业的音乐媒体或乐评人。
我只能说am的产品和运营团队是懂音乐的。至少他们是在严肃的做音乐产品的。
我用了好几年的qq音乐了,这好几年中,只有一天的每日推荐我听完了。qq音乐你对得起我吗。
我好歹也做过很长时间的内容型产品,这种有温度的内容的感觉却苦苦求而不得。对比国内几家大厂的类似产品,都有同感,相信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苦恼。究其原因,一则自己没有好品味,二则结果导向,三则偷懒。
品味的问题,不是说真的没人懂,看下有几个高阶的运营还在做一线的内容吧。特别是非首页、非大流量的内容…
结果导向,所以充斥推荐的都是商业效果最好,流量价值最大的内容。20%的内容填饱80%的需求,努力把用户往首页热门上圈,好变现!
偷懒,这个要好好吐槽。懒得养高级的运营团队,所以搞ugc,可是谁对ugc的质量负责?看看那些不知所以的歌单;ugc不好管理,咱搞大数据推荐啊,又时髦,又直观。这个本来没错,但真的想好内容类产品的算法该怎么设计了吗,有认真标注和理解源数据吗,仅靠“我的过去”能预测出更优秀的“我”吗…短期数据是会好看,但用户也就永远陷在这个格局里了,真的负责吗。
我一直觉得对于文艺类作品,所谓“我喜欢的就是好的”的说法纯属自欺欺人,好就是好,高级就是高级,是有客观存在的标准和依据的。人需要见到足够多的好东西,才能识别出什么是好,所谓眼界是也。大家都在吐槽华语音乐已死,文学已死,可有谁认真教化普通人什么是好了吗。鉴赏这件事,机器目前还无法替代人,请珍惜自己的感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