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 七月的无病呻吟
![](https://img.haomeiwen.com/i28752265/2c5145121ba71063.jpg)
大雨过后,骄阳终于来到了七月
往年我都会在这个季节写几句诗。如今大概是年纪大了,能力自然也就缺失了,似乎很久不能写出诗歌了。那些在年轻时如呓语一般会自动浮现脑海里的句子,也好久不曾出现过了。
有些可惜。
2024年又到了七月,很快一半就过去了。时间总是如此匆匆,还没来及看清楚季节,季节就交替成昨天。
回想起年初定下的全年目标,属实汗颜。说起来要求也不多,总共也就三条,一是减肥,二是写十篇小说,第三个暂时不能说。减肥就不提了,年初轰轰烈烈,好不容易减了个几斤,现在一称,不仅回到原点,还送了几斤。(好吧我承认已经好长时间不敢上称了。)至于写作,今年的进度属实不敢恭维,到现在才写了两篇。第三篇磨磨叽叽写了快三个月了,却连全部构思的五分之一还没写到,真是汗颜。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十篇小说的进度已经完成七篇了,两相对比,今年属实差得太多了。
还是得抓紧,有些事,自己得给自己一些压力,而且还要继续坚持。不怕写得慢,就怕会放弃。只要能完成,总还是好的。
那就加油吧。
年轻的人儿呀,你们都去哪了呀
公司里一茬又一茬地换人,年轻的小姑娘应接不暇。讲道理,现在的年轻人真比我那个时候敢穿,打扮也更靓丽。当然也可能以前我待的是软件公司,现在是服装公司,所以大家的气质本就不一样,所以穿着打扮自然也不一样。
我开这个话题不单是因为我是个LSP,更多的是感慨,又是一茬花期。
记得我刚踏入职场的时候,身边也都是这样年轻的姑娘。每一个都很活泼,每一个都很能展现自我。然后再过几年,慢慢地也就开始趋于保守了,并不像刚入职时在任何场合都能见到她们的身影了。而如今再寻当初那些曾经和我一起步入职场女性,更多的是回归家庭了。
我写这段大概争议是比较大的。其实我没有要贬低女性,也不是要讨论女性在职场中的地位。只是觉得有些可惜。就好像刚踏入社会的时候,她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快乐的活泼的精灵,然后过了几年,身上的精灵似乎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芸芸众生,泯然众人。
有时候我在想,那些精灵到底去哪了呢,又到底是什么让它们消失了呢?
也许是时间,时间改变了容颜,让原本紧致上佻的皮肤变得松弛与暗沉。又或是经历,那些欢乐的,悲伤的事情,经历得多了,经历得复杂了,也就很难再单纯的快乐了。或者是生活,无忧无虑的过往随着尘烟一去不返,柴米油盐的岁月悄悄地来到了身边。
不知道,也许这些都对,也许这些都不对。
总之一茬又一茬的人在岁月中无声地改变,却又有一茬又一茬的人在欢欢乐乐中来到这个岁月。
大概是那句网络名言:
“没有人能永远年轻,但永远有人正年轻着。”
中国游戏的崛起,悄然而无声
这段时间我最快乐的事情就是玩了一款好玩的游戏。说起来有点尴尬,似乎在我这个年纪还沉迷游戏多少有点说不过去。但相对于其他的,游戏确实更能引起我的兴趣。
当然关于这游戏的话题肯定是不想再继续了,因为这并不是我想说的主题。
而我想讲的,是在不知不觉间突然发现,现在的中国游戏已经崛起,并且开始影响全世界。
在我们这一代的游戏玩家心中,始终都有一个遗憾,就是我们自己国产游戏一直都不行。限于技术的落后,理念的落后,甚至是政治环境的约束,我们自己的国产游戏始终难有精品,我们常年来所玩的,都是欧美,或是日本厂家的游戏。很多耳熟能详的经典角色,也基本都是来源于国外的游戏。至于国产游戏,能记住的很少。如果非要细数,还要追忆到当年的双剑时代,再往后,就鲜有经典了。
确实遗憾。游戏作为文化软实力的一种,在中国,就和国漫一般,很长时间都是在模仿,探索,失败,声讨,反思中无限循环。始终既没有能成功地学习到国外的精髓,也没有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总有些东施效颦,不伦不类。
而在不知不觉间,我们这一代玩家也老了,似乎也没有看到中国游戏崛起的希望,多少都有些“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味道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8752265/f873938dbed1d8cd.png)
但随着这两年我开始无聊玩一玩手游,突然发现,似乎中国游戏已经在不知不觉间悄然崛起。在手游的这个新兴的市场上,一家独大,甚至有点垄断的味道了。
我们现在打开市场上的手机游戏,随便从前往后翻几页,几乎清一色都是中国的游戏。而外国游戏,只有零星的几款,甚至包括日本游戏,都被中国游戏给狠狠地比了下去了。而还能占据前排的,国外的游戏更是少之又少。
而现在的手机游戏市场,每一款中国游戏都特别重视海外市场,甚至海外市场提供的收入比例要比国内高出好几倍。特别是很多带有浓郁中国特色的游戏,外国人玩得不亦乐乎,且在不经意间都被其中的文化和故事所影响,自发地来学习其中的故事,里面的文字,甚至中文的发音。这何尝不是一种正向的,积极的文化输出?每每想及于此,总让人莫名地有一种自豪感。
我觉得我们的国家真的很有意思,在很多领域常年都说自己不行,怎么都赶不上。但每每在当前领域的一个新兴赛道上,又呼啦啦地甩开外国人好远,让对方追也追不到,看也看不到。在不经意间实现了弯道超车。
这里面比如移动支付,比如高铁技术,比如互联网基建,比如新能源汽车。而如今到了游戏市场,虽然在传统3A大作的市场上,还鲜有中国游戏的身影。但是在新型手机游戏的市场上,中国早就从红海中杀出,在国外甚至形成了降维打击的垄断局面。
现在中国新形势的游戏,无论是在美术上,故事上,技术上,都并不落后于世界,甚至还有些领先。至于是否3A,我也和朋友讨论过。也可能传统的3A在运营模式上已经有些落后于时代了,相比而言,现在手游的运营模式,其在吸金能力,用户粘性,话题制造上也远远优于传统的3A模式。也可能现在的游戏运营模式才是真正符合未来市场的一种新型模式,是一种新潮的,贴合时代的,打破传统的先进模式。而在这种模式下,中国厂家可以说已经领先世界一步,并且有继续做大做强的趋势。
而现在,似乎就是在光明爆发的前夜。中国的国运似乎如同这小小航道游戏的情形一样,处于已然爆发却尚未被证明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契机,对于游戏行业来说,就是需要一个或是更多的经典,再打造中国游戏的全盛时期,完完全全地实现文化优越和文化输出,以彻底的震撼与征服全世界。
期待今年夏天的《黑神话▪ 悟空》了,到时候必将支持。
老子一顿饭能吃三十六个包子!
我依然记得2001年的那个夏天,当时我们全家刚搬到了上海路,我也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小房间。在那个夏天,我在甲醛尚未散去的房间里,开着空调对着吹,看着金庸写的《射雕英雄传》。
那是一个无比快乐的暑假。
你以为我又要开始无病呻吟地怀念过去?错!我只是想说,当年我是如何做到空调不仅一定要开16度,而且还要一定要吹着自己吹的?你要知道,那可是一台新空调呀,那吹出来的带着崭新佛绿昂的风那可是飕飕的冷呀!以至于每每有人推开我房间门的那个瞬间,都要说一句:“哎呀冷死了。”可我当时一点也不觉得冷,甚至觉得还期望更冷一点。
哎,时间太久了,我一点也记不起来当初真实的感觉了,只是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很牛逼。因为现在中午空调只要稍微开得大一点我都受不了,还要带一件衣服盖着才舒服。
尼玛哦,这真的是一个天一个地,到底是什么时候把我身体里的“火娃”给带走的?现在还给我还来不来得及?
嗯,现在想想,确实有很多是不一样了。我还记得我刚上大学时候有一天吃早饭,那是我印象很深吃得最多的一顿。那么大概吃了多少呢?我来说一说:
那顿我一共吃了四把煎饼,两个蒸饭,两碗皮蛋瘦肉粥,两笼小笼包(一笼八个的那种),还有几个烧卖。最后停下不是我吃不下了,而是和我一起吃饭的搭子看着我茫然地说:“那个,你好像吃得有点多了”。这时我才意识到我确实吃的不少了,所以才主动地,有意识地克制了自己的食欲,否则我还能继续吃下去。
是的,我当年的饭量就是这样的好。网络上那些吃播,比如那个我最喜欢的“巨爱吃的周黑鸭”,在我当年的饭量面前,也不过是小卡拉米。完全不够看。
只是现在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饭量真的是变得小很多,很多时候吃那么一点点就饱了。按我对象调侃我的话说:“都不知道你这身肉是哪来的。”
我也很尴尬。确实吃得不多,但它就是胖,我有什么办法。大概是小时候的底子太好了,或者奶茶喝得太少了,所以一直瘦不下去。
哎,叹口气哦!说到这里又想到了我的头发,当然这是一个更不能提的心碎的话题。
好了,就写这么多了,朕累了。
本来我在写一篇文章的开始,已经写好了一句话:
“我们的激情似乎就是在这样无声的岁月中慢慢地消磨殆尽,留下的都是遗憾,对远方的向往,或对过去的怀念。”
但写着写着,就觉得矫情了。
那么就以无病呻吟这一主题来结束这一篇随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