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电媒,我更喜欢纸媒
前些日子,我的小舍友回国了,我就托她给我带一本词汇书。
今日她回来了,我拆开崭新的书籍,心里觉得,我终于可以好好学习了。
有人可能觉得这都是借口,若想学习,怎么样都是学,地点随意,形式随意,特别是现在电子媒体如此强大,拿着手机都能背单词学英语的。
诚如是,现代人手机不离身,在强大的网络背景支持下,手机在手,什么都可以查到,怎样都可以学习新东西。
我有同学朋友也是每天坚持在学习一些新知识,比如英语词汇,英语口语,英语阅读,甚至日语韩语。他们坚持每天打开一款App,学习完今天的学习任务,然后打卡分享到朋友圈,坚持不懈,每当我刷到这种打卡动态,我心底里也是很佩服他们的。
其实我从前也通过手机背过单词,学过英语,打卡同一款App三百多天,为的是考研。可我总觉得那三百多天的打卡,可能真的只是打了卡,入了脑子入了心的还不如我背的词汇书记得的多。
读研期间,我在朋友的推荐下又下载了一款软件,学习了一百多天,但扪心自问,那一百多天里有多少是认真学习的,又有多少只是为了打卡而打卡呢?
现代人生活忙碌,要接受的信息多而繁杂,这种多而繁杂有一部分就体现在电子媒体上,打开个微信,里面都能推送一堆公众号新闻,有的没得来博眼球,更别说我们有意识的去刷微博,抖音等等娱乐App。
很多时候,我们拿着手机学习,背着单词看着阅读,微信叮响了,微博叮推送一个热搜,你下意识的点进去,不知不觉一两个小时就过去了,等你回过头来想学习时,发现这个时间你又要去做别的事了,于是草草的结束自己的手机学习之旅。
现在总有一种新主张叫生活需要仪式感,是的,同理学习新知识也是需要仪式感的。你决定要学习什么,你思考通过什么途径学习,然后你去购买了学习资料,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自习室或者图书馆,公园长椅或者书店,打开书籍,拽开笔帽,写写画画。可能你依旧会带着手机,你隔半个小时可能会检查一下手机,但那半个小时里,我想啊,你是真的一心一意在读那段话,在看那些知识点,在背那些单词。
所以比起电媒,我更喜欢纸媒,或者说比起通过手机看书学习,我更喜欢看书籍学习。
我是个挺喜欢读小说的人,买词汇书的时候,店家送了我五本电子小说,包括三本名著,可过了好多天我都没有打开。回看我之前买的一大堆书,各种文学作品,我都一一看完了,有时候还要写份读后感。我觉得看纸质书,我是真的用心学进去了的。
当然,这可能是我自己的偏见,我的这种学习方式太传统,不够跟得上时代发展,许有人说,是我心不够定,不能排除干扰去通过电子媒体学习,我也是认可的。
生在新时代,我当然也会体会到技术革新飞速发展所一并带来的便利,比如读文献,我们都会去网上搜索并下载下来,然后用福昕阅读器打开一篇又一篇PDF格式文档。
但我私心偏爱纸媒,它记载着中华上下五千年渊远流长的历史,它承载着笔墨纸砚最辉煌灿烂的时期,它传递着从前一笔一划的真情,挟着感动与感叹,继续在新时代的大潮中,与电子媒体分庭抗礼。
我不希望纸媒没落至消失,也不认为以后不需要纸媒了,它一直以各种形式陪伴着我们,从小到大,从始至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