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尚君《行走大唐》的趣味
陈尚君《行走大唐》
文/李生宝
近日购得陈尚君先生著作《行走大唐》,今日到货,遂迫不及待拆封捧读。陈先生是一个让人敬佩的学者,在古诗文方面钻研很深,特别是他对《全唐诗》《全唐文》的校勘、补遗,贡献很大。
《行走大唐》是一本随笔式的文集。今天利用午睡时间读了几篇,爱不释手。陈尚君现身把文化、文学的研究融于宏大的历史空间,既满足了我对唐文化了解的渴望,又激起了我对历史的热情。这与我大学求学时由史入文有很大的关系。
此书的语言极为精炼,半文半白式的叙述居然没有丝毫的厌烦感。文章除文辞的精妙外,文史兼融是其一大特点。
我向来对逻辑推理较为愚钝,那些纯考证式的文章总是提不起很大的兴趣,文化性、趣味性而又不乏学术性的文章总能满足我特殊的胃口。这本书甚是符合我意,有考证但不失趣味,有引文但非长篇大论,有历史但并非写史,有诗文但非为显示才华。
今日一口气读了本书第一编《窥探大唐》前六篇文章,无论是唐太宗的得失,还是元载、郭子仪的生存经历和生存智慧,都并非完全是政治和历史的叙述,而是诗歌盛世下的文人心态描摹。特别是今晚读的《司空见惯真相之揣测》,居然对这个“司空”的来历闻所未闻,原来是一个官职为“司空”的人物,至于姓甚名谁,还未定论。在读得欢喜之时,也感叹我的孤陋寡闻,甚为惭愧。
玄武门之变,唐太宗杀了太子、齐王两系的侄子,却对“侄女”爱护有加,而在废立太子之事中显示出的“幼稚”和“有趣”,这让我们感受到一个和以前印象“不太一样”的李世民。郭子仪功高盖主而又在权力角逐中“明哲保身”,极显生存智慧。元载以寒门身份为相,在深重门第的大唐王朝坐稳相位,真是难能可贵。如此等等,在这本书中,陈尚君先生以睿智而有趣的语言,为我们开辟了一方隐在丛林中的豁然天地。
《行走大唐》一书中,陈尚君先生的文章总有与众不同的见解,但也并非毫不讲理的阐发,每个观点和看法都有史料为证,严谨求实的文风让人信服。
虽为随笔和杂谈,然非天马行空般的抒写,而是醍醐灌顶式的解说,味道醇正,值得一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