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珞珈分舵21天变“签”成课输出合辑

「武汉珞珈分舵21天变“签”成课」时间管理/《精力和时间管理研习

2020-03-27  本文已影响0人  央曰

《时间记录,让“时间”显性化》

你对多长时间有感觉?1分钟,10分钟,1小时,1天还是1年?

于我而言,需要在不同的场景下辨析。
读书时候,我总是在最后一刻交卷,在打铃前一分钟停笔练就了“处事不惊”的本领,即使最后一分钟我也能宠辱不惊划答题卡。这个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培养出的习惯变成做任何事都喜欢拖延,踩点。工作上班了需要手机打卡,要连上公司的网络才打得上,所以从上电梯到达办公室,眼睛紧盯着时间以"秒“为单位向前走动。现在,不知道是不是年纪大了的缘故,越来越不喜欢踩点,因为表面上的“风平浪静”,其实内心波澜涌动,焦灼不安。无论如何,“赶时间”永远是件让人会产生“着急”情绪的事情。虽然“不喜欢",但仍需要对抗多年已经形成的“惯性”以及踩点成功的愉悦感。

但是当人处于慵懒状态时,1小时也能无所是事墨迹过去,一点都不觉得长。比如,买了一斤瓜子,一小时能坐着一动不动的磕完。只是想查看一下手机消息,在回复与接收信息中几个来回,发现半小时已经过了。如果在追剧,在剧情着迷全神贯注一个下午也是极短的时间。但想想,一个白天,从早上8点到晚上6点,也就只有10个小时。就像在这个疫情期间,武汉被按下暂停键的阶段,2个月大家都宅在家中,每天都过得似乎一样。但冷静想想,也挺可怕,2个月其实也是一年的1/6。时间流逝得很快,在眨眼之间。时间是无形的,我们看不到,摸不着,很难轻易意识到。如果不是以经历的重大事件为记忆标杆,对于已经逝去的时间可能会全然无知。

所以,只有“意识”到时间,意识到它的流动,才能更好“管理时间”。而通过时间记录,能让时间“显性化”,增强对时间的感知意识。

当你进行时间记录时,你会发现,从容吃完一顿中餐只需要花18分钟。但通常公司安排的午休时间是1小时,在过往没有进行时间记录时,常常觉得1个小时吃饭,时间根本不够。你会发现,每天早晨刷牙洗脸穿衣出门,完成这一套动作只需要20分钟,但如果在一个宽泛的时间意识下,往往从起床到出门的时间1个小时都不够。在没有进行时间记录时,一个下午只用做一件事,那就是偎在沙发里刷手机;但进行时间记录后,你会发现从下午1点到6点钟,你有5个小时300分钟,即使拿2个小时刷手机,还有3个小时180分钟可以做很多其它的事情。

时间记录有着很大的魅力,它能告诉你做每件事实际花费的时间,强化对时间的感知意识。

比如,通过时间记录,你知道完成一份作业需要20分钟,当有20分钟的空档时间时,你能把这份作业放在这里处理,而不会觉得,这才20分钟我什么都做不了,就只能无聊的等着时间过去。当临时接到一个新任务,你能够评估完成任务的时间,并将它放到合适的时间段处理,对自己拥有的时间可以主动安排,对自己要做的事有掌控。

同样,通过时间记录,我们可以理性决策,是不是值得花那么多时间去做一件事。有一次放假回家,妈妈被小区的阿姨们拉着去超市排队,而排队只是为了在超市结帐时抢每日开放的付款5折优惠活动名额,每笔消费最多也就节省25块钱。但妈妈和那些阿姨却不辞劳苦,为了排在前面位置,要提前一两个小时排队。我看到后觉得很不值,如果花费2小时排队才获得25块钱优惠,我不愿意。但阿姨们却认为什么都不做,只是站着排队就能“赚到”25块钱。所以,知道做一件事要花费的时间,能提前选择做底做还是不做。

时间是获得成功的本钱,是我们可以凭借的能力和条件。当人们开始记录时间时,会发现做事所行动力还有做事的速度都比没有时间记录时快得多。因为没有进行时间记录是一种随波逐流的状态,想做就做,做到哪里是哪里,注意力容易被外界干扰,往往还会做一会玩一会,时间就这样墨迹过去了。但是当人们有意识记录完成每件事的时间时,大脑会有一种意识,我现在在记录做事的时间,我希望记录的是有效时间,也更容易全力以赴专注完成手上的事情。

我们知道著名的“一万小时天才理论”,想要在任何领域获得成功,必须投入足够多时间。通过提前设置投入时间目标,不断累积时长,发现离目标越来越近,会激发人前进的动力,也能有成就感。当然,除了累积时间的长度,还需要体现时间的质量,有效累积时间才能迈向成功。

想要做好时间管理,需要具备感知时间的能力,意识时间的流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