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语
短发女人将一位衣着不凡的年轻女人送到门口。她脸上的笑容似一朵盛开的花朵,握着年轻女人的手说:“您放心,我会好好照顾他的。”女子微微点头,转身上车。黑色奥迪车稍微后退一点,旋即进入小巷子离开了。
中午,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排着队伍从校门口出来。队伍分成三行,孩子们走出校门便随着自己的队伍向北面、南面和西面的三个方向走去。向西走的队伍里,一个小男孩走在最前面,一双黑又大的眼睛里露出一丝不安。
那天是一年级开学的日子。距离校门口三十米的黄线外,挤满了接孩子的家长。特别是一年级的家长们,他们伸长脖子,看到自己孩子的身影就高声呼唤孩子的名字,孩子走出黄线就立刻将书包接过来,连声问孩子饿了没有、渴了没有、习惯不习惯……
年轻女老师将小男孩交到站在院门口等候的短发女人手里。她按照男孩家长的交代和短发女人进行了交接。
短发女人把男孩带进院子。进屋前,她让孩子将鞋脱在门口,屋里的黄色木地板上闪着光泽,男孩学着女人的样子,穿了一双门内放着的拖鞋。一股脚气味飘到屋里。女人扭头对男孩说:“把你的袜子脱了,塞到鞋里去。”
男孩从里屋洗手出来,短发女人将长方形的不锈钢餐盘放在小饭桌上,上面放着一点绿色蔬菜、一颗煎鸡蛋、一根鸡腿和一点热菜,热菜旁边是一小堆米饭。
短发女人问,你叫黄晓晨?男孩点点头。她告诉晓晨,以后放学就来她家吃饭和学习。每天放学必须立刻往她家走,不能乱跑。她顺便告诉男孩,以后就叫她李老师。
盘子里剩下一些菜、米饭和半根鸡腿。李老师对晓晨说,以后要尽量把饭吃完,觉得吃不了要提前和老师说。晓晨乖乖地说,记住了,李老师。
一日放学出来,晓晨听到熟悉的叫声“宝贝——”,只见一个熟悉的身影站在李老师家对面的拐角处。“姥姥——”,晓晨快步跑过去,一下子扑到姥姥怀里。
姥姥盯着晓晨左看右看,觉得孩子的皮肤更黑了些,脸显得更长了。晓晨问:“姥姥,你要带我回家吗?我妈妈去哪儿了,她啥时候来接我?”
姥姥没有回答,只是问:“宝贝,中午谁来接你?”晓晨指指对面的房子,告诉姥姥,“我在这个院里的李老师家吃饭。晚上做完作业,司机叔叔来接我。”
姥姥拉着晓晨的手说:“姥姥和你去李老师家看看好不好?”晓晨点点头。他问姥姥,你带纸了吗?姥姥从口袋里掏出一些卫生纸,给了晓晨。晓晨将书包交给姥姥,他说:“姥姥你等着,我很快就回来。”说完向巷子深处的公共厕所跑去。
待晓晨回来,姥姥好奇地问:“宝贝,你怎么不去老师家里上厕所?”晓晨拉着姥姥边走边说:“李老师让我大便的时候去外面。”
姥姥和晓晨进去的时候,李老师已经摆好饭在等晓晨了。姥姥自我介绍后,李老师热情地和晓晨姥姥聊她给晓晨吃得如何如何好,买的菜和肉都是新鲜的、贵的等等的话。
晓晨坐在凳子上吃饭,盘子里的饭很快吃完了。他想和姥姥多说点话,所以吃得比平时快了许多。
李老师问:“晓晨吃饱了吗?不够再给你盛点去。”晓晨回答:“李老师,我吃饱了。”姥姥把晓晨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对李老师说了一下。
李老师笑笑,她说:“先前晓晨的妈妈交代过了。”姥姥想说那是晓晨的阿姨。她想拜托老师多关心一下晓晨。未等她开口,李老师看看墙上的挂钟,说:“晓晨姥姥,孩子该睡午觉了。”姥姥只好说:“好的,我这就走,让孩子睡吧。”
回家的路上,晓晨向公共厕所跑去的身影和在老师家规规矩矩的样子总在她眼前晃,她感觉路上的行人和车辆变得模糊不清起来。
女婿黄伟是开一家加油站和一家加气站的老板。他身体不舒服去小诊所输液的时候,尽然和那里的小护士好上了。生性倔强的女儿知道后,接受不了。为了晓晨,女儿曾让黄伟和小护士断了联系,否则就离婚。
没想到,黄伟居然要求女儿以后不要过问他在外面的事情。他每月给她和孩子一万块钱的生活费。女儿不答应,坚决要离婚。黄伟为了维护他在朋友面前的面子,坚决不离。他提出一个要求,要是离婚,以后就不许女儿和她家里人见晓晨。
他以为这样就能控制住她的女儿。为了尽快摆脱黄伟,女儿同意了黄伟的要求。晓晨是她和老伴一手看大的。离婚后的日子,他们一家人过得非常痛苦。尤其是她和老伴,无时无刻不在想孩子。
晓晨能适应和爸爸及后妈的生活吗?他有没有想妈妈和姥姥?哭起来谁哄他?谁给他穿衣服……她每天晚上翻来覆去的就是想这些问题,怎么也睡不着。
女儿去外地工作了。她临走告诉妈妈,总有一天,她会争回晓晨的抚养权。她在家里不断地找活干,稍微停下来就会抓心挠肺地想孩子。她想,黄伟有了新欢,肯定顾不上管其他事情。她忽然想到一个好办法,到晓晨上学的地方就能见见孩子。这次见到孩子,她心里别提有多高兴!
等她再次去李老师家里看晓晨的时候,李老师冷冷地告诉她,以后不要来这里了。你要再来,晓晨爸爸就把孩子转走了。
她明白是怎么回事,赶紧说,我以后不来了,求老师多关照一下晓晨,孩子太可怜……老师一句话没说,将她送出院子。
天气一下子转凉了。秋风在快要离场的时候,耍着它的威风,将校门口的巷子吹得干干净净,不知从哪刮来的纸屑和塑料袋子聚拢在一起,堆在巷口的拐角处。一位穿着厚衣服、围着丝巾的老女人,站在巷口的拐角处。她死死地盯着校门口的方向,仿佛怕错过什么似的。
走出校门的小男孩,习惯性地朝马路南面张望一下,看到老女人,男孩的脚步变得轻盈了许多。他恋恋不舍地走进了院子。
一阵风将一句话带到老女人的耳朵里,“姥姥,妈妈快来接我了吗?”
女人对着迎面的风说了一句:“快了,妈妈在外面找了律师,她马上就来接你——”
秋风反身向院子的方向刮去。正要进家的男孩似乎听到了。他朝院子外面又看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