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读书读书笔记

书单||我九月份读了这些书,想和你随便聊一聊

2017-10-09  本文已影响232人  兔纸Elf

时光飞逝,漫长的被署名适应期的九月就要过去了。突然想起来去年教我们古代文学的老师一到十月份就开始催我们写论文、写小说,明明白白地说“黄金十月”要有“友善的压力”。今年九月过得比较顺畅,繁重的课程任务反而让人有一种忙里偷闲的叛逆。不过这就产生了一个矛盾,我逃避“读书”也只不过是为了去“读书”而已。

闲扯到这,先说好,这不算推荐,只是随便聊一聊而已。

1、《苏东坡传》林语堂

1、《苏东坡传》林语堂

这是一本文学性很高而且很有味道的书,只是这本书是林语堂用英文写的,再由别的中国翻译家从英文翻译过来。其实我有点好奇,如果是林语堂用中文去写,他会如何表述呢?

我们现在接触的文化其实是被过滤过的一种东西,它把一切东西都脸谱化了以后摆到你面前,让你被一种不存在的标杆指引去一个不存在的地方。因此,在我看来,如果一个传记能做到“还原”,那就很不错了。像是白落梅的很多传记,只是让那些本来在神坛的人巩固神坛的地位而已。

说实话,我原先不是特别喜欢苏轼,看完这本书觉得,那些以苏轼为文学偶像的人是有理由的。现在给我们开关于苏轼的选修课的老师,他反反复复地为东坡做注,甚至希望可以梦见他。但是苏轼他没有缺点吗?他从一开始就是这样吗?这倒未必,至少在我看来,乌台诗案的时候,苏轼就已经死了,而东坡从黄州重新以崭新的生命形式活了过来,然后闪耀了中华文化的世世代代。

总之,看完这本书你会更了解苏轼。

摘句:我有一种想法,我觉得苏东坡会以因写诗而被捕、受审为有趣,他一定以在法庭上讲解文学上的典故为乐事。

——《苏东坡传》



2、《尝试集》胡适

2、《尝试集》胡适

“我们不能以现代人的眼光去评价当时的人,你需要站在他的处境才能求得一个理解。我们要读他前面的人和他后面的人,这样你才能知道他的位置和他对于中国文学的贡献。”

这是教我们现当代文学的老师说的给我印象很深的一句话。

而她给我们布置的第一项作业就是读胡适的《尝试集》。

这本书怎么说呢?虽说写得是小诗,但是很像儿歌,就类似于小朋友牙牙学语或者可以拍着手唱得那种。但是当我意识到——就像这个名字一样——这是胡适对用白话文写新诗的一种尝试以后,我就觉得这很不一样了。因为你可以在里面看到一些很成熟的句子,这些句子会让人很有感触,如果民国时期有QQ的话,大概很多小女生会用来当个性签名。也就说明,无论是文言文还是白话文,充其量也就是个工具而已,比形式更重要的是内容,是胡适的思想。他已经到了一定的高度,所以他在写这样的文字的时候,让人读起来完全不会感觉干枯和乏味而被定义是没有营养的。

这里要借用《苏东坡传》里的一句话:“所以知道一个人,或是不知道一个人,与他是否为同代人与否,没有关系,主要的倒是是否对他有同情的了解。”

虽然审美是不可以勉强的,我也不能违心地说他运用文字已经好到怎样的程度,但是我想,理解可能是更为重要的。

摘句: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

——《尝试集》



3、《摆渡人》克莱儿·麦克福尔

3、《摆渡人》克莱儿·麦克福尔

坦言,这是我最近读到的我最喜欢的小说,她对我至少有两个方面的“教育”,然而我隐隐约约知道她还在传递更多的东西。

首先是关于爱的排他性,崔斯坦遇到迪伦之后,就有了不同的感觉。她是他摆渡的数不清的灵魂中的一个,但是他却被她吸引了,无可救药地爱上了她。崔斯坦因为迪伦去尝试突破命运的安排,然后成为了一个真正的人。

另外,就是爱情对一个人的改变。你会希望去尝试你不愿意做的事情,你会变成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另一个人。就像是原来被动受同学捉弄的迪伦,在遇到崔斯坦并且爱上他以后,竟然变得十分勇敢。作为一个已经认识到自己处境危险的灵魂,她敢一个人重新走入荒原,只是因为她认识到没有崔斯坦的任何一种日子她都不想过。之后在漫长的回家的路上,也是她带领崔斯坦,并且鼓励他,这时候貌似摆渡人的角色互换了。

其次是关于文学创作。克莱尔用了迪伦和崔斯坦两个角色,写了一共三十三章的小说。这种写法很有佛家的一花一世界的感觉。作家用两个人,讲清楚了爱情,讲清楚了“家”的概念,也讲清楚关于“救赎”和“逃离”,从此处可见功底之深。

摘句:迪伦在牙齿间转着舌头,盯着他。他第一次看起来像个十六岁的男孩,弱小而迷茫。他的迟疑并没有吓到迪伦,反而增添了她的勇气。

“你为什么来这里呢?”她质问道。崔斯坦抬起一个肩膀半耸了一下,看上去倒像一个笨手笨脚的大孩子。“崔斯坦?你为什么要过来?”“因为……因为……”他重重吐出一口气,“因为我爱你。”他说话的时候低着头,没有看到迪伦脸上闪现出的惊喜表情。

——《摆渡人》



4、《呐喊》、《彷徨》 鲁迅

4、《呐喊》、《彷徨》 鲁迅 4、《呐喊》、《彷徨》 鲁迅

我觉得鲁迅是一个很难喜欢的人,是一个被语文教育毁了的人。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太重要了,基本上会让每一个后辈对他“高山仰止”,但这当然给他带来了太多的麻烦。我觉得我们不喜欢鲁迅其实和不喜欢马克思差不多,一方面是老师们的片面宣传,另一方面是我们根本没有好好读过他们的作品,我们只知道老师们想要我们知道的东西。

想到去年思修课有人直言不喜欢马克思,老师直接问:“你读过他的什么书?”

这一次读鲁迅,感觉他除了硬朗之外,有一种很温柔很暖的东西在里面,甚至有的文字,你会觉得完全不是鲁迅的风格,放到徐志摩的小说里也不会觉得突兀。不光是鲁迅,新文化运动的每一个人,他们的意义更多是在开拓者方面,也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鲁迅比他们要做得多的地方就在于其文章里蕴含一种文学性的情怀。

记得以前看过的一本书里提到过,文学应该是除了政治、学术和经济之外的东西,也正因为这一点,文学要比任何一种学问都更加贴近人,因为它关注人、爱惜人、表现人。鲁迅被复杂化了之后,我们是否还能读出他的作品里面置身群众而忧心群众、属于人民而关注人民、体贴百姓而憎恨百姓的心?

当我们一遍又一遍地读鲁迅,我们感受到的不再是站在上帝视角对芸芸众生的批判,而是一个有着类似母亲一样温柔的心灵的舍身为人、恨铁不成钢,我们大概离真正的鲁迅就更近一步了。

摘句: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

——《呐喊》



5、《写出我心:普通人如何通过写作表达自己》  娜塔莉·戈德堡

5、《写出我心:普通人如何通过写作表达自己》  娜塔莉·戈德堡

这本书,或者说很多本类似于写作类型的书籍,都在说一件事——大道至简

无论是《成为作家》,还是与之同属一套的各种写作指南,都特别强调一件事,那就是写

是不是很简单?简单到让人感觉自己被骗了。不过后来想想看,真正的道理应该就是这么简单。

自己在做公众号的时候,或者是遇到什么人的时候,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我不会写。”但是又有谁真的不会写呢?写东西应该和说话一样,只是表达自己思想的一种方式而已。是我们把它看得太复杂了,总是万事齐备,无论怎么准备都觉得自己还有欠缺。

和写诗一样,写其它的东西可以算作是一种技能,这种技能人人都有,只是根据审美的不同区分高下。

但这本书也不是没有诟病的地方。

前几天看一本采访集,在对王朔的采访中,他表现出对大学生的担忧。在他看来,大学现在越来越是一个培养工匠的地方,但是写作这种东西是需要灵感的。其实这个社会也是,很多人在强调经过怎样的努力,走过怎样的步骤,就可以到达什么样的成功。但这个是不可能的,很多形而上的东西还是需要一种卓于众人的悟性。

我们可以借用任何一种关于写作的书籍的方法,然后去挖掘我们内在最独特的东西。

摘句:热恋的时候,我们写不出恋爱的故事,因为我们失去了洞察力,只会一味告诉自己,我在恋爱。

“海明威坐在巴黎的咖啡馆里写密歇根。”

堆肥,就是将我们感受到的事物,通过意识进行筛选,将经验性的东西留存下来。

在堆了许多肥之后,你才能和你身后的世界联系起来,你的双手会自动说话了。

这个过程之中,你会培养出自己的耐性,并减少焦虑。

——《写出我心:普通人如何通过写作表达自己》



6、《蒋勋说宋词》 蒋勋

6、《蒋勋说宋词》 蒋勋

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蒋勋先生所讲述的东西,他和其他同样去讲宋词的人不一样。在我看来,讲课或者是授课,最难的部分不是如何把知识本身讲清楚,而是如何去传递一种价值观

这一点可能和演戏不一样,演戏就是要诠释角色本身,而不能表现哪怕一点点自己的个性。在大家习惯了周冬雨在《七月与安生》里面的表演之后,很多人在看《喜欢你》总是会跳戏。

但是我觉得讲课或者说写作与之刚好相反。很多喜欢你的人可能会从字里行间去找寻一种类似于气质的东西。写《东霓》的是笛安,写《芙蓉如面柳如眉》的也是,写《南边有令秧》的也一样。他们不希望这一本还是你,下一本就彻头彻尾地变成另一个人了。

因此,与其说我喜欢蒋勋先生所讲述的宋词,不如说我喜欢蒋勋先生的价值观。他的这种价值观在他所讲的每一种东西里面都是一以贯之的。讲宋词的时候是这样,讲唐诗的时候也是这样,讲红楼的时候是这样,讲画作的时候还是这样。

这个价值观的核心,在我看来就是慈悲。因为这个慈悲,你会去理解你本来不理解的东西,会去在意你原先不在意的东西,会去为那些臭名昭著的人找理由,然后了解他们的逼不得已的可怜来调和作恶多端的可恨。

这一点,可以说很佛学了。

美学是一个不能勉强的东西,它必然跟着你自己时代的真实经验去阐述。

——《蒋勋说宋词》



7、《带一本书去巴黎》 林达

7、《带一本书去巴黎》 林达

这本书是我在先锋书店花了一上午就看完的书,因为,实在是很迷人

说到林达,不得不提我看过的他们夫妇(林达是一对夫妇公用的笔名)的第一本书——《扫起落叶好过冬》。这本书和《带一本书去巴黎》一样,都是很有意思的散文,不过里面的散文包含了很多东西。

它的好处就在于把文学的美感和文以载道这两种看似对立的东西很好地统一到了一起。和刘瑜很像,林达写作的核心也在体制之类的东西,但是林达要更加温柔和凝重。比起刘瑜,林达评论得更少,讲述得更多;议论式牢骚更少,描写式回忆更多。林达老练而细腻,让你觉得他们不是锋利的青年,对很多事情都看不惯,而是饱经风霜,可以理解一切的老人。

再说回这本书。

所谓的《带一本书去巴黎》,作者想带的书就是雨果的《九三年》。由这个同名散文开篇,作者介绍了很多关于巴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不能说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真相,但是至少提供给我们一个思考的方向。

在学生时代学历史,很多东西都是走马观花式的一带而过,那些只被我们窥见了冰山一角的东西都被我们误以为是全部的历史。

还是那句话,真相不重要,思考更重要。

摘句:令人回味的,是在大革命中迁藏入祠,在生前经常争得不可开交的伏尔泰和卢梭,尽管论年龄几乎是两代人,却非常巧合地、差不多同时在这场革命发生之前去世。即使是被大革命捧得近乎神化的卢梭,假如活到大革命,人们似乎也没有理由相信,他就一定会是罗伯斯庇尔的化身。假如亲历革命,习惯了自由思想的伏尔泰和卢梭,不仅可能活不成一个全身而退的革命圣贤,还很可能走上断头台,或是在他们鼓吹的革命真正到来之后,落荒而逃,登上逃避革命的流亡之路。

站在先贤祠伏尔泰和卢梭尊容备至的墓葬前,我们不由感叹,他们可真是逝逢其时。

——《带一本书去巴黎》



8、《一日看尽长安花——听北大教授畅讲中国古代文学》 程郁缀

8、《一日看尽长安花——听北大教授畅讲中国古代文学》 程郁缀

这本书真的没什么好说的,作为一本普及性读物,它的目的可以说完全达到。仅用了一本书的时间,程老师从先秦讲到了清代。

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这本书是很好的,但是作为一个中文系的学生来说,这本书实在是乏善可陈,里面还有一些小错误。不过文学上的错误是说不清楚的,有的人说它对,有的人说它错,都有理有据,长时间就成为了一个相互扯皮的拉锯战,很没意思。

他没有蒋勋说的宋词那样的世界观,所以让人觉得文学是没有生命的,可能学术派的人总是想要尽力达到一种客观,可是在追求这种客观的同时,丢到了更为温情的东西。所以这本书偶尔会让人觉得只有框架没有内容。

摘句:如果说诗是精致的,词则是精美的。律诗中五律40个字,七律56个字,每个字都像一个文人雅士,一个粗人、俗人都不能参杂其中;而词,每个字都可以算得上是名媛淑女,连文人雅士都不能搀杂其中。

——《一日看尽长安花——听北大教授畅讲中国古代文学》



9、《有时》徐瑾

9、《有时》徐瑾

这是我看到最好的一本评论集。

这里面有很多经典书目,经典电影的书评、影评,看得让人很过瘾。

我觉得这本书的加分点应该是在作者本人身上,因为他看了太多的东西,所以可以在片段和片段之间,书籍和书籍之间,电影的桥段和桥段之前产生很自然的联想,这种联想成为他的一个写作特色,读起来会让人有一种莫名的激动的感觉。

另外,徐瑾的看法新颖,不随大流,所以总是能让你看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嗯,但是这个人也是一个被抄袭缠身的作者,刚刚查到的时候,突然不想写了。

可是不得不承认,书还是不错的。

摘句:如果说帕慕克、村上春树乃至托尔斯泰等小说家,都是在人间的那类小说家,甚至可以说和我们在一起,那么陀思妥耶夫斯基就是这样一种小说家,他不在天堂悲悯我们,就在地狱代我们受过。

——《有时》


文|司翊栖    编辑|笨大梦想家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