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学写新文体---05】借势借力不忘考虑笔下人物的真实语气
同仁们互相讨论作文大计,是目前冷眼学习新文体时的幸福之一。如何把致辞变成讲话稿,如何把工作总结改为一篇散文式的人物报道,如何把一二三揉成一份消息新闻稿等等。言语多的人多发表见地,言语少的人却一般是高手级别的只言片语。
冷眼沉浸在自身的错误中笑的不可自拔,因为这些错误是前辈花了时间仔细阅稿,又花了不短时间的话费给我指正出来的,我耳听认真,嘴答诺诺,心花怒放。在如今忙碌的工作岗位上,有前辈可以抽出时间来更正指点带领你向前,是件该感谢上帝的事情,我异常珍惜,所以总是要记录每一点滴,让自己能每天切实进步一点点。虽然很多时候不能马上做到水到渠成,但是先行挖好渠,等水流穿梭,快乐奔腾的时候,自己就会很知足地望望记录的点滴,会不由得感叹道:“经过多少时间,这一点我终于做到了。”
做好文章前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切不可忽略,那就是“借势”。你希望你的文章变成什么样的风格,请着重“借势”环节。
借势,文章是有势气的,不信你看:“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此势如何?是不是开篇就有纵横捭阖,囊天下于笔端的气势?毛主席写文章之前喜好先读韩愈文章,气势磅礴却字字精简,所以你看毛主席的文章总是荡气回肠,气概非凡。梁衡写文章先读毛主席文章,借主席起笔弄墨的文势,统领自己笔下万语千言。我写文章之前先读梁衡,概因陶醉于梁衡的气势与细腻间,希望我改写的人物报道能像梁衡文章中的岳安林一般,读者忘记是在读文章,仿佛在看一部电影,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步履踏,都驱动着读者关心下一步主人公都行动了什么。
这是气势就是我想达到的效果啊,写人物在某一方面的突出表现,不能仅仅是工作内容的罗列,还需要有人物的语言、动作、思想的落到实处。这些要素在散文中是再常见不过的,毋庸多说,但是在工作报告中却是罕见的。工作报告中大多数是分层级的罗列,有一说一,我是严守一,就酱紫,就OK,再多注入感情的轨迹就是越俎代庖。
幸亏这次文章要求是可以偏向于文学性的,要求有可读性,要求不光是公文类的,那么我一个新媒体文学的写手情绪就顿时高涨了。然而,再高涨也得压抑着,不能漫天无边地散,需得在框架中,加入适可而止的文学色彩就是最好的。
梁衡在这方面的契合是最优的,他写物有物,写情有情,写景有景,我在改写人物报道的时候就先行借他的文势,读他的报告文学很多遍,心中略知一二,开始动笔。果然3000字的文章,在有基础材料的前提下,飞流直下三千尺,瞬间完成。自己不时回望,颇为得意。认真校对了结构和词语,发给前辈,等待品评。
等待品评其实是写文者备受折磨的环节,品评后感觉文章被灭的幻灭感又是打击自信的大锤,务必沉重。然而,停歇停歇,摆开问题看问题,不要上升到批判写文者的高度,一切问题都最终成为自己前进时自嘲的一撮作料,甚是有趣。
从冷眼将工作报告改写为人物报道时的弊病学文体:
一、写文莫着急,先摆正位置,确定要以谁的口气在写。
这一点提出来的时候,谁都会笑,接着说一句:废话。貌似人人都知道的道理。放在小说里,谁都知道,贾宝玉说出来的话和林黛玉说出来的话角度不同,语气不同,内容肯定不同。但是,放在公文稿里,给你资料让你改写成一篇消息或者让你提取成一份讲话稿,你初试新文体,你会怎么考虑?蒙圈,肯定的,你首先去看材料,然后去理解材料,之后就开始动笔写材料。写完之后发现一团浆糊,为么子泥?事前没有认真考虑,要写成什么题材,要用怎样的口气写。我的天,原来口气这么重要啊。
冷眼写的人物报道的第一句就被灭了,是这样的:“即使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只有一个点,我们也要把它当作是撬动地球的支点。”
首先申明,冷眼写的是体制内文章,那么把这样文学色彩浓厚的夸张用语用在领导身上就会显得不切合实际。一个稳重的领导人是不会说那么浮夸而惊天动地却没有现实意义的话语的。于是我改为“即使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只有一个点,我们也要把它当成一个泉眼,打出一方水来。”这样实际的内容就很贴切领导的口吻,于是就被通过了。
(未完,明日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