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逸书院》听课笔记及思考

14.4 《珊瑚岛》与《动物农庄》:乌托邦与反乌托邦的对峙

2017-06-29  本文已影响25人  爷有蔓草

一、《珊瑚岛》的创作背景

1、作者:英国的巴兰坦
2、出版时间:1858年,繁荣、文明、进取的维多利亚时代
3、时代背景

4、孤岛生存的美好结局必需的两个核心要素

5、《珊瑚岛》的情节设定具备上述核心要素


二、作为《蝇王》标靶的《珊瑚岛》

1、《蝇王》和《珊瑚岛》的情节走向和结局的迥异,是由初始设定不同而决定的。
2、《蝇王》以《珊瑚岛》为标靶,处心积虑的颠覆


三、奥威尔的《动物农庄》

1、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农庄》和《1984》都是传世经典

《动物农庄》讲的是一个农庄里的动物觉醒后,赶走人类、取得独立以后的故事。

2、轮回:独立后的动物农庄重归集权

推翻现在的主权者,把现有政治秩序捣碎重来,最终还会回到原貌,只不过换了一个主权者。

3、农夫为何不赎身

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中,农夫不愿向他的主人赎身,理由是:

4、民主制度的隐患

5、奥威尔惊人的预见力

《动物农庄》和《1984》表现出作者奥威尔对苏共前景的惊人预见力,《动物农庄》的故事可以看做对霍布斯《利维坦》的寓言体说明。

6、人性恶的本源

1、无论霍布斯还是奥威尔,对人性恶并没有追溯到足够遥远的本源
2、反对派最容易从这里进攻。人并非天生就坏,是仁义礼智破坏了人原本的淳良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