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VS性价比,你为哪一个买单?
以前,我的消费观是,买东西最重要的就是看性价比,从小就被教育要勤俭节约,东西实用最重要,省钱成了购物最大的“乐趣”,总是不敢走进那些贵一点的店,是一个没什么自信的女孩。
现在呢,我会优先考虑是不是真心喜欢,再考虑性价比高不高。建议大家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一定不要轻易妥协,咬咬牙也要买下来,因为“不配得感”就是在这样一次次的妥协中培养起来的。
记得小时候我看中了一条品牌连衣裙。当时上身试了,效果很好,自己也特别喜欢,但是我妈觉得那条连衣裙太贵了,于是就拉我去了批发市场,买一条“差不多”的连衣裙。结果可想而知,那条“差不多”的连衣裙,其实差很多,样子看起来相似,但剪裁、用料、做工每样差了0.1的话,总体就是差了0.1*0.1*0.1=0.001,我一共就只穿过几次,穿的时候也没有多么开心的感觉, 正所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如果我以后有个女儿,一定不会塞给她“差不多”的东西,避免她从小就觉得,自己只配那些次一点又便宜的东西,从而丧失了争取那些好东西的勇气。真正的好东西,是值得我们多花一些金钱去拥有的,这些多花的金钱,在看不见的地方,给了我们更多的尊严和对自己的认同,以及价值感。
有一个观点是说,女孩子的衣服可以穿的不用那么贵,但是护肤品、鞋子、包包都可以适当贵一点,因为那些不需要时常更换,买个经典款,可以用上好久,而且也会让人觉得你是一个有一定经济能力的人,给人以讲究而得体的印象。我现在却又觉得,衣服也值得买贵一点的,但尽量少买,特别是在我们大多数人的搭配功力不足的情况下,款式、质量上乘的服饰更不容易出错,而且减少了很多打理的时间和精力,我是深深地觉得,每个星期,光是洗衣服、叠衣服、整理衣柜太浪费时间了,如果可以减少一点衣服的数量,大幅提高衣服的质量,衣柜更加精简,会活得更有质量。
要相信,一分价钱一分货,就算衣服会过季打折,也不用非要等到打折了再去买,因为提前买下来,你就提前“享用”了这件衣服,而在打折的时候,你可能会因为便宜而多买了一些根本用不着的衣服,最后,就会有一个量多却并不精致的衣柜。
如果看到你心动的东西,记住它,然后努力拥有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