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主义小组

“和为断舍离”,一个新的断舍离模型

2016-11-26  本文已影响267人  蜗牛哥GGSnail


喵~

故事:

我有个朋友叫小然,前段时间她和男朋友吵架后,就去找闺蜜寻求解决的办法。

她的闺蜜告诉她,请用“断舍离”的方法来处理你俩的关系。

后来,她和男朋友分手了。

再后来,她因为分手而痛苦不堪,就跑来向我请教。

我说:“亲啊,你用了错误的方法啊!”

1、什么是断舍离

断舍离的基本模型

断舍离是一位日本女性根据自己的经历写出的一本书,主要讲述如果整理杂物。

它的基本思想是:

断:不需要的东西就不接受,只买必须品;

舍:不需要的东西就不留;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获得愉悦的心情。

上面的模型要求人们不停地的在“断”和“舍”之间循环。

可是——如果“断”之后需要保留的东西呢?放哪里?

书中对物品的整理提出了建议,这很不错,但是假如我们需要整理的是各种感情呢?

断舍离能用于感情吗?

2.亲情如何断舍离?

譬如和父母吵架了!

断:还要不要亲情?还要不要父母?还要不要和父母养成好好沟通的习惯?

答案1:要!肯定要!

答案2:不要!

如果是答案2,那就简单多了——

在尽到法律规定的赡养义务之后,平时与父母拒绝往来!如果你完全不在意社会对自己的评价,甚至可以通过法律来断绝亲子关系!只过自己的绝对独立人生就可以了!

这就是舍。

佛教为何要僧侣出家修行而不是在家修行?就是为了舍弃原有的社会关系、离开纷扰繁杂的红尘世界,仅仅保留与宗教的关系,以便全心全意做高高在上的神灵!

但是生活在红尘俗世中的普通人,你能舍么?

当前社会主流思想依旧是“孝”为主,只有极少数人能够坦然面对“不孝”的结果。

其实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答案1!

3.我该拿亲情怎么办?

如果是答案1,那就麻烦了,因为——作者根本没说选择答案1之后的方向和理念!

也就是说,作者的模型缺了另一半!

如果我们选择了答案1,那么,我们就只能想办法、想点子,不仅不能再和父母争执,而且还应该努力的去维护关系。

关系的维护比整理屋子更需要积极主动、有作为,大猩猩会主动拥抱对方,小猫们则会清理对方的毛发。(拿小猫举例子不代表你可以用小猫的方法,你要是敢舔我头发,看我不扇你!

关系的维护也更加需要耐心,整理屋子我们只需要建立第一个基本框架,之后谨慎维护就行;但是人际关系本就复杂多变,友谊的小船可是说翻就翻的。因此,为了更好的维护关系,耐心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有用的事物、东西、关系,我们不断的为,只有不断的为,才有可能让双方关系更加和谐和睦。

于是我们有了一个新的模型——断为和:

《断舍离》作者没写出的另一半的模型——断为和

断:思考、判断,某个东西是否对我们有价值;

为:对有价值的东西,要常用;对有价值的关系,要有作为;

和:与周遭的一切保持和谐。

对于有用的事物、关系,我们需要持之以恒的“为”,不断让“和”出现,只有“和”的次数越来越多,我们就可以真正实现有效的管理。

断舍离的模型中,“离”是“舍”的最终目标;

断为和的模型中,“和”是“为”的最终目标。

让我们把这两个模型合二为一,形成一个全新的模型:

4.新的模型:“和为断舍离

完整的模型“和为断舍离”

结语:

人既是独立的生物,又是社会化的生物。

在我们的私有空间里(比如自己的卧室、自己的书房、自己的电脑),我们可以使用断舍离去精简自己的生活状态。

但是在社会空间中(家庭、家族、公司),轻易使用断舍离的方式就会产生大量的矛盾与冲突。

因此,请对断舍离的方式先断一断。

我对小然说:“断舍离只是一种整理杂物的方法,下次再有人际交往的纠纷,试试‘和为断舍离’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