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记录仪,充电提升站你说我听我们爱写日记

为何家总是伤人

2019-03-18  本文已影响6人  Moon_star

本来不想来整理情绪,可是我发现自己内在的小孩已经生病了。

心理学上指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内在的小孩和内在的父母,我们终身都是活在这两个内在形象的关系模式中,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其实就是内在的小孩语内在的父母的关系。

晨间的时候,思绪万千,时而紧张,时而平缓,天马行空一堆不着调的想法。

甚至有一瞬间,我似乎满怀悲愤,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身体长好一点,同时还要更努力地专注目标,做到自己喜欢的工作,经济独立,然后离开他们,留下这段并不美好的过往。”可是我又想到:“也许等我长回以前的样子,也有能力了,经济独立了,也许我也不再这么无奈和悲愤了。”那时也许我对父母并没有什么看法了,而心里满是感动。

我们的时间这么宝贵,为什么要让他人一句话就自乱阵脚。如果我们自己在心里认可自己,肯定自己,别人的评价就不那么重要了,根本不会影响到我们。这叫自信,自己不相信自己,自己不接受自己,才会被别人随随便便一句话而动摇心里的安稳。

其实我已经不知道家人是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关心我的了,他们似乎只是习惯了,偶尔和我多说几句话,就习惯性地强调我身体状况的问题。他们之间的关心,跟他们对我的关心,明显的不同。

本是家人善意的关心,可是我却要花好久的时间,甚至好几天的时间,来消化他们给我带来的压力和焦虑。他们没有任何错,只是他们的爱给的太沉重了。

我甚至觉得自己这么瘦,都对不起他们,我甚至不敢面对他们,我甚至自己都有点不接受自己了。

我明明在那么努力地把每一天都过得快乐,看书的时候,画画的时候,都是那么愉快和放松。可是他们的每一次提醒:“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再说,身体不好什么都是空的,做什么都要有一个好的身体...”如此云云。明明是关心和爱,却让我倍感压力和焦虑。我已经不知道他们真实的意图了,或许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吧他们的意图吧,他们对我的叮咛,我只知道是“父母爱孩子,父母不会害孩子”这样一种事实,我丝毫感觉不到其中的感情,我只知道他们真的是为我好。

对于别人的建议,我们要表示理解,传达出“我知道了”的信息,但是我们也可以有自己的选择。

所以我知道家人是爱我关心我的,他们是的的确确为我好的,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但是我也有自己的选择,而且我的人生,绝大部分都在于自己的选择。

有时会感到悲愤,感到无奈。为什么呢?他们凭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地以爱和关心的名义来影响我的情绪,他们凭什么以这种善意的方式给我带来这些负面的影响。

他们只是担心,可是我不仅要担心,还要担忧。我不仅要担忧自己的身体,还要担忧自己的人生。

我只能自己去消化情绪,去看心理学书籍。

每天一个人,没有人陪我,我也不需要,成年人有成年人的责任。家人要工作,朋友也要学习和工作,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有自己的生活要忙。我也要规划好自己的生活和人生,我也需要学习。可是他们只会一味地叫我多休息,照顾好身体再说。好像只能灯身体更好了,才能再开始学习。明明两者是可以同时进行的,它们并不互相产生矛盾。

他们永远都感受不到我在努力和认真生活的过程中是多么满足和快乐,包括读书,写作,英语,日语,画画,交流,锻炼,娱乐等。学习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像呼吸一样自然。学习,一点都不累,反而全是快乐和安心。

我的时间在他们那里就那么廉价吗?

我们每一人的时间和生命都是宝贵的,我们有责任为自己的生活负责。

家人明明可以告诉我:“没关系,不要想太多,身体慢慢地就长好了,我们不着急,学习也不用担心,都会过去的,都会好起来的,都会有的。”可是他们没有,他们甚至不知道可以跟我说这些,他们只是不断地叫我少学一些。而这些,现在只能我自己对自己说。但是安稳的话,从自己口中说出来,就变了味道,感觉是不一样的。

我一方面知道家人是关心和爱我的,一方面担忧自己的身体,我更不敢浪费自己的时间,我也不想把时间浪费在和任何人争执上面。哪怕是和朋友闲聊,说一些轻松愉快的事情,都可以让我心情开朗一点,我为什么要把自己置于消极的环境和思想中呢?

有时会悲愤到,一切让我产生负面情绪的人和东西,都要离开。对于东西,我可以丢掉,对于陌生人,我可以离开,可是对于家人,对于家人给我带来的“爱之压力”,“爱之焦虑”,我只能表示无奈和悲愤。

因为我知道他们是爱我的,我对他们传达出的情感无可奈何,可是我又不甘心他们给我带来的负面影响,不甘心他们每一次对我关心之后我都要花很多时间来消化内心焦虑情绪这一事实。

而对于别人的眼光,我是可以不在乎的。难怪武志红老师写了《为什么家会伤人》。

我没有任何抱怨,也没有任何不满,我不想浪费自己的时间,也不想浪费别人的时间,我不想给自己带来消极负面的情绪,也不想给家人朋友带去消极负面的情绪。但是我也不想家人给我带来爱的压力,这份爱,真的太沉重了。

为何家总是伤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