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简友广场

掌握身份的转变,才能和子女相互陪伴成长

2023-10-10  本文已影响0人  林之秋

曾经看过一部令我抓心挠肝的电视剧,名字叫《乔家的儿女》。这部电视剧以70年代为背景,讲述了乔家的五个儿女在成长过程中的酸甜苦辣,以及兄妹间相互扶持的经历。

这部剧中的父亲自私,没有担当家庭中男性的责任,大哥乔一成只能既当哥哥又当父亲,他一心想让家人生活幸福,把自己活得辛苦疲惫。虽然故事结局圆满,但一想到其中情节心里总归是心疼不已。

最近在《相互滋养的陪伴》这本书,才明白原来在《乔家的儿女》那部电视剧里面,所有结局都有迹可循。

《相互滋养的陪伴》是心理学家伍罡老师的心理书籍,他在儿童和家庭心理咨询方面有近20年的工作经验,被广大读者称为“中国妈妈的暖心导师”。本书中提到“”先成长,后陪伴”的亲子养育理念,让很多的家庭受益颇深。

对于像《乔家的儿女》中的父亲与子女的关系,我在书中找到了一个最根本原因——认清身份。

认清身份,能够让父母担当起父母的责任;认清身份,可以让儿女享受应该得到的呵护。可是目前很多家庭都存在身份混乱的问题。

一、父母身份的错位

书中用一个例子讲解了这个观点,我们可从中窥见一二。书中以新生家庭为例,讲述孩子出生后开始由保姆来抚育,这样母亲的职责无法履行。以至于孩子成长至青春期后,母亲无法与孩子正常沟通,孩子的心理会在长期没有得到父母关爱的前提下出现问题。

二、父母身份的单一

我的朋友夫妻俩都是老师,他们的儿子也同在一所学校读书。很多家长会羡慕这种关系,“近水楼台先得月”,毕竟孩子在校在家的情况都可以了如指掌。可事实恰恰相反,孩子在家里并没有得到父母的关爱,父母还是以老师的身份来要求孩子,所以孩子在强大的压力下,对学习产生厌烦心理,最终辍学在家里。

三、父母身份的僵化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孩子小时依赖父母,父母也对孩子事无巨细的关心。但当孩子慢慢长大后会渐渐疏远你,特别是对待青春期的孩子,如果还会用以前的方式来对待他,他会非常厌恶,觉得你是在监视他的生活,父母和子女间会存在不可调合的茅盾。其实身为父母的我们没有变化,而孩子无时无刻不在成长变化,没有改变后父母难以跟上孩子的变化,早已适应不了孩子的节奏。

综上所述,父母认清身份的变化,才能给予孩子更好的陪伴。

在社会上,父母拥有自己的职业身份,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回归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的领路人,更是孩子的朋友。为人父母要注重自己身份的转变,不断地调整自己,尽力扮演好不同的角色,维护好社会关系和家庭关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