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悟语微历史大世界历史

皇、帝、王、皇帝(下)

2017-02-05  本文已影响101人  彼岸悟语

三、王

1、“王”字的含义

(1)按甲骨文字形,“王”为斧钺之形,斧钺为礼器,象征王者之权威。本义:天子、君主

(2)《说文解字》:王,天下所归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按小篆字形,上面两横表示天和地,下面一横表示人。三横一竖即表示天地人的贯通。能够让人和天地自然和谐的人即称之为王。

2、夏朝和商朝

根据目前的文物史料记载,商朝时期,对商王的称呼有三种:

(1):商王的名字前冠祖字,就是商王的庙号

后世商王祭祀直系先王时,对于较久远的直系先祖,称呼庙号。卜辞中出现的商王庙号有:“祖乙”、“祖丁”、“祖甲”、“祖辛”、“祖庚”等。商王在祭祀这些先王时,有专祭和合祭。

(2):后人对所有已经逝去商王的尊称。

史书中,在商王名号前冠帝。如,“帝太甲”、“帝盘庚”、“帝武丁”等。卜辞有“帝甲”、“帝丁”、“文武帝”等。

(3):卜辞中记录商王的活动时的称呼

帝乙、帝辛时卜辞有:“王卜,贞,今岁商受年。王占曰,吉。”、“王田,不其获。”

武丁卜辞有:“争贞:王梦不隹(唯)祸。”“王立(莅)黍,受年?”

至于夏朝时期,缺乏文字记录,只能按《史记》记载,以名号前冠帝相称。姑且认为,夏王的称呼和商王称呼规则相同活人称王死者称帝

3、周朝:天子称王不称帝

按《史记·殷本记》记载,武王克殷后,“於是周武王为天子,其后世贬帝号,号为王。”

从西周到春秋时期,天子称王,王成为周天子的专用称号

一直到周夷王时(公元前913年前后),楚国第六任国君熊渠说:“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意思是:我是蛮夷之人,不必和中原各国的名称谥号一样。说完这话之后,真得给自己的三个儿子封王。到周厉王时期,熊渠害怕周厉王讨伐楚国,有点怂了,就自觉把王又免掉了。

公元前704年,楚国国君熊通自称王号,称为“楚武王”。当时周王室已经衰微,对楚国无可奈何。

楚武王称王,开诸侯僭(jiàn)号称王之先河。

公元前586年,吴侯去齐去世,其子寿梦继位。寿梦在位期间,奠定吴国的强盛基础,始称吴王

公元前538年,越侯允常(勾践之父)迁都勾嵊(shèng诸暨牌头),始称越王

如果把楚、吴、越看作蛮夷之地的话,那么,周天子还能勉强保留点儿颜面。发生在公元前334前的“徐州相王”,则使得周天子彻底颜面扫地。

《资治通鉴·第二卷》周显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秦王、魏王会于徐州以相王。

此处记载有误,应为:齐王、魏王会于徐州以相王。

公元前334年,齐国和魏国国君相会于徐州,相互承认对方为王,这就是“徐州相王”的事件。

当时,魏国先是遭遇马陵惨败,精锐尽失,又被秦国趁火打劫,丢失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河西之地。为了缓和同其他诸侯国之间的关系,公元前334年,魏惠王率领韩国和一些小国到徐州(今山东滕县东南)朝见齐威王,尊齐威王为王,齐威王不敢独自称王,于是也承认魏惠王为王。此后,其他诸侯国也纷纷称王。

《资治通鉴·第二卷》周显王四十四年(公元前325年):夏,四月,秦初称王。同年,魏惠王尊韩宣惠王为王

公元前323年,在魏将公孙衍的斡旋下,魏国、韩国、赵国、燕国和中山国结成联盟,各国国君相互称王,目的是贯彻合纵的策略,试图联合五国的力量与秦、齐、楚等大国对抗。从这年起,赵、燕、中山三国的君主也开始称王。魏、韩、赵、燕、中山五国相互承认对方为王,这就是“五国相王”的事件。

公元前318年,宋国也自称王。至此,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全部称王。

以“徐州相王”和“五国相王”为标志,表示西周春秋时期的爵位制度完全崩溃,周天子的权威彻底消失,就连天下共主的名义也已经失去,成为许多诸侯国君的称呼。

4、秦朝

秦统一六国后,废除分封制,设立郡县,并沿用了自商鞅变法后定下的二十等爵(一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专门用以赏功。彻侯、关内侯食租税或食邑,其他诸爵得食俸禄和官吏类同。

5、汉朝

西汉重新统一后,在继续推行郡县制同时,汉高祖刘邦为了奖赏当初跟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保留了一部分封国,大者为王,小者为侯,主要是异姓王有7个:齐王(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赵王张耳、燕王臧荼(后燕王卢绾)、长沙王吴芮、韩王信。

等到政权稳固了,为了巩固皇权稳定、防止地方势力坐大,汉高祖刘邦又以种种罪名取消他们的王爵,或贬或杀,改封刘氏宗亲为王,并订立了“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的誓言。

景帝三年(前154),汉景帝采用晁错的《削藩策》,先后下诏削夺楚、赵等诸侯国的封地。这时吴王刘濞就联合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刘姓宗室诸侯王,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仅仅经历三个月便被周亚夫、栾布所平定。

七国之乱后,藩国势力受到严重打击。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年),对王国之权进行了如下限制:

(1)、王国重要官吏不得自置,只有2000石以下级别的官员王国才可以自置;

(2)、诸侯王无朝廷虎符不得发兵,这样限制了诸侯王之军权;

(3)、山海湖泽之利归朝廷,王国不得擅自开发利用;

(4)、诸侯王必须定期朝觐,平时不准私自出国境。

(5)、诸侯王不得擅爵人,赦死罪,亦不能收纳亡人,藏匿亡命。

(6)、诸侯王不得私交外戚,不得对朝廷大臣私行赏赐,不得与其他诸侯王私下交往。

到了汉武帝时期,为了进一步巩固中央集权,颁布了推恩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使得诸侯国越分越小,有效避免了诸侯王势力的膨胀,彻底解决了诸侯坐大的问题。

6、汉朝之后

东汉末年,曹操在列侯、关内侯下置名号侯十八级,关中侯十七级,关外侯十六级,五大夫侯十五级,以当时蜀、吴两国所辖邑名封之,受爵者无从收取租税,开后世虚封先河。

汉朝之后,历朝历代,只要中央的实力足够强大,都坚持一个原则:异姓不得封王。只有在皇权衰弱的时候才会封异姓王,一旦封异姓王,就意味着一个朝代由盛转衰或即将灭亡。所以说,越是乱世的时候,异姓王就越多。

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对“皇”“帝”“王”的内涵进行了简单概括和总结:“天子,至尊之定名也。应神受命,为天所子,故谓之天子。故孔子曰:‘天子之德,感天地,洞八方,是以功合神者称皇德合天地称帝仁义和者称王。’”这个么,参考参考就算了。

四、皇帝

这个词大家都比较熟悉,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后,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皇”“帝”“王”均不足以彰显自己的功绩,于是,创“皇帝”一词作为华夏最高统治者的正式称号,并自称“始皇帝”。

从此,“皇帝”便取代了“帝”、“王”,成为中国两千年多来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