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听得懂文物说话的人(一)
目 录 |听得懂文物说话的人
第一章
在那个院墙深深,貌似与世隔绝的地方,有这么一群人恪尽职守,过着不同于都市红灯酒绿的日子。
朝九晚五地坐班,为那些历经岁月蹉跎,被时光烙印上斑斑锈迹的文物擦拭去外表附着的岁月尘埃……
你知道吗?
它们,是会说话的。
只是,没有人听得懂!
当《故宫博物院》火遍大江南北,苏竹开始在她的朋友圈顺带火了起来,因为她的朋友们都开始对这些文物修复工作背后的男人女人们的日常开始好奇。
无数个好奇宝宝心思都敲成了屏幕的方块字符,开始向她投出一个又一个的疑问!
“苏竹,你工作的时候是不是也没事也去院里捡梅子吃啊!”
“苏竹,你进院见过那些皇宫御猫吗?如果可以,顺带藏只回来,我要看看皇宫里的猫跟我们凡间的猫有什么区别!”
“苏竹,你们院有没有出尘剩下了的教授……告诉他,我还单着……”
彼时,苏竹正和同事啰啰躺祖国大西北沙丘上,望着头顶湛蓝湛蓝的苍穹,无声地乞讨上天赐下一场大雨,好让洗尽她们团队这些天没日没夜赶工没时间休息的疲乏……
新疆抢救性文物考古活动发掘很多古墓,因为该抢救性挖掘的古墓动辄是上千年的文物遗址,内含的文物,哪怕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金箔都足以填充相关史料的空白。
遗址太具有抢救性,所以内部文物修复师都抽出外调,企图在挖掘文物的第一瞬间,便让文物完好无缺地出土。
所以,她们的团队日夜兼程。
“苏竹快过来,这里有一枚玉佩……”远处的考古点,有人摇着红旗喊着她们,语气有掩饰不住的兴奋感。
苏竹和啰啰闻声而起,“来了……”
等到她们跑过去的时候,馆长激动地双手捧起玉佩,拿刷子仔细拂去它表面的尘土,递到苏竹的面前。
苏竹是极能体会团队的兴奋感,以及七十多岁的馆长激动得老泪纵横的心情。
毕竟大半个月来大浪淘沙般地开掘,几十座古墓的工程到目前为止,开了几次二次葬的空穴,工作进程无望的时候,突然在墓穴穴道发现一枚散乱的玉佩,这是多大的希望……
“苏竹,你看看它,你问问它,它是哪里来的!”
苏竹利落地套上手套,接过馆长递过来的玉佩放在手心端详着,玉佩不大,却是上等羊脂白玉,玉绳系口处缺了一角。
她凝视着玉佩静默着,听它讲述它的故事。
沸腾着的心渐渐地却凉了下来。
周围的人都焦急地望着苏竹,等待着结果,却只见苏竹越来越皱紧的眉头,心口出几十担水,七上八下地晃着。
苏竹是天生的文物修复专家,她听得见文物的声音。
这个特异功能,是在文物修复界出了名,所以这次内部修复师外调现场专门把苏竹派了出来。为的是工程进展一有文物,她能看着它们,听它们的话便判断出整个墓穴的界限规模等级。
可是倾刻,苏竹抬眸,眼泪突然间流下来了。
“馆长,被盗穴了。西周时边境王公夫人合墓下葬一月有余未及三月二次葬,墓贼盗墓,珍宝无遗……该玉佩是王公夫人所佩,墓贼行走墓穴出逃所遗。”
“您失望了……”
希望来得太迟却破碎得太快,像大漠的风从耳边吹过给你带来远处花香,却转瞬即逝。
全场刚刚兴起来的热血,此刻却被苏竹的话宛如凉水当面一浇,终究是凉了。
馆长望着苏竹无奈地笑了笑,走向穴道边跳了下去。
七十多岁的老人家连日奔波劳累,跟着一群年轻人一起开工,夜晚古墓旁搭着帐篷,守着墓穴,心心念念开着的工程有所进展好填补着史料空白,好多着些用功,给后人留下多点的东西。
深埋的文物,纵是青铜,土层磨损也会使铜面记载有所缺漏,何况丝帛尺素?
考古人员的职责,是更好地将史实留给下一代,告诉后人,岁月沧桑,星河更迭交替,而民族发展的一路坎坷,才能让渺小的自我理解生命存在的意义是薪火相承。
只有以史为鉴,才能端正好民族的衣冠,挺直民族的脊梁……
黄沙下老者的背影婆娑,团队的年轻人静待着他的指示,他却是一个人挑起了沙铲铲着未开掘墓道。
“年轻人,考古,不存在失望!”
一瞬间团队的年轻人纷纷跳下了墓道,领队的队长将手中攥着的旗帜用力地插进了黄土。用尽力气喊了一句“开工!”
考古不存在失望,文物修复也不存在失望。
……待续……
作者简介:吃米,在读书与行走的路上,有天马行空的想法,也有小女生细腻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