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家庭公益课堂|第二十三讲:“选择轮”的解决方法

2020-11-20  本文已影响0人  李丹720

      文/丹老师

      家长朋友们,大家晚上好。欢迎大家每周日的守候,今天由我来跟大家一起分享交流。

      上周魏老师带着大家再次学习了“积极的暂停”可操作的有效方法。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一个重要工具是“选择轮”。

      那么,怎么理解“选择轮”这个概念呢?

      选择轮是在遇到不可调和的问题时,提供几个其他选择,这些选择是孩子和家长共同提出的。选择轮能将不可调和的问题转化成孩子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

      从这个概念我们就可以得出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关注于解决问题的主旨是:问题是什么以及其解决办法是什么?当大人肯花时间训练孩子,并且放手给孩子充分的机会施展他们解决问题的技能时,孩子们就会成为出色的解决问题能手,并且能想出很多很有创意、有助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来。

      大家有没有这样的困惑:当我们正在忙于自己的事情(或者在做其他事情)时,孩子过来缠着你非要做什么,或者强烈要求你陪着她做什么?我们又不能马上丢下手头的事儿去陪伴,孩子便会无止尽地哭闹,年龄稍微大点儿的孩子或许还会边哭闹边喊着:你就不爱我,不陪我,只知道做你自己的事儿!我讨厌你!

      此刻的我们是否也在崩溃的边缘,随之而来,破口而出就是一顿比孩子的行为还来得猛烈的暴风雨,然后导致彼此关系瞬间崩塌,在一顿争吵中,互相不理解下了事。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四岁的妞妞和妈妈的故事。

      妞妞妈妈是一位全职太太,但做了两份兼职工作,经常忙得像无头苍蝇,妞妞又希望妈妈能专心地陪着她,然后妈妈却常常无法从手头的工作中脱身。

      于是她就想试试“选择轮”的方法能不能帮到她,她先是跟妞妞解释了什么叫“选择轮”,然后把一张大大的素描纸分成了8份,让妞妞自己想:妈妈工作的时候,她可以做什么事情?

      一开始的时候妞妞有些稀里糊涂的,不知道该怎么办。妈妈就开始举例子:可以画画呀,搭积木呀,只要是在家里,不会影响到妈妈打电话的事,想做什么都可以。

      听妈妈这样一说,妞妞马上参与进来了,她喊道:“我要看书!”妈妈马上回应说:“好呀,你有那么多好看的故事书,你可以自己安静地看书,等妈妈忙完工作了,还可以给你讲故事。妞妞变得开心起来,参与度马上提高了,但是她又担心起来:可是搭积木会有声音的,我摆得高高的,轰的一下倒下来,很吵的。”

      “没事,你可以在积木下面垫一条毛巾,让它倒在毛巾上,就不会吵到我了。”妞妞很高兴地接受了这个解决方案,又开始开动脑筋,拿起笔毫不犹豫地开始画起来。

      其实我们很多家长都面临“自己时间”和“孩子时间”之间的冲突。既想要给孩子最多的有质量的时间,又要照顾自己、做自己的事情,常常会觉得心力交瘁,难以两全。这是很多无论全职还是在职妈妈,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大家都同意吧。

      我认为有了问题不需要太过追究原因或责任,例如:“都是因为我孩子太粘人”,或者“孩子只愿意我哄她睡觉,不要别人”,或者“因为某某原因,我做不到长时间陪伴孩子”,等等,我们会发现,即使找到了这些原因,要么是已经过去的事情,我们无法重新来过;要么是别人,我们无法控制和改变,几乎于事无补。

      这个时候我们不妨将注意力集中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上来。

      从这个故事中,妈妈引导女儿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是故事中“妈妈工作时,我可以做什么”这个问题的多种答案。当然了,在这个过程中,制作和执行都非常重要。陪同孩子一起制作,特别是孩子应该是制作“选择轮”的主角,这样首先让孩子参与进来,她的执行力才会更好。

      然而在执行的过程中也有可能出现难题,可能会因为新鲜感,孩子执行一小段时间。那么这个时候其实我们可以试试这样:先跟孩子“共情”,理解孩子的感受:无聊,渴望妈妈陪伴;然后对选择卡片的失效全盘接受:“这个选择卡片现在不太有用了,没关系。我们谢谢它以前带给我们的平静和快乐。毕竟事情和我们都在变化,这很正常。”

    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来其实正面管教的一些方法都是可以穿插使用的,只要我们明白其中的原理,就会在孩子出现某些问题的时候马上采取决策。比如上面谈到的“共情”。

      接下来可以怎么做呢?

      我们可以调整或制作一个新的“选择轮”,或者选择风车、选择信封等等。当然了这些形式可以由孩子自己来决定。这一次针对新的情况可以删减或增加新的方法。同时,每个解决方法可以具体到时长。例如听音乐10分钟、跳舞10分钟、下楼玩20分钟、看书25分钟等等,时长由孩子决定。

      这个时候,作为妈妈我们也要学着调整自己的期望值,明白不能要求这个年龄的孩子做到自己玩耍很长时间,也要适当调整自己工作的方式,将需要大块时间的工作,调整至孩子不在身边或者孩子睡觉的时候进行。

      当孩子做到了以后,妈妈一定要给予恰当的鼓励,例如:“刚才那25分钟,你没有要妈妈陪你,而是自己看书。我明白这对你来说并不容易,而你做到了,这就是独立的开始。”每一次都给予孩子及时、具体、事实描述性的鼓励。这样,慢慢地孩子就会明白:自己独处,不但能给妈妈带来好处,更能给自己带来成长和好处,其实这就是将解决方法坚持下去的内在动力。大家说是这样吗?

      大家还记得关注于解决问题的3R1H吗?

1.相关(Related)

2.尊重(Rrespectful)

3.合理(Reasonable)

4.有帮助(Helpful)

      我家里有两个女宝,老大五周岁半,老二两周岁半,俩人相差近三岁。在陪伴她们的过程中,我有意识地将这些原理渗透在对她们的言行中,当然了,也有崩溃的时候,但是也一直是在不断地实践中时刻反思。

      我跟故事中妞妞的妈妈很像,平时工作很忙,而且回到家的时候也有很多的时间是在忙。毕竟两个孩子还小,在陪伴的时间上我确实应该反思。但是由于工作性质的关系,有的时候并不是我们自己能左右的,那么在这有限的时间要做到高质量的陪伴就真的需要很多方法和策略了。

      昨天晚上8点,我需要进行一个线上的课例研讨,眼看着八点快到了,老大跑来身边哼唧着:“妈妈,你给我讲个故事吧,你陪我玩一会儿吧。”看着我没有跟她往下接话,就开始哭闹了,一边哭一边喊,老二在旁边也跟着帮腔,瞬间我的脑子就快要炸开了。真想大声吵她们一下,但我还是让自己的情绪暂停了一下,我顺手拿了一张白纸,用横线在白纸上画了6份,我对老大说:“茜茜,妈妈现在有个很重要的工作,必须这个时间在电脑上跟几位老师一起研讨,我也知道我确实很长时间没有给你讲故事了,你看妈妈把这张纸分成了6份,你可以在上面画画,内容可以是妈妈没有时间陪我的时候,我能做什么?一会儿呢,妈妈帮你配上文字,这样我们就都能看明白了。可以吗?”

      看着她破涕为笑接过白纸,马上动笔开始画,我也心安了不少。其实这个时候我抓住了她的内心特点,她爱好画画,而且她很有主见,她喜欢自己发挥。因此我并没有过多的指导,一会儿她就画好了。我还没来得及回应,她竟然自己拿笔开始了“幸运转转转”自己转到了“学英语”的模块。我在电脑旁边码字,她在旁边听读英语,这个画面还不错。

      就这样,一张小小的“选择轮”缓解了我们的一次关系危机,其实孩子毕竟还小,他们也确实需要很多的陪伴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是在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状态,多一些时间陪伴她们。两个孩子的状态也挺好的,她们自己能够独处很长的时间,还算是比较省心的孩子。令我很庆幸的是老大在很早的时候就能够自己独立入睡了,上学期间每晚9点半——10点之间总会入睡,而且是自己入睡,只需要睡前一个拥抱她自己就睡着了。

      我觉得这也源于跟她平时的沟通,妹妹还小,每晚都会在这个时间点哄睡妹妹,老大很懂事她似乎知道这个时候自己应该独立了,睡前自己洗漱,自己喝水,自己在床上翻滚一会儿就睡着了。

      其实我们作为家长的责任就是用孩子接受的方式,引导孩子学会理智思考和理智行为。凡事我们都要先理解孩子的情绪,然后再关注解决办法。“选择轮”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我们回顾一下在整个过程中关键性的态度就是给予孩子有限的权力,要注意并不是无限的权力;还要关注解决方法,而不是过分追求原因或责任,方法可以随着孩子的新鲜感程度不断更新或者变化。更重要的沟通技巧就是:选项是家长和孩子都能接受;鼓励孩子或和孩子一起“头脑风暴”;最后加一句“你来决定”。

      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中,我们对孩子紧抓的事情,试试看从给孩子可行的选择开始,慢慢地拓宽孩子的成长之路。这样我们和孩子收获的不都是越来越好的自己吗?

      附:“选择轮”的制作

1.和孩子坐下来,启发提问孩子:“当问题出现时,例如不愿意按时起床、不想停止看电视、不想写作业等,你觉得自己可以有哪些解决方法?”

2.用“头脑风暴”的方式提出各种解决方法,然后引导孩子选择可行的解决方法,把孩子的答案写下来;

3.用硬纸做一个圆盘,按孩子的答案分成等份;

4.请孩子将刚才纸上的答案写或画在圆盘等份上;

5.请孩子将“选择轮”挂在他觉得方便的地方;

6.整个过程孩子参与越多越好,让孩子做主;

7.除了“轮子”,“选择轮”还可以有其他的形式,如选择卡片、盲盒。

      我们也是第一次当妈妈,做爸爸,面对我们如此可爱的孩子,希望我们所有的家长朋友用智慧的方法用心陪伴,做行动中好父母,每天向着孩子们所期望的父母迈进一点点。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