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欲望就没有诗和远方
《大话西游》里至尊宝在戴上紧箍咒之前能爱自己的女人,却没有能力保护她;在戴上紧箍咒变成法力无边的孙悟空之后能保护自己的女人了,却不能再爱她。
《天龙八部》里人必须先精研佛法才能学成少林绝技,强行练只会走火入魔。所以恶人练不成绝技去做大恶;而如果他们学了佛法怀了慈悲,就算日后练成绝技,却也不会去作恶了。
儿子经常无奈地问我:天底下到底有没有既健康又好吃的食物?我回答说很难找。是的,健康的食物如青菜、水果之类的不好吃,而好吃的食物如薯条、烤串之类的却不健康。
小时候总盼望着长大挣钱了要拿糖果饼干当饭吃,长大后却对糖果饼干再也无感。
对当下的工作不上心,而一门心思盯着钱多的岗位的人,最后难以被委以重任升职加薪;而对钱不是太敏感,一心扑在工作上想把事做好的人,反而能得到提拔重用挣更多钱。
由此看来,很多欲望仅是当下的欲望,如果当下很难满足它,等时过境迁有能力满足时,欲望却又不存在了,令人怅然若失。人生的逻辑就是这么奇怪又令人无奈。
但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当下的欲望很重要,哪怕日后它会消失;人如果努力培养欲望,珍惜欲望,在欲望失去了再去激发其他欲望,就能让生命力持久不衰,只要这些欲望不会导致你犯法。
人终归是一个目的性动物。没有目的,失去意义,生命也就会随之黯淡下来。如果大部分人都“存天理,灭人欲”,清心寡欲看破红尘,人类世界虽然会变得清静,但也离凋零和消亡不远了。
那些事情没办完、冤屈尚未雪、大仇不得报的人,一朝身死甚至不能瞑目,可想而知他们的生命力在最后关头在做怎样的挣扎。
有很多人上了年纪,在工作中依然老当益壮、披荆斩棘,但是退休后闲下来,没有了欲望和目标,一两年立马头发变白迅速苍老。
“要想小孩安,三分饥与寒”,让小孩子保持适度的饥饿与寒冷,不要完全满足他们对衣食的欲望,才能充分调动身体机能,保持他们的健康与机敏。
中国人自古以来受儒家文化、入世观念的熏陶,要做人上人,要挣大钱,要衣锦还乡,欲望如此之强烈,工作如此之勤奋,这是中国近30年来经济奇迹的原始动力。在中国,政府只要把闸门放开,设好底线,所有的人都会奔向高处。
齐白石终生喜爱年轻漂亮的女人,并且身体力行,一生先后娶了4个老婆,生了12个孩子。78岁生了最后一个孩子,83岁又成功让夫人怀孕(夫人难产去世),93岁临终那年还吵着要和一位22岁的姑娘结婚。白石老人辉煌的文化成就、旺盛的生命活力和炙热不息的红尘欲望,难道之间没有半点关系?
我小时候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也很用功刻苦。但是我的学习动机没有那么高大上,不是为了改变家庭命运,更不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只是觉得成绩好很酷,有面子,可以让老师同学高看一眼,过年时走亲访友不怕被问成绩。仅仅是这么简单的欲望,却给了我相当大的学习动力。
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人想干一番大事业,就不能把人生看得太透。如果看得太透,远则认为地球在广袤的宇宙中仅仅是沧海一粟,人类的存在更是无足轻重没有多大意义;近则认为人生苦短要那么拼干嘛,有钱人也不一定幸福,百年后大家都是两眼一闭化成灰。像这样的思想就不行,那就不要干事业了,适合出家修炼。
而欲望一旦满足,如果就此平复下来,那人生也将告一段落,要想永远维持青春活力,只有激发自己更高层次的欲望。
按照普通人的理解,像马云、王健林他们,那么有钱怎么还工作?不如早点退休到全世界玩乐去。
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今年76岁了,曾经七次退休,今年再度宣布复出,他说:“与其什么都不做地死去,不如在制作中死去。”我看他被采访的视频,他一大把年纪还在工作室里焦头烂额,抱怨已完成的样片这里不行那里要改,如此煎熬都舍不得退休,可想而知,他知道清闲的日子比工作中的煎熬更难过。没有欲望的等死,还不如回去工作煎熬。
锤子科技的罗永浩在节目《长谈》中说,他完全可以通过脱口秀等节目轻松实现个人财务自由,但是他的梦想不在这里,他有更深层次的欲望,那就是迎接下一波技术革命的浪潮,站在时代的前沿。这就是他做手机的目的。因为手机是把软硬件统一起来的平台,只有做好手机,储备相关的技术、人才、经验和市场份额,才有资格坐在下一波技术革命的玩家牌桌上。
没有欲望就没有诗和远方。珍惜我们当下的欲望,哪怕它有点不堪或者难以启齿,那又有什么关系?我们需要的是欲望产生的前进动力。不堪的欲望与辉煌的成功,人们只会看到后者。而一旦欲望消失就要寻找新的欲望,才能保持生命力旺盛,使其经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