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为什么漫无目的地读书
假如,我是说假如啊,你从书中不获得知识、不获得视野,书中没有颜如玉,书中也没有黄金屋,那我们还要不要读书?假如,同样是假如,没有上边这些,我们还选择读书,那支撑我们读书的理由,还剩下什么?
最近从《风格感觉》这本书中获得了一些启示。这是一本写作指南,读完这本书,我获得了一个很不一样的启示,读书能让你收获到作者的善意和温暖。
而且,还不是读那些温情脉脉的散文、小说,读科普书也能感受到作者的善意。为什么呢?因为对着外行人,把一种知识讲明白,比我们想象中要难多了。一位作者要想把自己领域的内容解释给不懂的外行人,至少要过三关。
这是大名鼎鼎的费曼学习法。要把高深的知识,讲到连孩子都能懂的地步,绝不仅仅只是考验一个人的学习水平,更是一门艺术。
第一关叫组块化,这是我们人类学习时一个特别好用的工具。把巨大的认知用一个概念封装起来,就像电脑上的压缩包,把好多文件放到一个包里边,方便存储也方便传输。像是术语、公式,都是这种压缩包。可是面对外行,这事儿就麻烦了,因为人家没有装解压缩软件,你就要把解压解压再解压,再一点一点传给他。
第二关和第三关,是两个常见的思维误区,一个叫功能固着,另一个叫知识的诅咒。
对事物功能的刻板印象,就是功能固着。 查理芒格在一次演讲时说了一句经典的吐槽:在手里拿着锤子的人看来,所有的东西都是钉子。这就是一种功能固着(感觉不知不觉我也做起了解压地活,理解不易啊!)。
再来谈谈知识的诅咒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掌握了一种知识,你就不能理解,那些没有掌握这种知识的人,他们是怎么想的。
为什么越是了解某个领域,越是没有办法用浅显的语言和普通人交流?因为他在学习的过程中,大量使用术语、缩写、抽象概念,大大提高了自己还有和同行交流的效率。
可是在这个领域越久,他对于术语的使用率也会越强,越觉得不用术语,那就没法来交流。也就是专家之所以是专家,那必须得让你看不懂才能显得自己牛。要是普通人也看懂了,那专家们多没面子。而因为知识的诅咒,他意识不到,这些术语和抽象的概念,大众们是没法理解的。
就像是武侠小说里的独孤求败,这位老人家练了一堆武功秘籍,却从来没有把自己的秘籍告诉过别人,那别人怎么可能有机会修至大成,然后和老人家过招呢?结果不得是自己郁郁而终吗?而想要分享,就得动脑子。这个过程得放低姿态,想想这样的作者也是一份善念啊!
综上,这三个问题缠在一起,就让拥有专业知识的人,想给大众普及知识的时候,变得难上加难。所以,我们了解知识的过程,相当于一场跋山涉水的探险,越是优秀的人,就向前走得越远。更了不起的人,他们愿意不辞辛劳,折返回来走到我们身边,再扶着我们重新走一遍这段旅程,让我们看到山那一边的风景。
如果某天再读到一本通俗易懂而又充满新知的科普书,想想写出那本书的人,经历的是一去一回,又带着我们一起走过这样漫长的路程,真的是不容易。同时也可以顺带搜罗看看这个作者的其他书,也绝对差不多哪去。
这是我曾经看李笑来老师的书学到的好习惯,他出的一系列的书都不多,以及一些多次出版的书也绝对是好书。毕竟出版商也不傻,能够多次出版的书肯定是畅销书。那么绝对是饱含着作者满满的诚意才能够打动读者。
就算除去那些知识,这种态度其实也真的很温情,这个世界上,有那么一个人,和你素不相识,却愿意花费那么多时间,费那么多心思,只为了带你一起,多看懂一点这个世界。这难道不是一种温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