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解释每天写1000字想法

限缩思维

2019-05-31  本文已影响13人  行者无空

关键词:限缩

就是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使用做出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范围),以提高理解和应用概念的精确度。普遍用于司法领域,比如限缩解释。

限缩解释,也称缩小解释,是指法律规定的文意过于宽泛,与立法者所想要表达的意图不符,应当将其加以限制,缩小其适用的范围。而限缩解释指的是,按照法律规定的文意进行解释,其适用的范围过于宽泛,遂限缩法律规定的文意的范围,使其局限于核心含义部分,以此达到立法的本来意图。限缩解释方法的成立必须以对概念内涵与外延关系的正确理解为基本前提。在形式逻辑中,一个概念的内涵,是其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和内涵相对应的是外延。所谓外延,是指概念所确指的对象的范围。内涵和外延之间是一种反比例关系。内涵越大,则外延越小;内涵越小,则外延越大。

所谓限缩解释(Restrictive Interpretation),就是将法律规则的适用范围限定于语言学上概念的无争议的核心意义地带。也就是说,限缩解释所覆盖的意义范围就是文义解释所覆盖的范围排除掉规则适用的外围地带和意义不确定的核心地带之后的剩余部分。因而,所谓的“限缩”解释就是对语义解释指向的意义范围予以适当排除,以适应法的目的或法的精神的解释性活动。

目的性限缩则是更为激进的解释性活动,它不仅排除规则适用的外围地带,同时也排除掉了一部分核心地带。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它排除掉多少文义解释所覆盖的意义范围,而在于这种排除并非基于语言学的规则,而纯粹是一种目的性的解释取向所导致的选择性后果,这种“目的论的考量”已经不是语义学所能涵盖的了,因而带有强烈的主观选择倾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