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谈谈最近 2018.5.18
前言
很久没开始思考自己的近况,好好地和自己对话了。距离上一次这样的文章估计要追溯到2017年的年度总结了。最近思绪特别多,时而想谈工作,时而想谈生活,时而想谈爱情,时而又想谈未来。今晚周四,非常顺利地在9点半就能下班了(平时可能要去到晚上11点,甚至凌晨),那我就打心底里问自己一些问题,顺便谈谈最近吧。
工作
并不是故意一开始就谈工作,或许是因为现在的时间确实都是围绕着工作来计划的了。我也比较早就承认了这一点,所以对于工作整体还算平和,在和朋友的平时聊天中也很少抱怨过。当然这也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意思,毕竟是在办公室里坐着,还有空调,细细一想,离开公司的日常其实并没有比在公司里过得更好。个人比较幸运的是,从业程序员两年多了,对这个技术行业整体来说还能保持热情,工作的过程中虽然也没少为bug感到烦恼,但解决问题后偶尔也感觉到一阵快意。现在的工作就像试卷上的数学题一样,心里知道必定有解,那就像玩通关游戏一样去挑战它。我时常可以享受其中,好几次编程到深夜十点多依然舍不得离开,到家睡觉前也是在思考着一些设计和方案,一旦有一个好主意冒出来,会不自觉地去思考细节,一旦开始思考就容易睡不着了。
当然,工作也不是时常那样充满顺利而激情。有时候会发现这个“游戏”不再好玩了,过程变得无比苦涩难熬。这时候对我来说,上班才是最难熬的时间,甚至心生切换游戏的念头。不过想想,也没有办法保证任何一个地方可以让自己工作持续有趣,游戏没难度,可能自己虽然通关了,但却没解锁新的难度。幸好,我自己算是找到了解锁新难度的方法,就是增长技术上的见识,脑子多一点的知识,就能更容易发现现存工作点点滴滴待优化和待进步的地方。然后再尝试去解决这些问题,游戏又会重新变得有趣起来。
生活
我觉得工作应该算是生活的一部分,归根到底也不能忘本地为工作放弃生活。要是为今年的生活定一个主旋律,大体应该是“尝试和感受”。我一直以为,离开学校后的自己就会充满期待地步入社会,领着工资到处去体验。后来发觉其实不然,离开学校的一年多时间里,自己反而像一个舍不得离家上幼儿园的小孩一样,三天两头往学校里走,时而回去打球,时而回去弹琴,总渴望能遇到认识自己的师弟师妹谈上几句。这种恋校的思绪也是在社会里一点点地谈去,今晚再谈,我觉得应该是没有了。
我所指的尝试和感受,并不是买醉酒吧的那些放纵嘶吼,而是让自己每一丝思维上的触觉变得更加敏感,保守地去尝试,敏锐地去感知。于是我开始给自己办健身卡,在健身器材上体验自己四肢发力的感觉;也尝试了自驾游,在高速上握紧方向盘,看发动机转速表,听发动机的声音;其余还有许多的尝试,都不是什么非常了不起的举动,就是自己相信,能体会这些细微之处的乐趣,以后有机会去更远的地方时,应该会更有趣点。
阅读
有一段读书的并不是很在状态。从自己今年回来读过的书来看,整体来说偏功利一点,而且很多时候都没能把一本书读完整,总有点虎头蛇尾的味道。也试过接连好几个晚上不专心看书,转为看电影,见了新iPad推出,还谋划着给自己买一个来画画,幸好让园园喊停了。后来想想觉得不对劲,就趁着世界阅读日,在商城给自己进了一批书,也不打算把这些书都读下来,只期望自己能再深入明白读书的乐趣。
读书过程中虽然有些坏状态,但整体应该不会动摇我自己读书的习惯。就像工作一样,有时候没了乐趣,读书也一样,给自己提供机会,然后擦亮眼睛去寻找其中的新乐趣,这样偶尔会有些意外收获。
最近除了技术需要读的技术书籍外,自己稍微读了一下经济学,张五常老先生的《经济解释》(太厚了,估计要用很长的时间),施展写的中国历史《枢纽》,Kindle上我读了几部高晓松的书,不得不佩服他的才气和幽默呀,我还在听《晓说》的时候对民国时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刚好京东都智能地推送给我一套书,我也配合地购买了下来。我自己先读,觉得有东西可写的时候,再写一篇文章来谈谈我眼里的民国时代。
结束语
刚好是深夜12点。大致回忆了一下近况,整体来说还是比较向上的。当然,我的性格比较偏执,要是生活真不顺利,我一般都会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而不会留出时间写文章去描述自己有多不顺利,可能就是为人比较爱面子,真正忧郁的一面还是留在心中吧。出来社会两年多了,私以为大概没有谁的生活是一直风平浪静的,现在的自己就像在海面上摇着一页帆船,偏左了就往右拉,偏右就往左拉,只要船头还向着想去的地方,过程都应该是有趣和值得享受的。
祝夏安。
Kang强 2018-05-18 于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