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年60教练二模复盘(一)20180519

2018-05-19  本文已影响450人  青豆Reborn

一模学的是几个教练工具,二模主修教练的道和魂。

一、我们期待孩子成为什么样子,就是对自己的期待。

(tip:遇到被教练者看不到未来,可以带领其回到童年看看)

A1:在走情绪地图时,有一格是关于描述父母与自己的关系以及与下一代的关系,猜测设计者有这个意图,通过对于这两段的思考让玩家看清内心想要的,想要的东西自己去实现,而不是强加给孩子,孩子有自己的使命。

二、4F模型

基于三脑理论的升级版。

行动脑(爬虫脑)——九型里的腹区,更多靠直觉做事,执行力强。当你感到恐惧时,行动脑就会被激活,身体自动做出反应。有的人不敢到高处,只是因为他们的爬虫脑比一般人要敏感。

感性脑(情绪脑)——包含我们所有的感觉,关注人。

理性脑(大脑皮层)——结构化、逻辑思考,理性层面的决策。

灵性脑(真我、超意识)——魂,精神层面的升华。站在另一个角度看待事件,现在的自己、未来的自己。

感性脑VS理性脑,纠结。

类比创业公司组成(李教授):老板(干了再说)=行动脑,老板娘(收钱赚多少拉关系)=感性脑,职业经理人(无决策权)=理性脑。再理性,计划再好,(行动脑)感觉不好依然没用。方案再好,老板娘和老板一说纠结痛苦,依然白搭。(所以文案要打动人,需从感性出发,故事触动)

教练的作用:帮助案主排除情感干扰,理性面对问题。做过成功画面后案主会感到轻松,因为理性脑和感性脑停止了打架。

3F聆听类比:事实(理性脑)、感受(感性脑)、需求(行动脑)

4F模型

A1:

①三脑协同合一的时候,整个人才能更好地做决策、行动。教练在其中,我认为是起到一个灵性脑的作用,中立地看待案主的问题,帮助三个脑达成一致。

②本图联想:《唤醒沉睡的天才》“棒球场思维”,达成目标四阶段全垒打——激励、实施、价值整合、满足和完成。超意识对于每个阶段的深层认知。

三、量子物理学:

每个人都是空的、通透的,显微镜无限放大后所有细胞间、内都是有间隔的。

每个人都在对外散发、接受着能量。

宇宙由爆炸产生,不断膨胀。

四、心物二元论

世界客观存在,同时也有因我们精神导致的影响。

eg.心身灵,关灯点蜡烛,场域变化,进入潜意识。

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王阳明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发自内在的愿景、需求)

我们变不成王阳明,但是我们可以在事上练,随时觉察,运用教练工具

A1:

①上回NLP的课,笔在桌上,狗看到会觉得那是棒子,叼起;人看到觉得是笔,那根东西具体是什么都是由我们的心决定。

②世界是怎样的由我们的想法决定。今年我的世界观变了,也是因为一系列的事情让我的想法主动、被动地发生了巨大变化。多经历多思考。

③带着觉察生活,有意识地活着。平日里更多地是下意识地做事情,有一些做完就后悔,比如答应一顿饭局。

④信念的力量。渴望改变,所以遇到合适的土壤就会在此生根发芽。转变在一念间。

A2:

①做一件事之前暂停一下,先思考做这件事的原因,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对于本周做过的事情写一篇记录复盘,审视。

②把“我不得不”换成“我选择做,是因为___(需求)”,或者说用意义换框法,我做了____,所以我很开心,因为____。

五、马斯洛需求层次

85前的员工更多地关注生理需求,但是如今新生代物质普遍丰富,更倾向于关注心理需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所以老板激励员工时更应该把他们的个人目标与公司愿景结合起来。员工在企业中获得成长,即使离开了也是变成了更好的人。案例:BAT员工离职群。

推荐:

①电影《七年》,每一个阶层的人都可以幸福快乐。

②《哈佛幸福课》

马斯洛需求层次

A1:这两年一直处于满足生存的需求上,内外交困,无暇顾及更多。深刻体会什么叫先生存,再发展。

六、6L逻辑层次矩阵

做教练时先上推价值激发(价值观、身份、愿景),再下切落地行动(能力、行为、环境)

批评要在下三层(HOW、WHAT、WHEN、WHERE),表扬最好在上三层(IMPACT、WHO、WHY)。对于这一点,有异议,朋友表示有个同事就是被领导骂了上三层,结果整个人打鸡血业绩猛涨。这种方法只是暂时的,人们出完这口气之后下次就不吃这一套,所以并不持久。而追求快乐是长远的。

当我们想拉近关系时,可以往上三层讨论。eg.现场认识迈克·乔丹的1人,喜欢篮球的1人,喜欢运动的3人,希望健康的6人。越往上层,可延伸出来的内容就越多。

练习:孩子成绩不好,分层次提问。

七、DISC在教练中的运用

S同理对方拉近关系;

D和C贯穿始终,带案主去正面;

I负责欣赏鼓励。

A1:有一次教练中S和C用得比较多,于是被带跑偏,掉入事件沉浸其中。

A2:在教练过程中有意识地调用D特质,该强硬就强硬,把案主拉回来。

八、中心状态的练习

eg.Paul,处于中立时是推不动的。

①全身心放松,口念:“爱爱爱爱爱爱爱爱爱爱”,每一个字发声都比前一个字弱一倍。and then,心里默念“爱爱爱爱爱爱爱爱爱爱”,同样每一个字发声都比前一个字弱一倍。

②我在做事情,某个方位有台摄像机在看我;在另一个角度,二号我在看摄像机和我;又多一个角度,三号我在看着二号我、摄像机和我;再多一个角度,四号我在看三号我、二号我、摄像机和我......以此类推。

③行走的中心状态。走路的时候,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身体的某个部位,比如呼吸。

A1:《道德情操论》里有一段说,当一个人在公共场合遭遇不太好的事情时,如果周遭有认识的人,往往容易陷入情绪中(掉入事件)很难出来。但如果是被陌生人包围,则能更容易理性看待正在发生的事情,于是冷静下来。

A2:每周四次黄庭禅坐,练习意识肌肉控制,提高元认知。

九、肌肉指环测试

测谎:被测者大拇指和食指扣紧成环,另一人手指拉。松动的一般是谎话。

测不同类型人格:手捂肺、脾、肝、肾,分别拉指环。

A2:以后做决定的时候拉手指,只做感觉对的事情。

十、约哈里窗Johari Window

约哈里窗

不同的约哈里窗(1)

不同的约哈里窗(1)

A1:这部分可联系到一月以来的我,在安全被鼓励的环境中渐渐向大家公开更多的自己,做了很多从来没想过、也没敢做的事情,于是潜能就被发掘出来了。比如,我没想到我也能和这么多人交朋友、上台演讲不紧张、即使在不知道讲啥的时候还是可以噼里啪啦地说。最近还成功区分了自信和逻辑的关系。

不同的约哈里窗(2)

不同的约哈里窗(2)

A1:这部分像是过去一年多的自己,受到各方打击之后,对于外界是长期防御状态,对于打开的自己一度十分厌恶,于是不断减少公开的面。说“发霉”也不过分啦。

不同的约哈里窗(3)

不同的约哈里窗(3)

不同的约哈里窗(4)

不同的约哈里窗(4)

教练在过程中,需要不断给予案主反馈,照镜子,同时也要通过提问等方式披露案主情况以扩大案主的公开部分。公开部分出来得越多,问题越容易找到解决方案。

十一、反馈的三种方式

1、心腹:直接批评(对方有足够承受能力)(严父型)

2、有一定承受能力:先批评再肯定,赞赏结尾。

3、没有承受能力:三明治——亮点、提升空间、再表扬(慈母型)

A2:往后可以区分不同人群不同反馈方式,觉察自己是否有标准化的倾向。

十二、颁布任务5遍法

1、讲一遍;

2、员工复述一遍;

3、发现并针对可能发生的状况,提出方案;

4、做这件事的意义;

5、你还有哪些更好的建议。

该方法可以有效打开隐私部分使之公开,避免出现“我觉得你应该知道”的情况。管理需要有标准有步骤。

十三、复盘

复盘时的觉察:自己略微心急,焦点放在照顾partner时间是否够用上,扫一遍笔记,不知以怎样的模式、从何开始,后来慢慢讲着讲着才有更多想法涌出。

A2:课程上午就给自己讲一遍。往后可以对着家里某物品复盘。

待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