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规划的思考
什么是规划?网上是这样解释的。所谓规划,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实施总体目标的行动计划。一般说,它是目标确定以后的继续,是实施总体目标的重要手段。总体目标只有通过具体的规划来加以实施,才能最后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
小时候,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比较迷茫,不知道怎样规划自己的人生。现在比较流行生涯规划。我也想借这个来谈谈自己的规划。在谈谈自己的规划之前,我想去学学古人的人生规划。
学习杜甫诗歌的时候,我发现,把我们中学阶段学过的几首杜甫的诗歌联系在一起。那就可以说是杜甫的人生规划,那也是杜甫的人生经历。第一首就是杜甫的《望岳》。其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既他人生的豪言壮语,远大志向。同时也成了他人生的 批语。他的《春望》《石壕吏》《月夜忆舍弟》《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诗,写了他安史之乱的经历,也暗示了他自己的人生规划,这种规划不仅仅是他生前的,也是他能够流传千古的精神内核。他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却坚定不移的坚守着自己的崇高品质和爱国情怀。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也是他自身人生选择规划的结果。
二
当代伟人毛主席。他规划自己“以天下为己任”。我们也可以从他所写的诗文中找出蛛丝马迹,读出他的崇高理想。小时候一首《咏蛙》诗,就可以读出他的霸气十足。再读读他的《沁园春 长沙》一词,难道你就没有发现他高远的人生规划吗?再读读他的《长征》一诗和《沁园春雪》一词,他后期的规划不就一目了然了吗?你再在毛选上。细细的品读他的老三篇:《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在对照他老人家一生的千古功业,我个人理解这三篇文章就是他后来的人生规划。他不但自己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带领千千万万的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终于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搬走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抗美援朝战争,他以高瞻远瞩的精神,以共产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下定决心抗美援朝。让世界列强看到了伟大的中国精神和中国意志。我们后人学习的是他的结果,但我们从诗中,却可以看到他早年的人生规划。
这样的例子还比较多。我们读《岳阳楼记》,看到了范仲淹的人生规划,“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们阅读《醉翁亭记》,看到了欧阳修的人生规划,与民同乐。我们阅读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同样可以认为那就是他的一篇人生规划“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我们阅读李白的《行路难》,我们也可以看到他后期的人生规划,“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阅读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我们也可以看出他的人生信念,“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二
我回过自己的人生规划。说有也没有,说没有也有。因为小时候压根就不知道什么是人生规划,只知道一些小小的目标。
小时候生长在农村。农村的日子很苦,大人就教育我们要通过读书走出农村。老人们常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现在看来这句话不一定全对。但却是历尽沧桑的老人的肺腑之言。我们那里山很高,种土地要爬很高的山,真正体会到日子苦的是每年的农忙假期,短短几天的劳动就可以让自己累得皮开肉绽,因为小孩子劳动是拼命的干,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风雨。有了这样的切身体验之后,对读书就有了特别的渴望,对走出农村也有了特别的动力,或许这就是我最初的人生规划,走出农村。
后来考上了中师。却又发现了更大的天地。经过师长和学长的嘲讽,才知道自己又掉进了稀饭碗里,这是我们当时对师范的戏称。于是自己广泛读书,通过读书又有了自己更大的规划。那就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阅读更多的书,让自己能力出众,分配到一个好的地方。经过三次的农村村小的实习,到农村锻炼,才真正认识到中师生的残酷现实。好在遇到的老师眼界广泛,教我们努力读书,后来凭自己的能力分到了满意的学校。回首自己的中师三年,我得感谢自己老师当初给我们的人生规划。
参加工作后,得到中师生前辈的指点。那就是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凭。而当时提高文凭是需要金钱和精力的。当时有两个规划。一个是费钱多的,但花时间比较少的。另外一个是花时间比较多,但费钱比较少的自学考试,这个比较难,但是认可度比较高。就冲着这一点,我选择了后者。这条路果然非常的艰辛。真正坚持到本科毕业自考的少之又少,但是我比较自豪的花时间虽然比较多,遇到了许许多多的困难,但是我从阅读中却学到了真正的本事。
在2000年左右。随着大学的扩招,中学也开始扩招。不少优秀的教师走向更大的城市,走向经济条件更好的地方。当时,我也有一个规划,那就是走出农村高完中,虽然我们所在的学校在当地非常好,年年都有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但是随着我们一批又一批的优秀教师的流失,我走后的两年,原所在学校就再也没有出过清华北大的学生了。我现在都不知道,我当初的这个小小的规划对不对。我常常安慰自己,这也许就是大势所趋。
后来我读到孔子对自己一生的总结的时候,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我感慨良多。孔子当初自己实际上都没有办法规划准确他自己的人生。只有朝着他自己的理想慢慢前行。我们平凡人更是如此,现在我还没有达到知天命的年龄,前面的路还长,我很想规划,却又无从规划。即使这样,我还是觉得人不能忘记自己的初心使命。或许这也算得上是一种小小的规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