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我们受过的那些教育亲子教育

论“夏虫莫与之言冰”-3

2018-11-09  本文已影响5人  善行者无辙迹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老师说,这句话的意思是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不要不懂装懂,这才是大智慧!

我一直对这个解释表示存疑——这不是废话吗?如果只是如此浅显的道理,直接说“不懂勿装懂,是知也”不就行了吗?何必说这么长的话,更何况,除了孔子,似乎没有第二个历史大家重复说过类似的话,顶多表示“不懂装懂,自欺欺人”,似乎没有谁鼓吹过承认自己“不懂”,就显示出大智慧的案例!当然老子说过“大智若愚”,但你也得表现得“愚”,才能显现出“智慧”呀,而若仅仅只是承认“不懂”,只能说明你实在,诚实,那简直太平常了,哪有智慧可言?

所以说,这个解释实在是过于勉强!

而台湾大学曾仕强教授关于这句话的解释,我觉得就更显得具有“智慧”二字可言。

他说,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夏虫莫与之言冰”。就是说,活在夏天的虫子,他活不到冬天就死了,他永远理解不了冬天是什么样子,更理解不了冰是什么东西。你若跟他解释冰,就等于对牛弹琴,白费口舌,还不如不要告诉他世界上有“冰”这种东西,就算它跟你问起冰,直接说不知道就行了。

而人与人之间,由于世界观不同,也经常会出现类似的情况。经常是各持各理,僵持不下。这时候,最明智的做法就是承认对方的观点呀!而对于他不认同的观点,就明智的做法就是不要告诉他,直接说不知道就行了呀!

那有人会说,你这不是花揦子国国王吗?只愿听好消息,不愿听坏消息,最终不也是落得个灭国的下场吗?哪里体现出了智慧?

实际上,孔老夫子的这句话,确实是具有大智慧。

实际上,老师的解读也好,曾教授的解读也罢,都是对的,都很有道理,二者的结合便是这句话的智慧所在,区别在于,解读的角度不一样。

到这里也许你会说,切,你这不就是学爱因斯坦把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一结合,发表个波粒二象性吗?能不能有点创新?

没错,你说对了,哈哈,就是这样。

正常情况下,我们读到“知之为知之……”这句话的时候,考虑的角度通常是我们自己,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不要不懂装懂。但是,这里面有一个暗含的假设,那就是,在你说“知道“或者“不知道“之前,站在你面前的你得先有个对象啊。也就是说,在你说“知道”与“不知道”之前,得先有个人站在你面前问你问题呀!总不能你自己问自己知不知道,然后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是大智慧!那不更无意义了吗?大智慧肯定是第三方对当事人的一个评价,而总不能自己说自己有大智慧吧?谁承认啊?

于是,这里面就可以进一步进行推理假设。

假设面对面的两个人的关系是学生与老师,并想象以下两种情景:

老师问学生,你知不知道呀,学生一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说,不知道;

轮到学生问老师,这是为什么?老师一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事他现在不适合知道,然后说,不知道!

你看,同样一句话,两种场合都适用!并且,两种回答都没有问题呀!

所以,这句话的智慧之处就在于: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能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如同光,看上去,就是一道光,但是在不同的微观情境下,它既可以显示波的特性,也可以显示出粒子的特性;如同蒙娜丽莎的微笑,盯着眼睛看的时候,是一种效果,盯着嘴角看的时候,又是另一种效果;如同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如同下面这幅图,有的人看到的是向左旋转,有的人看到的是向右旋转,还有的人既可以让它向左,又可以让它向右……

孔老夫子的这句话也是类似的效果。

这个世界上并不缺少“夏虫”。人与人之间总有见识之间的长短差距,有时候两个人之所以会吵架,往往不是因为对错起争执,而是因为两个人各自活在两个世界观的维度,说的事情看似同一件事,实际上八竿子打不着!争个你死我活也不会有结果。

这时候,最明智的做法就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舞女是向左旋转还是向右旋转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