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养不要成为孩子劳动教育的阻力

2022-05-08  本文已影响0人  外婆有话说

隔代教养不要成为孩子劳动教育的阻力

外婆有话说

劳动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纳入义务教育,是很好的一件事。国家督促着孩子学会做家务,真的是很好的举措。

如今,很多孩子只顾自己学习,很多事情不会做,特别是煮饭,如果哪天家里没有人烧饭,,就只有吃泡面应付;在校寄宿衣服不会洗,周末一大包带回家;吃一个没切开的苹果,不知从何下口;捧着煮熟的鸡蛋,不晓得咋剥蛋壳……而这一切的根源还是来源于家庭中劳动教育的缺失,其始作俑者就是那些“汗流浃背”的父母们,特别是那些慈祥、勤劳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

隔代教养中怕孩子受累,嫌孩子做事不利索,宁愿自己一切代劳,享受事事亲力亲为照顾孩子的存在感……,导致孩子什么都不会。

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要把孩子保护起来,不让他们劳动,也不要怕孩子的双手会磨出硬茧。要让孩子知道,面包来之不易。通过劳动,孩子不仅可以认识世界,而且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

哈佛大学对456名少年做了长达20年的跟踪调查发现,爱做家务的孩子就业率是不爱做家务的孩子的15倍,而且孩子爱做家务,还能降低离婚率和心理疾病的患病率。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的报告显示:美国小学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为1.2小时,韩国0.7小时,法国0.6小时,英国0.5小时,而中国小学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只有12分钟。

所以从小让孩子做家务就是最合适最好的劳动。

隔代教养中,对孩子的劳动教育的缺失,与老一辈人灵魂深处的中国式"学而优则士"的官本位错误思想有关。传统劳动观念阻碍劳动教育的实施。“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种二元对立的劳动观念认为脑力劳动高于体力劳动,长期受这种观念的影响,使一些认为孩子从事体力劳动不是一件光荣的事情。也有一些老人在抚养孩子时往往有一种“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行为,他们恨不得事事都为孩子包办代劳。孩子手不沾阳春水,不拿扫帚,不洗碗……他们以为是一种生活优越的表现。其实这是非常落后和愚昧的观念。

劳动教育并不是简单教人干活,其深层次目的是人格的培养,锻造不惧劳累的精神和坚持不懈、有始有终的毅力。这恰恰是很多成功人士具备的优秀品质。任何成功都离不开劳动创造,虽然劳动的形式不同、领域不同,但吃苦耐劳、努力勤奋都是一样的。

隔代教养中一定要认识到,适当的劳动是孩子成长的一门必修课,不仅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且还能够让他们懂得劳动的深厚内涵,学习到必须要的劳动技能,增长生活阅历和见识,增强体魄磨练意志,以吃苦耐劳、自立自强、有始有终的精神应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劳动教育没有特定条件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在家打扫卫生、洗洗衣服、买买菜都是顺手的小事。“体力劳动永远不会过时”,劳动的价值理应得到敬畏和认同,这应该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共识。中华民族向来重视对勤劳美德的培养。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们要传承优良传统,转变陈旧观念,在生活中给予孩子创造适当的锻炼机会,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和动手能力,让孩子早日学会生活的基本自理,这必将对他们的人生产生积极且深远的影响。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