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第二十四天
1 常规
大雪,一夜醒来几次,但睡眠还是不错,六点半起床,锻炼,喝水。
今天一点二十要去看电影,学校集体免费看《长津湖之水门桥》,似乎是一个开发商给的福利。期待,今年过年还没有去电影,少有的经历呀。
女儿昨晚和同学去看了《这个杀手不太冷静》。
早上太阳出来了,依然下雪。
看简书文章,很是感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想起了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第一章的第一句话:“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想起了以前的生活,想起浪费的那些年的时光和情感,更是心疼自己:怎么那么傻,用了那么多年才有勇气改变。
2 嫌弃
我嫌弃朋友的想法出现后,也想到了被别人嫌弃的经历。深思后,没有出现以前那种自我安慰的想法。
一个中年人,不管是经济状况还是身材容貌,不管是说话方式性格特征还是工作处境人际关系,被人嫌弃遭人不待见,肯定都有自己的缺点和问题,再也不能像年轻时候那样用”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焰火”“因为我有这些缺点,才是真实的我”之类的话来自我欺骗自己了。
人到中年,不能责怪父母给的条件不好了,也不能责怪别人对自己有什么偏见,当下所面对的处境,都是自己多少年来选择和努力的结果。能看明白,能看淡,自然也就不在乎别人的嫌弃;想更优秀,化这嫌弃为动力,成为自己更喜欢的人,让自己成为更美好的存在。
想起女儿对我的嫌弃,更有了一种力量。不能停止学习,不能以年龄为限制为借口,更不能躺在现在这样的表面舒服的环境里自得其乐。
当然,还有那些学生,教育人影响人引领人,一个停止学习的人是不可能办到的。
3 读书摘抄
多数人起码在受到批评时感到非常不舒服。有时候,当有人责难他们时,他们会变得忧郁和沮丧。对批评的恐惧会剥夺人的主动精神、毁掉人的想象能力、限制人的个性发挥、消除人的自立能力,并以上百种其他方式对我们造成伤害。
父母在批评孩子时,往往会给孩子造成不可补救的伤害。我儿时有个好友,他母亲几乎成天喜欢用一根鞭子惩罚他,每次揍完之后还少不了那句话,“你不到20岁就会进班房”。17岁那年,他被送进劳教所。
批评这种事每个人都做得太多。每个人都有一大堆批评,不管别人接受不接受,他们都会免费送上。最亲近的人通常最爱批评人。批评应该被视为一种犯罪(实际上,它是性质最恶劣的一种犯罪),因为每个父母都通过毫无必要的批评,在孩子的头脑中树立了自卑情结。
善于个性化管理的老板最大限度地挖掘员工的潜力,靠的不是批评,而是提出富有见地的建议。父母对孩子若采用这种方法,也能得到同样的结果。
批评会在人的心灵注入恐惧或怨恨,但却不能建立爱或关怀。
对病痛的恐惧,从根源上看,它与恐惧衰老、恐惧死亡的理由密切相关,因为这种恐惧会将人带到一个万事皆未可知的“恐怖世界”的边缘。人们只能通过听到的一些让人不安的故事,来了解这个未知世界。有些以“卖健康”为生的不法分子为获取不义之财,经常让人记起对病痛的恐惧。
人之所以害怕病痛,是因为病痛会带来痛苦,而且当死神降临时,人对于可能发生的事含有的不确定性怀有恐惧感。此外,人们也害怕病痛让人付出的经济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