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潜:人生,是充满静趣的

2023-07-24  本文已影响0人  睿心WiseHeart

世界上最快活的人是最能领略的人

所谓领略

就是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

——朱光潜

朱光潜先生一生徜徉在文学和艺术的世界,作为沟通中西美学文化的桥梁,他深刻领略了文字、图画、自然的美。

其文字晶莹剔透、从容雅致,并透着悠悠禅意。

夏日炎炎,让我们一同欣赏朱老先生的这篇小文,为心灵寻得一处幽凉之地。

#人生乐趣得于感受

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

所谓“感受”是被动的,是容许自然界事物感动我的感官和心灵。这两个字含义极广。

眼见颜色,耳闻声音,是感受;见颜色而知其美,闻其声而知其和,也是感受。同一美颜,同一和声,而各个人所见到的美与和的程度又随天资境遇而不同

比方路边一棵苍松,你看见它只觉得可以砍来造船;我见到它可以让人纳凉;旁人也许说它很宜于入画,或者说是高风亮节的象征。

再比方街上有一个乞丐,我只能见到他的蓬头垢面,觉得他很讨厌;你见他便发慈悲心,给他一个铜子;旁人见到他也许立刻发下宏愿,要打翻社会制度。

这几个人反应不同,都由于感受力有强有弱。

#领略生活的乐趣

能处处领略到趣味的人绝不至于岑寂,也绝不至于烦闷。

朱子有一首诗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一种绝美的境界。

你姑且闭目一思索,把这幅图画印在脑里,然后假想这半亩方塘便是你自己的心,你看这首诗比拟人生苦乐多么惬当!

一般人的生活干燥,只是因为他们的“半亩方塘”中没有天光云影,没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活水便是领略得的趣

#静中容易见出趣味

领略趣味的能力固然一半由于天资,一半也由于修养。大约静中比较容易见出趣味。

物理上有一条定律说:两物不能同时并存于同一空间。这个定律在心理方面也可以说得通。一般人不能感受趣味,大半因为心地太忙,不空所以不灵。

所谓“静”,便是指心界的空灵,不是指物界的沉寂,物界永远不沉寂的。

你的心境愈空灵,你愈不觉得物界沉寂,或者我还可以进一步说,你的心界愈空灵,你也愈不觉得物界喧嘈。

#忙中静趣

所以习静并不必定要逃空谷,也不必定学佛家静坐参禅。

静与闲也不同。许多闲人不必都能领略静中趣味,而能领略静中趣味的人,也不必定要闲。

在百忙中,在尘世喧嚷中,你偶尔丢开一切,悠然遐想,你心中便蓦然似有一道灵光闪烁,无穷妙悟便源源而来。这就是忙中静趣。

#静的修养大有益处

静的修养不仅是可以使你领略趣味,对于求学处事都有极大帮助。

释迦牟尼在菩提树荫静坐而证道的故事,你是知道的。古今许多伟大人物常能在仓皇扰乱中雍容应付事变,丝毫不觉张皇,就因为能镇静。

现代生活忙碌,而青年人又多浮躁。你站在这潮流里,自然也难免跟着旁人嚷。不过忙里偶然偷闲,闹中偶然觅静,于身于心,都有极大裨益。

你多在静中领略些趣味,不特你自己受用,就是你的朋友们看着你也快慰些。

                                                                                                          全文摘自朱光潜《谈静》

                                                            <THE END>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