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从文教河边滑过(21)

从海口参观红卫兵成果展览回来后,学校便全面停课了。这是我最高兴的一件事。我压根就不想读书,更不想半天农半天书。在农中读了一年的书,学语文没有多大的进步,连一篇像样的情书都写不出来。甚至连写信给自己的父亲都语无伦次。我竟然也把姨父称做了姑父。
我们班上有一位同学写信给自己的父亲要钱准备参加串联,结果信的开头竟然写道:“敬爱的父亲大人: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你就是我的父亲了…”好像不千言万语就不是他父亲一样。你说好笑否?更大的笑话还在后头。
数学就别说了,学了一年就学了个不等式和二元一次方程,害得我七七年参加高考数学只拿了0分。把我的六哥都惊呆了,在六哥的眼里数学最难考是100分和0分。一向被称为所谓学霸的我竟然能考0分实在有点不可思议。还有一些爱看热闹的人,笑我参加高考是懶蛤蟆想吃天鹅肉,不识天高地厚。言外之意就是,一个农中生也想出人头地,高考又不考“马尾巴的功能”(这是电影《春苗》里的一句台词),半句鼓励的话都没有说,真是狗眼看人低呀。
其实,在农村,等和不等大部分是由领导或长辈说了算,是不需要老师教的。再说那个二元一次方程又是啥意思?农村有二元一次的事情吗?干一天的活也就挣个几毛钱,干了一年累死累活的还要“过社”,所以你讲的“二元一次”或“三元一次”方成(程)是没有人信的。它和种稻、种菜和养牛没有半毛钱关系。学习这些知识毕业后根本就不能当饭吃。所以我讨厌读书。
囯庆节又到了,洪班长、挺进主任、强哥和蝶姐他们被选为红卫兵代表去了一趟北京。在天安门城楼上见到了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这是强哥一辈子中最高兴也是最光荣的一件事。回来后,强哥似乎一下子长高了很多。脸上光彩照人,走起路来神采奕奕的。
他告诉我在北京的所见所闻:“天安门广场很大很大,比我们学校还要大几倍。天安门城楼很雄伟、很壮观、很富丽、很堂皇,听说是明清两朝皇帝居住的地方。问我懂不懂明清两朝皇帝?是不是我们林家人?我们村有一位老人叫林明清”。问得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他才好。就此初中生水平,还代表呢。
他接着说:“北京的街道很笔直很宽畅,从东往西一眼望不到头。尤其是北京的下雪天太美了,飘飘洒洒的很像白天鹅的羽毛,非常的好看。”他一共用了N多个“很”字表达了他心中的激动和喜悦。
他还告诉我,伟人接见他们那天的早上五点钟他们就到达天安门了,天安门广场上人山人海了、红旗招展、锣鼓喧天、歌海如潮,像是一片红色的海洋。那场面之壮观,是他一辈子都想不岀来的。太过瘾了、太霸气了、太伟大了。
他还给我看了他从北京带回来的像章和红色的本子。说是在西单商场买的。西单商场可大了,相当于整个文教市那么大。听他这么一说。我顿时觉得强哥一下子也伟大了。我太羡慕强哥了。小小年纪就到过北京了。而我最远也就到过一次海口。连一次海水都没有浸过。什么时候我也能逛一下北京,看看故宫,看看天安门;最好还得去一趟长城当一次好汉。然后叫我去死我都愿了。
强哥他们从北京回来一个月后,也就是一九六六年那个冬天,我们也得到了串联的恩赐。听班长说,串联的目的就是让大家拧成一股绳向资产阶级宣战。一时间,串联成了我们的首要任务。全国各地都相继的成立了红卫兵接待站。参加串联的学生每月可领到10元的生活补贴。全国那么多学生,这可是下了血本的。
这次的串联的特点是自由式的,组队自由,串联的线路自由,它完全摆脱了资产阶级权威的束缚。最高兴的应该是我表哥、大鬼和丽姐他们了。因为他们终于可以朝夕相伴了。记得电影《甜蜜的事业》里有一首歌唱过“亲爱的人呀牵手前进,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那时候的表哥和大鬼们大概也是这种心情吧?!
我和其他的一些同学选择了和他们同行。这次的串联组队除个别外基本上确定了后来武斗时的两派站队。
出发前我们要做两件事,一是准备一面队旗,二是准备一个行军背包。丽姐到宋六的百货商场里买了一块红色的布料,用手工缝制了一面旗帜。丽姐她们边缝制边唱起了“绣红旗”的革命歌曲,那是从电影《江姐》里学的。不但好听还很符合时宜。它鼓舞了我们的斗志。传承了先烈们的勇敢精神。
旗帜做好之后,要在上面印上旗帜的名称。就在此时大家犯难了。队旗上到底是写支队、中队、还是小队好呢?争论中有人建议干脆写上纵队。因为我们海南岛有一个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琼崖纵队,这个名字比较带劲。结果大鬼却说,纵队是军级单位,我们这几条人马配吗?我看还是写上“文教农业中学红卫兵中队”好一些。从此我们的队旗在海南的祟山峻岭间猎猎飘扬。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我们就要出发了,初步打算向井岗山进发,那里是革命的圣地。虽然从文教到井岗山路远水长,需要跨过万水千山,而且还要经受严冬的考验。必将是困难重重的。但我们红卫兵不怕苦。尤其是我们农村的孩子们。
“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我们坚信,只要精神不死,什么困难也吓不倒我们。我们是新时代的长征人。要扫除一切困难全无敌。(待续)
摆渡人
2025. 元月15日于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