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文

仪式感

2017-10-14  本文已影响0人  耘Y

      说到仪式感,那么先有仪式才能引发感觉感想,对吗?仪式可以搞出来,召告人群、天下,也可以静默无声地在心中暗暗完成。

      要说搞出来的便是,情人节的鲜花,中秋节的月饼,七月半的纸火和除夕夜的鞭炮。除了月饼外,我已省去了其它。如果按生活中有仪式感才有滋味的说法来推断,那我的生活定是无味的。我生在其中日复一日,也该常是无聊相伴。可自己却感觉并非如此。

      我想起我的生活,疲惫后几页闲书一部肥皂剧,饥渴时饱食辛辣美味一顿,无事时睡到日上三竿,有闲了或独去郊游或呼朋引伴聚饮八卦,午夜难眠或神游四方或私会杜康。其中的安逸自在虽格调不高,却让我有幸福感。

      翻看朋友圈,不乏有情怀懂情调的朋友在分享他们有仪式感的生活:节假纪念日的美照,茶席酒宴感怀宣言,我虽佩服他们能把生活过得如此活色生香、自信满满,但也深知自己不能如他们一般。

        细想缘由,是懒?是俗?还是幼年到青年时喝多了"鸡汤"伤了胃?这些都对。看来扫过的墓、献过的花、读过的羊皮卷、高唱过的赞歌,涉过的山水,转过的佛塔……等等,已消减了我的激情,不再想要搞仪式了。要简单,要实在,甚至有时候随便就好。

      不搞出来,也不防碍在心里自已武装一番,且以拙笔矛、才为瘦马、顽心为盾,呼啸冲向那个未知的“巨人”。

        别提醒我“阿姨,当心闭了腰!”,姨皮糙肉厚,不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