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信念的星星之火——《鞋狗》读后感

2019-08-19  本文已影响0人  小泡猪猪

1962年,一个来自俄勒冈的24岁的年轻人菲尔·奈特,带着一个疯狂的想法,开始了他的环游世界之旅,他先去了日本,见到了制鞋公司鬼冢虎的负责人,谎称自己是来自蓝带体育公司的,经过两个小时的谈判,他成功的拿下了鬼冢虎在美国的代理权。将这件最重要的事情完成之后,他开始了为期五个月的鲁滨逊般的漂流生活。

他去了菲律宾,日本,香港,曼谷,越南,加尔各答,印度,肯尼亚,耶路撒冷,伊斯坦布尔,博斯普鲁斯,罗马,佛罗伦萨,米兰,威尼斯,巴黎,慕尼黑,维也纳,伦敦,希腊等地方。

在旅行的过程中,他见到了不停劳作的人们,开始思索,人为什么要如此辛苦的劳作?奈特在巴黎的爱丽舍宫闲逛,追寻自由之路,想着巴顿将军那句“不要跟人们说如何做事,而是告诉他们该做什么,让他们创造你所惊叹的结果”。

旅途结束的最后一晚,奈特不停地回顾整个旅程,扪心自问到底哪些才是最难忘的,“希腊,我想。毫无疑问,是希腊’。他不记得自己在雅典娜神庙站了多久以吸收这划时代遗址的能量和力量。这里曾经住着一位美丽的女神雅典娜,人们认为她带来”nike",也就是胜利。也许冥冥之中有一种缘分。这个年轻人不知道,在若干年以后,他会将'nike‘这个词语推广到举世皆知。

25岁生日这天,奈特回到了美国,家人见到他的装束非常惊讶,因为这活脱脱就是一个野人。回到家的奈特被逼着找了一份会计的工作,和所有做梦的年轻人一样,他怀揣着梦想,又不得不将梦想放下。鬼冢虎的12双鞋子到了之后,奈特非常兴奋,他忘记了之前环游世界前的一段短暂的失败的推销百科全书和证券的经历,兴致勃勃地挨家挨户地去推销。奇怪的是,这次推销却大获成功。

奈特仔细思考自己的销售大获全胜的原因,他认为自己之所以没有办法推销百科全书,是因为自己打心眼瞧不起它。销售共同基金时表现也只是稍有改进,为什么买鞋会如此不同呢?他说,“因为我发现这不是在销售,而是我对跑步的信仰。我坚信如果人们每天外出跑上几公里,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我也坚信这些鞋更适合跑步。人们在感受到到我的信念后,也会想要自己打造这种信念。传播信念,我决定”。

信念才是不可抵抗的。

凭借着奈特独到的眼光,他吸引到了第一位合伙人鲍尔曼和第一位全职员工约翰逊。事情进展的非常顺利,一切好像都已经进入轨道了。

就在这时,奈特的第一个打击来了。夏季,他突然收到了一封竞争对手的信,对方声称自己已经获得了鬼冢虎在美国的独家代理权,而奈特的做法是侵权的。他受到了巨大的打击,连一向反对奈特的父亲都看不下去了,叫他去日本一趟。

在谈判中,日本的鬼冢虎团队认为这个年轻人在美国并没有一个办事处,相当不靠谱。奈特又谎称自己在美国已经有两处办事处。也许是他非常激动的神情,又或是胸有成竹的打算感动了鬼冢虎,奈特终于签下了一年的田径鞋代理权。

但是,商场上风云诡谲,利益至上。7年之后,鬼冢虎还是违背了誓言,和其他代理商进行秘密商谈。这时的奈特已经不再是当年的他,他已经拥有了好几家办事处和零售店,一些非常优秀的员工。

早在鬼冢虎秘密跟其他代理商商谈之前,奈特就已经意识到了鬼冢虎的叛变,并召开会议,和员工们一起确立了建立自己品牌的方针。他还找了一个大学生设计了一个弯钩的logo,给了那个大学生35美元表示感谢。谁能想到,几十年后,这个商标会变成为数不多的几个人们一想起logo就能够立马画下来的一个标志。关于品牌名,大家争论不休,最后在付梓生产的时候,奈特匆忙采取了约翰逊提出的意见——NIKE。

从此,Nike品牌正式诞生。

Nike进军之路非常艰难,几次因为资金的问题濒临破产,还有竞争对手的恶意打击,和鬼冢虎的官司。那段时间,他每天睁眼闭眼都在想,如何让企业活下去。奈特对自己说:“生活就是成长,不成长就死亡”。

很难说是什么造就了奈特和耐克的成功,也许是机遇,也许是眼光,也许是坚韧。但其中决不能忽略的,就是他手下的那批优秀的员工,每个人都竭尽全力的发挥着主观能动性,他可以容忍鲁迪试验没人看好的气垫鞋,鼓励鲍尔曼多做研究,即使失败了无数次。正是这种包容性,让耐克不断进行着创新,不断地引领鞋业潮流。

奈特管人有个很奇特的地方,他不会过多地干涉员工的行动,甚至连建议都不会提很多。不管做的多好,他都没有办法去对自己的员工表示祝贺,唯一的表示,只有沉默。

大概也是他的领导方式,使得每个人都能够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也许他一直不曾忘记过当年巴顿将军的那句话,不要告诉别人如何去做事情,告诉他们应该做什么,然后他们就会用成果带给你惊喜。

每一个伟大的企业背后,都有一个企业之魂。而信念,促使奈特和他的团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这种氛围最终影响了所有的人,让耐克能够风靡全球。

我想,不会每个人都能够有奈特的境遇和成功。但是他的经历却值得大家思考。我想每个人都应该花一点时间思考一下如何度过一生,想要和谁一起度过剩余的岁月。就像奈特先生最后在结尾告诫青年人的那样:“我会告诉20岁左右的青年不要因为一份工作、专业甚至职业而安定下来,一定要寻求内心的冲动。即使你不知道其中的含义,也要坚持追寻。如果你追随自己内心的冲动,将会更能忍受疲惫,每一次失望都会成为你的动力,需要攀登的高峰也会变得微不足道起来。”

与众人共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