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莲的前世今生之说
这世上只有一个女人让天下的男人丢尽了颜面,却不得不膜拜,且是在封建王朝践踏了世代传承的男权。潘金莲的故事背景发生在宋朝,若是落在了武则天的年代,我倒是很想知道会是怎么样的舆论评判。
武则天蓄养了大批的面首,意思很简单,皇帝可以有三宫六院那么作为女皇的她当然可以有小白脸若干。我记得琼瑶的《情深深雨蒙蒙》中雪姨说:“陆振华三妻四妾我雪姨管什么三从四德?”。无独有偶,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掌权以后的情史也是精彩绝伦,足够存满电脑硬盘了,仍然是把所谓的妇德践踏得体无完肤。
看来,有钱有权就变坏的不止是男人,女人同样如此。毕竟人类有其天性,平常在压抑克制,一旦到了可以打破这些藩篱的地步,那对情欲的追求便没了止境。然而在这件事上,女人终究是弱势,能占据优势主动的情况微乎其微,受伤害的往往都是女人。
再来说潘金莲。潘金莲按书中所写应该是具有反抗精神的女性,拒绝了男主人的调戏以至于落得嫁给武大郎的悲惨结局。我想在这之前潘金莲是天真烂漫的,至少她对男人是有自主选择的考虑,要不然嫁给男主人对一个侍女来说是翻身的绝佳机会,而她在知晓拒绝后的命运下还是不犹豫的拒绝了男主人的骚扰,这多少是需要勇气的。
潘金莲的悲惨结局来源于三个转折点。嫁给武大郎是第一个转折点,倒不是说武大郎怎么样,事实上他性格质朴且勤奋,最主要是对潘金莲百依百顺,在这点上不得不说他是个好丈夫的人选。但是武大郎缺陷太明显,又矮又丑又木讷,对于美人胚子的潘金莲来说必然是看不上他的,所以嫁给武大郎对于潘金莲来说就是现实所迫,这会彻底的改变一个人,让人正视到现实的残酷并就此抛却理想。
潘金莲认命了,跟着武大郎卖起了烧饼,勤俭持家恪守妇道,直到武松出现。这在她灰暗的生命中带来了一束光,这样高大伟岸的奇男子对她而言就是致命的诱惑,于是她好了伤疤忘了疼,一颗怀春的少女心开始蠢蠢欲动,而武松无情的冷漠的再次给她浇了一盆冷水,掐灭了她对爱情的所有期望。
最后西门庆趁虚而入,一根竹竿引出来一场血案。西门庆出现得太巧,多金而温柔,且是风月老手最懂女人心,这样的完美男人对女人而言就是毒药,对内心孤寂空虚的女人来说就是罪孽的火,明知道是地狱依然会完全的沦陷而不可自拔。
如此故事的血腥结局便已然注定,涉事主角全部惨死,而潘金莲付出的代价尤为惨重,背负千古骂名,成为了奸情淫欲的代名词,永世不得翻身。按道理,西门庆是始作俑者,王婆是推波助澜者,而潘金莲只不过是没能抵制住诱惑上了賊船,她当然有罪但不至于到万劫不复的地步,但历史没给她申诉的机会,也没有人敢站出来给她辩白。
人有七情六欲,除却傻子跟圣人,寻常人怕没几个可以抵制住诱惑,更别谈是处心积虑拉你下水的诱惑,只要你有一丝毫的松懈,那么再也没有了后路。西门庆虽然同样背负骂名,顶多也就是个偷情之罪,而潘金莲似乎就成了水性杨花本性肮脏的污秽之物,这其中的反差是值得考虑深究的。
只要涉及不正当的男女关系,一旦东窗事发世俗必定对女方口诛笔伐,不论缘由为何铁定是女方逃脱不了罪责。男人如此不外乎是警告自家内宫,避免自己头上绿油油,附带有为嘛劈腿不到我家的酸葡萄心理。至于女人为何也会如此针对,大概是抑彼扬己,也有被舆论胁迫的不得已。当然,这种事谴责是理所应当,只不过不该有所倾斜,各打五十大板方是正理。
然而,由文章事件到王马宋事件,被公众骂得最惨的都是当事女主,姚笛的行为错与对无法评判,但是她对文章当时必然是有爱情存在,所以才在明知没好下场的情况下仍旧与文章缠绵,只不过她所爱的不该是有妇之夫。结果在事发以后她被千夫所指,爱的那个男人却连屁都不敢放,其中的委屈心酸也活该她独自消受。马蓉不管出轨如何,其性质与文章无异,大众对文章不过是指责了事而对马蓉却是一边倒的谩骂,同样婚内出轨的宋经纪人反倒平安无事,这种世俗舆论的偏向是很严重且细思极恐的。
说到底,女人的心中都住着潘金莲,如同男人的灵魂里浸染着西门庆,只为待时而骚动。女人青春年华里总不会缺少追求者,而此时的女人总是傲娇的不屑一顾的追求心中的完美形象。于是潘金莲嫁给了武大郎,这等同于爱情败给了现实,世上能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终归是少数,更多的初恋刻骨铭心的感情都成为了过往云烟,只有盐米油盐成为了生活的真谛。但是心里潜藏的期望从不曾熄灭,婚姻久了毕竟是平淡的,武松的出现就可以理解为灰暗中的光亮,对不满意的婚姻的一种心理补偿。
到了西门庆这个阶段,已经是欲念多过爱情,唯因此也是最浑浊最容易出事的时期,仿佛有爱情的基底可以给予心理慰藉,在后悔徘徊的时候坚定这种不为世俗所容的感情,等到事发回头来看才知道所谓的爱情纽带多么的薄弱易碎,不过是两个心灵以及生理的需求而已。可悲的是,太多的人依旧在情欲中分不清方向,无论是罪是恶轮到自身依然是沦陷其中不可自拔。
或者可以这么说,我们终归都是凡人,带着罪责在人世间流浪,终究是逃离不掉诸般烦扰繁复,唯有原谅自己宽恕他人,任由土归土尘归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