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供应量择时
2021-04-19 本文已影响0人
止一量化养家
![](https://img.haomeiwen.com/i3985559/79ab4dc0880d4ea6.png)
之前看到过一个观点:
牛市的财富效应,会吸引来大量的资金,让大家把存在银行里面的钱拿出来,投入到市场中进而推高股价,最终增量资金难以为继牛市到头。
我深感认同。
股票市值是由资金推动的。
只有资金持续流入,才能不断推高市值。
居民储蓄变化的这个指标,应该可以对股市的情况,有着很好的预测能力。
怎么去衡量这个指标呢?
用货币供应量近似代替 M2 - M1。
M0(流通中现金):指单位【非银行】库存现金和居民手持现金之和
M1(狭义货币供应量):M0 + 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
M2(广义货币供应量):M1 +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 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 + 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
M2 - 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 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 + 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
这三者的活跃度,是逐级递减的: M0 > M1 > M2
当不活跃的资金开始变少,意味着活跃资金增加了。
但是这个指标不能直接使用,因为不论是M2还是M1,都是持续增长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3985559/11e114f5ee5467f9.png)
一条持续向上的曲线,显然和股市没有什么相关关系。
我们可以使用同比增长率作为指标,通过相对上一年的变化情况,衡量当前的货币供应量的高低:
![](https://img.haomeiwen.com/i3985559/5905215caa9e7dfc.png)
可以看到 M2 - M1 代表的灰色曲线,在-10%到10%这个区间来回震荡。
我们对比其沪深300指数的走势:
![](https://img.haomeiwen.com/i3985559/0d0f0bc072ce9bc4.png)
跷跷板关系十分明显。
这也验证了前面的逻辑。
货币供应量一般在15号前后发布,这里以16日收盘价作为每月交易的点,当三月均值上行的时候买入沪深300指数,当三月均值下行的时候卖出沪深300指数,可以得到如下的择时效果:
![](https://img.haomeiwen.com/i3985559/1bf438f31df0642a.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