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李香文老师
我的李香文老师
王浩玲
买回一盆康乃馨,放于窗台上。它们们娇娇柔柔,羞羞答答的,还没有完全展开。不禁伸出手,轻轻抚摸它娇嫩的花瓣,深深嗅它泌人心脾的清香。
“玲,李老师走了,你知道吗?”门铃突然响起,老同学小琴从老家给我带来一个悲伤的消息。
“哪个李老师?小学——还是初中的?惊愕之余,我忙反问。
“咱小学语文老师,毕业班的李香文老师呀!才60岁多一点。太可惜了,听说是两个月前的事情。”
李香文老师,她是我最敬爱的一名老师。我给老同学倒上一杯茶,思绪如袅袅升起的烟雾,飘向远方。我是八零后,当年我们上学是没有六年级的,五年级就是毕业班,学校就在村北头。
我每天和小琴及邻居小姐姐一起上学和放学。毕业班有两个李老师来带。我们那时没有英语课,主课是数学和语文。李香文老师带语文,李申武老师带数学。他们带毕业班竟带了20年之久。两个老师在当时被称为“黄金搭档。”我们学校的毕业成绩在全乡排名没下过第三。李香文老师每天总是提前半小时到校,等我们到教室,看到的第一个人总会是她。毕业班任务重,她要提前备课。她一米五五的个头,皮肤白皙,体态偏瘦。一头利落的黑色短发。你看到她,总有人在衣中晃的感觉。她是语文老师,口才可不一般,对同学们惯用说服的教育方法。
考试后,一些同学的成绩总是惨不忍睹。卷子上一堆显眼的红叉叉,李老师从不打骂他们,请他们去办公室“喝茶”。现在说喝茶,你们不会感觉大惊小怪,在当年可是非同一般。那个时代,每家三四个孩子,家长只顾着忙地里的庄稼活儿,孩子们的学习,家长是不过问的。考好了笑笑,若考砸了,揍几顿成绩就上去了。被喊去喝茶的同学回到教室一般默不作声。半月后,他们的学习成绩多有长进。因为我学习还不错,从未被喊去喝茶。李老师肯定有魔法,我猜想着。按耐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就问了其中一个学习成绩突飞猛进的同学。他说,你一进李老师的办公室,她真的倒上一杯热腾腾的冰糖水,双手端给你。她笑着让你尝尝好喝不好喝,那冰糖水甜滋滋的,肯定好喝啦。她看你喝过了冰糖水,又端出一杯水让你喝,那是盐水。等着你喝三口,她问你哪个好喝?答案肯定是糖水好喝了。她又问,你的父母谁最黑?那肯定是爹最黑了 他天天往田地里跑。李老师这会儿就打开话匣子,她从父辈种地讲到她爱人在县城如何上班;从泥瓦匠讲到电视机和洗衣机,讲得你心服口服,九九归一,你要上学,好好学习,跳出农门,改变自己和全家人的命运。可能全校只有她捧着十二分耐心,把我们当朋友,对我讲出这些话。
有两个男同学比较调皮,那一次课后,不知道为了啥,他两个人疯狗一样,缠咬在一起,我们怎么也劝不开,不知谁报告了李老师,他两个被请去办公室。
我们在外面偷听到李老师前所未有的斥责声和教鞭棍的啪啪声,哎呀,情节严重,他两个在劫难逃,我们能想象到他们的屁股应是“血肉模糊”,或是一层红色的麻花血印子,可这两个同学回教室后却守口如瓶。
总算到了放假,他们才说,李老师知道同学们在外面偷听,她故意大声的斥责他们,教鞭棍子是打在办公室的椅子上,她说想杀鸡给猴看。那两个同学被感动哭了,后来他们也做了老师。
一个先生一道令,数学李老师的政策是,棍棒之下出“贤士”。有不听话或者犯错的学生,他直接脱下鞋子打你的屁股,噼里啪啦放鞭炮一样,挨过打的男同学,只好站着听课,三天不能坐凳子,晚上则是趴在床上睡觉的。因为怕挨打,只好拼命学习,这效果也不错。
李老师很不容易,她的爱人是接他老爹的班,在县城化肥厂上班,两星期回乡里一次。她的小脚婆婆要伺候他常年卧床的老公公。她除了按时上课,还要伺候一双儿女,家务活、地里面的庄稼活……可在她的脸上,你看不到忧愁和抱怨,只有淡淡的微笑。她传递给我们的总是乐观向上,积极的正能量。
快期末考试时,我的语文成绩下滑。放学的路上,李老师专门儿喊住我,像知心姐姐一样开导我。她说,你看你身单力薄,让你种地也没有力气,上学是你唯一的出路。按你妈娘家辈分来赶,你应该喊我嫂子,你就听嫂子一句劝,你这么聪明,将来一定学有所成的。她从种地讲到科技兴国,从自行车讲到大汽车,从小村庄讲到大宇宙,这些知识我从未听说过,我万分惊奇。她的一番话使我茅塞顿开,我又开始努力的读书。
蚕丝吐尽春为老,烛泪成灰秋更稠。春播桃李三千圃,秋来硕果满神州。李香文老师教书育人40余载,培育着我们周边,四个村子的三代人。他是我爹的老师,是我和我哥的老师,也是我侄子的老师。她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教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她是我最最佩服的人,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着最不平凡的事情。
小琴说,李老师出殡的那天早上,我们四个村子 2000多名男女老少自发前去送行,队伍扯出五六里地远。出现三代人同送老师的盛大场面。
亲爱的李老师,天堂里没有病痛,没有家务活,也没有繁重的工作。那里,花儿开的正艳,清清的溪水带给你丝丝的清凉,愿你生出天使的翅膀,在那里自由地翱翔。
我站在窗前,站在康乃馨花前,深深的思念如淡淡的花香,在心里面慢慢的流淌着,流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