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读书幻灵羽燕

《一日看尽长安花》:看唐朝士子的艰难求生日常

2025-06-13  本文已影响0人  慕闲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四十六岁的孟郊终于进士及第,其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一日看尽长安花:活在大唐》用一首欢快的小诗,带我们重回大唐盛世。

青年历史作家覃宜明在《一日看尽长安花:活在大唐》一书中,从求学、入仕、待遇等各方面带我们一窥唐朝士子的艰难求生日常。

大唐盛世,繁华璀璨,但“京都居,大不易”,被我们艳羡的大唐士子,也忍不住抹了一把辛酸泪。

1.大唐学校也分科

早在大唐盛世,学校就分科啦!

你以为学专业技能低人一等?

NO,NO,NO,大唐的专业技能学出来也有铁饭碗!

大唐最高学府国子监下设六所高校。

专门学习儒家经典,为大唐官僚输送新鲜血液的是国子学、太学、四门学。

学习专业技能,为大唐盛世添砖加瓦提供专业人才,则是律学、书学、算学。

此外,想学医,可报考太医署;想学天文学,可报考司天台;想研究动物,没关系,太仆寺等着你;哪怕是玄而又玄的玄学,也有祀部可供选择。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学得好,总有专属于你的前途等着你!

2.入仕门槛有点高

在大唐盛世,想做官是真心不容易,完全不亚于高考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想要参加科考,首先得有“生徒”或“乡贡”的身份。

生徒是在官学读书,并考试合格的人。

如果没进官学,也别怕,寒门学子还可以走“解试”的路子,和全州所有寒门学子一起考,但是竞争异常激烈,因为“乡贡”有名额限制,一个州只有1-3个名额,学渣已经哭晕在厕所了。

有了“生徒”或“乡贡”的身份,还要继续查你的个人信息,祖宗三代都不放过,资料审核通过后,会张榜公示,榜上有名的人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进士及第真的很难很难,一代文宗韩愈都考了4次才考上。

经过了层层选拔,终于进士及第,获得了入仕资格,你以为就能走入仕途了?

NO,NO,NO,金榜题名之后,还得等三年,经过吏部的铨选之后,才会给你安排工作。

铁饭碗不易,入行门槛有点高,大家且行且珍惜吧。

3.京官才是真牛马

你见过凌晨4点的长安吗?

我是没见过,懒床星人巴不得天天睡到自然醒。

但是唐朝的京官可不行,4点起床,5点到宫门排队等朝会,划重点,风雨无阻啊,而且没遮没拦,身体素质差点的,怕是熬不过雨季。

哦,对了,也有人例外,宰相级别的官员可在太仆寺车坊划定的指定区域避雨,皇帝对自己的股肱之臣,还是有那么一咪咪的优待。

除此之外,你能想象你每天上班进公司的时候都要过安检吗?

唐朝的京官要,但凡进宫,必过安检,这一点连宰相都不例外。

当我们对延迟退休议论纷纷的时候,唐朝官员表示,老当益壮正是勇闯天涯的时候!

大书法家柳公权80岁率百官觐见时,因年老体力不支、记忆力减退,在念皇帝尊号是少了一个字,被罚了三个月工资啊!

不要虐待老年人啊,看看73的糖果亮最近在综艺玩的多开心啊。

一对比,嗯,先同情柳公权一把。

/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看了这本《一日看尽长安花》才知道,唐朝士子是真不容易。

科考这张门票要过五关斩六将不说,拿到门票也不一定能入场,入了场,也未必就能平步青云,各种心酸也是不足为外人道啊。

官场失意,诗场得意,那些流传千古的诗歌,有多少是官场失意之人所作?

那些不能实现的一腔抱负付诸笔端,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如果可以,我仍想梦回大唐,看泱泱华夏,璀璨生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