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SI评量报告看自己

2019-08-21  本文已影响0人  松的笔记

SI课堂结束有好一段时间了,平台上的学习断断续续地坚持着,也完成了首次Zoom上的读书分享。可是,我却没有认真看过自己的评量表……

也许,对于我来说,真实地面对自己,安安静静地和自己呆一会,是要一定时间的准备吧。

连续几天的炎热,凌晨四点,罕见地下了一场雨,六点半牵毛毛出门时,地面还有些积水,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凉意,山风拂来,通体清明。心里有个决定:今天可以安静地坐在桌旁了。

回家给毛毛和自己做了早餐,收拾了房间,然后坐在电脑前,在轻柔的乐曲声中,摊开从苏州回来就没动过的“SI评量报告”,开始阅读分析。

这份评量报告有四部分:“性格倾向评量报告”、“父母于养儿育女知识认知评量报告”、“‘图迹’动态评量报告”、“‘彩迹’动态评量报告”。

在这篇文章我先来解释分析“性格倾向评报告”。


“性格倾向评量报告”的依据来源于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荣格所提出的“心理类型”。

荣格指出“人类行为不是散漫无章的,而是可以判断,因之也可以分类的思想。”根据荣格的理论,人与生俱来,具有导致一定性格类型的“性向”,且认为存在着四对的性向选择,凡举生活、工作、人际关系、EQ、情绪等都与自己的行为选择和个性表现有关。

当然,荣格的“心理类型”并非截然地把人格简单划分几种类型,只是作为一个理论体系用来说明性格的差异,在实际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是兼有不同类型模式的中间型。此外,不同的“心理类型”也并不影响个人在事业上的成就,一旦产生强烈的动机目的,个人会以自己选择的方式来成就自己。

SI的“性格倾向评量”以四对性格模式为评量设计基准。有100道题,施做结束后,四对性格“内向型和外向型”、“实感型和直觉型”、“理智型和情感型”、“独立型和依赖型”就会依据答题结果计算,每对特质中得分最高者即作为性格代表。四对性格交叉配对就成为16种行为特质。

SI“性格倾向评量”报告即以16种人格特质,依据 “作风格调”、“敏感度倾向”、“工作展现”、“人际关系”、“职业参考”、“调整建议”、“优势与盲点”等内容项目。”给出对应建议方案。

我的“性格倾向评量报告”给出我的性格倾向为“沉着冷静型”,在四对性格模式中偏“内向、实感、情感、依赖”。

从SI评量报告看自己

这是怎样的性格倾向呢?我们可以根据四对性格模式来分析解释。

第一对性格模式是内向型和外向型。

外向内向是精力的来源,外向型善于表达,喜欢说,喜欢人际互动,行动优于思考,喜欢参加团体活动,精力来源是人群。

内向型擅长倾听,喜欢安静独处,凡事三事而后行,精力来源是单独充电,因此,人际互动的范围不大。

测评中显示我是内向型,确实,在生活中我是一个安静的人,话不多,不爱凑热闹,朋友不是很多。经常一个人出门,一个人旅行的孤独对我来说是一种享受。

第二对性格模式是实感型和直觉型。

实感直觉是信息收集方式的不同,实感型透过视、听、嗅、味、触,五种感官收集信息,所以喜欢具体做而不愿想太多,相信眼见为凭,注重此时此刻,容易见树不见林。很注重事情的细节,对未来的发展与规划考虑较少。

直觉型很会想,对未来的可能性感兴趣,善于规划,讲话是笼统大概,对事情的细节比较不在意。常因为想太多做太少,而导致自信心不足。

测评显示我属于实感型。我觉得“喜欢具体做而不愿想太多”确实是我工作的写照。当有任务布置下来后,如果清晰告诉我怎么做,我很乐意去完成。如果任务比较模糊,需要自己去斟酌规划,我就特别头大,压力重重,各种抱怨就来了。这样工作作风导致我“见树不见林”,眼光短浅,格局狭窄。

“对未来的发展与规划考虑较少”这一点也值得我注意,我不是考虑较少,而是很没有规划,所以一直准备着,积累着,却不是道走向哪里。

第三对性格模式是理智型和情感型。

理智情感是行为决定的不同。理智型对事不对人,善理性分析思考,对事情的看法较为客观,认为明辨是非比受人欢迎更重要。情感型对人不对事,自我色彩比较浓厚,非常在乎他人的感受,常过度满足他人需要,做事情的优先秩序是以情感需要为主。

测评显示我是情感型,以上列出的特点真是条条命中呀!

“非常在乎他人的感受,常过度满足他人需要”这一点简直戳中我的死穴。曾经的我特别不会拒绝别人,在生活上和工作中都接受了很多自己十分不愿去做的事,一边挂念着自己怎样做,别人会怎么想,一边又憋屈,不情愿。整日郁郁寡欢,身心疲惫。当时朋友小聆就非常不理解(现在想来她一定是理智型的)。她曾撇撇嘴说:“别人叫我做什么事我会考虑我是不是能做,如果能做我才答应,这样做起来心里会很舒坦。绝不会像你一样不愿意去做又答应别人,结果做起来别别扭扭,真是自讨苦吃。”

探究“不会拒绝”、“过渡满足他人需要” 背后的深层潜意识,我们会发现它连接着“我不够好”、“我不重要”、“我需要来自外在的肯定”……这些木马程序,需要我们一次次把它们挖出来,让它们见光死,内心的力量才会慢慢地积攒,最终才能温和而坚定地做自己。

第四对性格模式是独立型和依赖型。

独立依赖是生活方式的不同,独立型钢,依赖型柔,独立型凡事按步就班,条理清楚,书桌整理得干干净净,物品分类摆放,对时间的掌控点很精准。

依赖型比较随性,喜欢随遇而安,不喜欢按部就班和严谨的制度规范,对时间的掌控点不足,容易拖延。

测评显示我是依赖型,简直太对了。走进办公室,桌面最乱的一定是我的办公桌;课堂上如果让我严格按照教案的步骤去一步步完成,我一定上得浑身不自在,课堂死气沉沉。如果关注点在学生上,根据学生的生成来引领课堂,我就会觉得那是一节特别过瘾的课。当然“对时间的掌控点不足,容易拖延。”也是我的老毛病了。


内向、实感、情感、依赖,组合成了 “沉着冷静型” 的我。测评报告里给出相应的分析建议。

作风格调:

“不喜欢侵犯或掌控他人,故惯于与他人保持距离以示尊重,但内心却是充满热情且关心他人,只是善于控制自我感情,不愿把内心的热情表现在脸上。有因很有自己的主张,只想走自己选择的道路,态度保持昂然,因此易表现出一副不可侵犯的样子,予人一种较为严肃的印象。”

难怪听到很多人跟我反馈说,他们和我初次见面时,觉得我是个不太好相处的人呢!

敏感度倾向:

“人际敏感度稍低,有时会坚持与自己的观点,不能同理他人,而降低其柔软度。”

这一点我还是第一次察觉,也许这也是我给予别人“冷”的印象中的一个原因吧。

工作展现:

“由于不想争辩的性格,常常‘惜话如金’,及时不同意他人的意见,也不想去辩驳,有时会让人有难以了解或捉摸不定的感觉。”

我常常认为我的“惜话如金”是自己的高姿态呢,真没想到过别人会有这样的感觉。

人际关系:

“能与之坦然交往的朋友不多,但是会小心翼翼的维持友情,长久地彼此交往……”

人生两三个知己足矣!

优势:

沉着冷静、善控情感、富责任感,处理事务信赖度高。

盲点:

1.外表较为严肃,容易给人一种冷漠高傲的感觉。

2.较倾向于自己选择对象进行人际互动。

调整建议:

1.为增加思维广度,需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耐心与他人沟通,讨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彼此藉由脑力激荡,有效刺激创意摩擦,培养多元化思维的习惯。

2.人际交互中,加强沟通技巧及表达力训练,勇敢说出心里话,并时时提醒自己面带笑容(面带笑容、面带笑容、面带笑容!重要的事情背三遍!)……简言之,就是要常对身边的人表达谢意,说声“谢谢”!

3.接纳并欣赏与自己类型不同的人,并鼓励自己多参加一些团体及聚会,以减少与人接触的排斥感与恐惧感。

(以上建议照单全收!)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