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画册156】空杯心态去学习
怀着空杯心态去学习真的很重要。
昨日晚上参加了工作室的培训。裴主编给我们讲如何修改学术论文。他从题目讲起,作者信息、摘要、关键词、引言,主体部分的结构、语言表达、各部分的内容比例,包括结语,从有没有、全不全、好不好三个角度逐一解读。随后用了两篇论文,现场呈现修改过程和修改理由。第一次看见一个编辑如此细致地修改一篇论文,几乎是全文重新写了一篇,我们都想成为那个被修改文章的那个幸运儿。我详细地做了笔记,并对照自己前段时间修改的一篇论文,发现自己的文章掉了好多坑。会后我专门去请教了他两个问题,并想询问对自己论文的修改意见。他爽快地说:“你加我微信,把文章发给我看一看。”我简直受宠若惊,高兴得飞起。我没有直接把原文发给他,我想按照他教的方法先改一稿,看看自己是否学到了他讲的方法。
学习时要空杯心态,学完后,看学习效果,要有输出。
昨晚同时进行的是《复杂性理论与教育》的第二章文字共读,虽然也看了大家的发言,因为没有参与到讨论发言中,完全没有印象。今天早上进行《理想国》共读,没有提前看书,上一次也没有听到,今天就衔接不起来。作为旁听者,加上今天参与培训,在路上听的,听过就过,没有回响得起来的收获。
一整天的培训,很安静地听,会把专家PPT拍照下来,也会偶尔写一点笔记或者感想,但是印象都不深刻。
准备明日的出行,收拾了半天都没有弄好,老是忘记这个那个,突然想起以前有一个出差清单,找出来,很快就收拾好,还不会落下东西。方法对了,事半功倍;方法不对,事倍功半。我跟小朋友们讲过这两个词,自己却忘记了在生活中运用。
有三个小朋友没有参与托管,专门打电话询问作业。非常喜欢孩子们这种主动学习,为自己负责的状态。最近几次大假,都没有布置作业,请孩子们度假的同时,自己找学习任务,开学后交自己做事的清单即可。第一次中秋和第二次国庆相比较,孩子们为自己找作业的本领在长进。昨天中午专门请孩子讨论:怎么给自己布置作业最科学有效?通过大家相互补充后,作出了一个导图指导孩子们为自己的学习负责,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作业。好多孩子把导图抄写下来,也有好几个孩子建议我把板书出来的导图拍出来,他们想请家长们帮忙打印出来贴书上。孩子们的建议只要在合理范围内,我都会采纳。后期会逐步放手,减少老师的必做作业,让孩子们学会为自己布置个性化的作业。当然,这需要一个学习过程。联合家长,一起为孩子们的自主管理做支持,相信他们一定能提升自主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