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说:为什么那样说我?

2020-08-26  本文已影响0人  悠扬读书

晚饭后,姥姥,邻居姥姥,妈妈和溪溪一起外出遛弯。

刚出了小区门口,顺着人行路向左走,大人们很自觉得靠着马路的右侧慢慢走着,溪溪蹦跳着在马路上行走,正好一辆电动车迎面过来,停下避让溪溪的无意识的穿梭。

姥姥看到了,大声喊到,你怎么光乱跑不看路?声音中带着责怪,也带着对骑行人造成小麻烦而略表歉意。

靠右边走,靠右边走!

邻家姥姥也连忙发声。

骑电动车的男子停下车来并没有半点责怪大人或孩子的倾向,而是停着等溪溪走开后才骑车离去。

溪溪,对于刚才的一幕反应过来后,跑到妈妈身边有些委屈地说:我不跟姥姥去遛弯了,我要回去。

妈妈和溪溪改变了一条路线继续散步。

走了一段距离,溪溪对妈妈诉说,刚才姥姥为什么那么凶我?不能好好说吗?还有~~姥姥,也跟着说那么凶的话。

妈妈对溪溪说,姥姥刚才说话的语气不太温柔,是因为她们很担心你被撞到,所以一着急就那样说了。她们都是好心。

溪溪其实也明白,但是还是有点接受不了家人在面对外在突发紧急情况时缺乏爱意的语气。

这里的爱意更多是一种温暖,能够平复内心,有力量的语言和语气。

其实,妈妈也有这样的问题,在原生家庭中受到的影响也会影响到溪溪和她哥哥的身上。

不由想起来另外一副场景。在餐馆里客人们都在安静地吃饭,突然一声清脆的声音打破了温馨的氛围。原来是有一个小男孩不小心把瓷勺子掉到地上摔碎了。服务员闻声过来时,男孩妈妈温柔又坚定地安慰孩子,没事宝贝,没事的。

我想如果是另一种妈妈可能会因为孩子无意的“过错”而开始大加指责,意识中要用自己的严厉而免受餐馆方面的谴责。这类大人总是把责任推脱出去,不去顾及到孩子在突发事件中的惊吓状态而把孩子推出去承担责任。

家长都是爱孩子的,可是爱的方式不同也会带来不一样的果实。用爱和理解、包容的语言来滋养孩子,那么他们就会内心有力量,成长更茁壮,同时能感受到爱才能学会去爱。

妈妈决心做一个去实践爱、滋养心灵的人。

加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