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篇日记(每天坚持阅读一万字,写作一千字)
2019年6月18日 星期二 天气小雨转阴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说:“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年轻人不应该把自己宝贵的时间花在那些能获得短期快感的软件。它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偷走你的时间,消磨你的意志力,摧毁掉你向上的勇气。
娱乐至死,不仅会消磨掉斗志,透支未来,更加可怕的是,一旦一个人沉溺于感官的刺激,迷失在廉价低质的快乐之中,信仰很难撼动他,道德再难教化他,甚至利益也无法鞭策他。
抖音也好,游戏也罢,看似填满了空白无聊的生活,实际上却是刺激性的精神鸦片,占据你的时间,让你在不知不觉之中丧失思考的能力。
长此以往,你的精神沉迷于各种诱惑,只剩下一个空空的脑袋,沉浸于感官娱乐的空壳。
放纵的目的是为了快乐,但是放纵的结果往往不会快乐。
看视频、刷明星八卦新闻、玩游戏那都是一种输入。但只有当你开始输出的时候, ,你的投入才会通过大脑的思考和逻辑,内化成对你来说有价值的东西。
一旦这些低密度、高反馈的东西充斥大脑,人被舒适圈绑架,稍微有难度的事,你都会望而却步。懒惰久了,稍微努力一下,你就会以为自己在拼命。长此以往,人也就失去了百分百努力的能力。
社会学家芭芭拉将快乐分成消耗型快乐和补充型快乐。
越是处于社会底层的人,越是会用一种消耗型的方式来寻求快乐,比如肥皂剧、毒品、电子游戏等等。
越是处于高层次的人,越是会用一种补充型的方式来寻求快乐,比如跑步健身、阅读、旅行、学习等等。
所以真正的快乐绝不是源于放肆的欲望,而是克制且向上的成长驱动。
村上春树连续35年早上4点半起床,写作五个小时左右,然后去跑步十公里,接着阅读,处理一些生活事务,晚上9点就睡觉,雷动不动。
巴菲特百分之八十的时间都在读书,平均一天要读500页,号称“移动的图书馆”。
《娱乐至死》一书还揭示了一个社会现象:世界上所有的娱乐产品都是百分之二十的精英阶层设计出来给另外百分之八十的人来消磨时光的。前百分之二十的人因此获得了世俗社会的名利,以及工作的成就感。而剩余的百分之八十的人获得了什么呢?除了短暂的感官刺激以外,一无所有!
下午午睡起来打开一本书《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这是几年前买的一本网络作家写的励志类书籍,放到今天才打开塑胶封皮,结果打开一看,嚯!竟然有一个签名。我就疑惑了,这到底是作者签名售书的签名呢,还是有人买下后签的读者名。想起几年前,我买的一本《霍乱时期的爱情》,打开塑胶封皮,里面竟然有某大学图书馆的印章。当然这两本书都是很新的,我只是很奇怪为什么网上购书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好吧,也没有什么好生气的。现在是一个资源共享的时代,即便是一本看过的二手书,保存的很好,再卖给我,额也是能接受的。
另外今天早上起来看见表弟干一的微信里面发布了一个救助捐款信息。原来是他的堂姐春桃于6月12日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儿,小女儿因早产有一些身体问题,急需治疗, 每天需要花费一万多,需要筹措十五万元钱。春桃多年不见,也没有任何交往。但是看在表弟份上,看在孩子的份上,我匿名献了一份爱心,希望宝宝早日康复。从理性的角度来看,其实孩子先天发育不好,抢救过来恐怕长大以后出现各种问题,给家庭、父母、本人带来沉重负担。是否能考虑养好双胞胎中的大女儿,而放弃双胞胎中的小女儿呢?等过两年把身体养好了再生一个。然而父母如何割舍得了呢?当然这个话谁也不敢说。我们选择相信希望,惟愿上天保佑,宝宝早日康复。长大后像所有孩子一样健康!
积累善行善意,积善成德。生命中所有的好运和惊喜,都是小善累积而成的福报!
昨天单位要求看中央电视台的“时代楷模”节目。今天我用平板看的网络回播。这次的时代楷模离我们并不遥远,是恩师来凤县的95岁老人张富清。他是英勇无畏、保家卫国的战斗英雄,他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公仆”,他是截肢后忍着剧痛、不断练习、不拖累家人的自我英雄。看到张富清老人的事迹,我眼眶湿润,感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