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案之致命的成全
文/世界有那么多人
网图,侵删。01
2004年7月2日,骄阳似火,整个安市仿佛一个巨大的火炉,烤得人大汗淋漓,酷热难耐。路旁,树木低垂着枝条懒洋洋地站在热浪中,草儿打着卷儿,病恹恹地一动也不动。马路上空无一人,只有持续不断的蝉鸣声扰人心烦。
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刚下火车,顶着烈日,叫了一辆出租车,急匆匆地赶到了位于安市近郊的一个老式家属院。
男子拉着行李,上了一个五层公寓楼的二楼,敲了敲门,没人应答。他用钥匙开了门,走了进去。这是一个两室一厅格局的房子。房内空无一人。他打开次卧的门,一个女士手提包放在门口的桌子上,旁边还放着这间房的钥匙。
“晓红,你在吗?”男子大声喊着,又一次给一个熟悉的号码打了电话,还是关机状态。
他拿起手提包翻了翻,手机就放在里面。手机和钥匙都在,人去哪儿了呢?
他走到主卧,发现原来放在柜子顶上的一个黑色拉杆箱不见了。又翻了翻抽屉,里面放着的一千元钱和一条金项链都不见了。
男子满脸担忧的神情,打给另外一个号码,电话被挂断了。他又打了几次,电话总算接通了,里面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你到底想干什么,还给我打什么电话?”
“叔叔,晓红不见了,她回家了吗?”
“怎么可能回家?当初她和你走了,你们不是要一起过吗?还给我打什么电话?你们过吧,别给我打电话了。”说着,电话又被挂断了。
男子皱着眉头,又打了一个电话。“喂,是家居公司吗?晓红在吗?不在,什么?她已经好几天都没上班了,从两天前开始?”
男子大惊失色,他跌跌撞撞跑下楼,打了一辆出租车,直奔派出所。
02
男子叫杨亮,是安市一个通信公司的财务。他和女友王晓红都是财务专科学校的同学。
那时候,晓红一头乌黑的长发,皮肤白皙,身材高挑。标准的瓜子脸,还有一双黑色大眼睛,闪着清澈的光芒。
晓红美丽大方,又家境富裕,喜欢她的人很多。杨亮也是其中之一。但他老家是安市近郊的,家境一般,中等身材,长像也很普通,没什么过人之处。
在一次学校组织的一次登山活动中,王晓红不小心崴了脚,杨亮主动背着她下了山,还送她去了医院。
渐渐地,杨亮对晓红的细心呵护打动了她,两人很快发展成情侣关系,感情十分深厚。
毕业以后,杨亮为了照顾身体不好的母亲,决定在留在安市工作。
晓红比杨亮小两岁,是山市人,家里因为杨亮家庭条件不好,本就不同意他们相处,想让她回山市工作,已经帮她找好了工作。
山市和安市相隔两千多公里,晓红面临着一次重大的人生抉择。如果回家乡,工作稳定,异地恋很难长久;如果留在安市,她孤身一人在异乡,还要重新找适合的工作。晓红左右为难。
“晓红,不论你做什么决定我都会支持你的。如果你留下来,我陪你找工作,如果你回家乡,我们就先异地,以后再想办法,没事的,有我在,肯定会有办法的。”杨亮深情地望着她。
晓红想起这几年她和杨亮的点点滴滴,杨亮对他无微不至的照顾,决定成全杨亮,也成全两个人的感情,留在安市。
“谢谢你,晓红。”杨亮激动地把晓红紧紧搂在怀里,温柔地摸了摸她的头发。晓红的头上别了一个金色的蝴蝶发夹,是晓红生日那天杨亮送给她的。杨亮看着阳光下闪闪发亮的俏丽脸庞,动情地说:“放心吧,我会一辈子对你好的。”
可是,晓红的家里人却无法接受这个结果。晓红的父亲甚至以脱离父女关系为由逼迫晓红与杨亮分手,回山市工作。
最终,晓红还是选择了杨亮。两人在安市近郊租了一间房子,晓红也找到了家居公司财务的工作。
两天前,杨亮被公司派往W市出差。走的那天傍晚时分,晓红给他打了电话,他还没来得及接,电话刚响了一声就挂断了,他再打过去就是关机状态了。他当时有工作,也没在意,想着工作结束再打电话吧。
可是,出差这两天,晓红电话一直都是关机状态,直到今天回到家,他才察觉晓红可能出了事。
03
派出所的黄警官接了警。警方对杨亮和晓红租住的房子进行了现场勘查,除了杨亮回到家发现的变化,还发现了几个疑点。
一是原来放在燃气灶下面抽屉里的一把崭新的菜刀,现在放在了橱柜的柜顶上,并且这把菜刀的刀刃上豁了一个圆弧形的小口子。
二是杨亮家客厅里放置的一个黑色的凳子,现在却放在公寓楼一楼的楼梯口。
三是卫生间瓷砖与瓷砖缝之间有少量血迹,在门后还有少量血迹印。经法医鉴定,与晓红的DNA比对一致。
黄警官分析,晓红平时用的手提包和钥匙都在家中,说明当天晓红回到了家中,她很可能是在家里遭遇了不测。
由于这个家属院是一个封闭的小区,外墙很高,在两米以上。门口有一个传达室,晚上十一点就锁院门。门锁和窗户也没有被破坏的痕迹,熟人作案的几率很高。
通过警方对周围邻居和晓红关系人员的走访,没有人发现异常,也没有人知道晓红的下落。
黄警官根据凳子的疑点,认为有人在想借助凳子翻墙而出,而这个人肯定不能是晓红,是犯罪分子的可能性很高。
于是,他和家属院门口传达室的大爷聊了聊,问他两天前有没有什么异常的情况?大爷说,当天十二点多钟,有一个三十多岁,身高大约一米七左右,一口河南口音的陌生男子叫门出去,当时天黑,大爷也没看清他的脸,但肯定不认识这个人,不是这里的住户。
这是个很重要的线索。黄警官又对晓红周围的相关人员进行了梳理,却没有发现她有河南籍的熟人,难道是查错了方向?
04
黄警官分析,晓红孤身一人在安市工作,社会关系比较简单,除了她的工作关系和邻里关系,就只剩男友杨亮了。他又找杨亮聊了聊,问他有没有河南籍的朋友?
“我倒是没有,但我有一个同事,有一个河南的朋友,前几天还来过我家,向我借过钱。”
“是哪天?”
“应该是我出差前一天。”
“当时,晓红在吗?”
“在,我还介绍她和这个人认识了一下。”
“就是这个人,他叫什么名字?”
“我不知道,同事管他叫浩哥。”
黄警官又请杨亮的同事协助调查。同事说这个人是在前一阵子装修房子的时候认识的,不知道他的全名。警方又去了装修公司,但公司对装修工人没有进行登记,找不到这个叫浩哥的人,案件陷入了僵局。
05
2005年10月,警方经过多方查找,终于找到了一个叫刘芳的女人,她曾和这个浩哥谈过朋友。
刘芳说,浩哥的名字,叫谢浩,是河南A市人。正是一年前的7月5日,谢浩说有事要离开安市,还嘱咐她不要告诉别人他来过的事,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谢浩离开的时间正是晓红遭遇不测后的几天,他有重大作案嫌疑。
警方请A市警方协助调查,却发现谢浩早在2003年因犯盗窃罪被判刑,目前正在河南某监狱服刑,这期间并没有保外就医,没有假释等外出的机会,不具备作案时间啊!案件又陷入了僵局。
黄警官分析,如果谢浩一直在监狱服刑,那刘芳、杨亮和他同事见到的又是谁呢?会不会是弄错了呢?
他请A市警方拍了一张正在服刑的谢浩的照片,拿给刘芳、杨亮和他的同事辨认,他们一致认为,这就是谢浩!
这怎么可能呢?远在千里之外服刑,没有作案时间和作案条件的人,要怎么让晓红遭遇不测呢?案件又一次陷入了僵局。
06
2006年3月,黄警官决定带人去谢浩的家乡,河南A市寻找线索。几个人找到了谢浩居住过的小区,通过周围的邻居们,了解到谢浩的父亲是东北人,母亲是河南人,很多年以前就搬走了,说是去东北定居了,没有地址。
但同时也找到了一个重要线索,谢浩有一个双胞胎弟弟叫谢新,两个人长得十分相像,甚至高矮胖瘦也几乎一样,除了他们的父母,外人很难分辨得出。同时也了解到谢新因小时候打架,左手的小手指被剁掉了。
黄警官立刻有了大胆的猜测。警方立刻与A市司法部门取得联系,证实在监狱服刑的人是谢新,不是谢浩。
谢新冒用哥哥的名字,恐怕是因为在被判盗窃罪之前,曾经有过案底,害怕刑满释放不到五年再犯,按照累犯加重处罚,才这样做的吧。
那么谢浩也就是用谢新作为名字的人,到底在哪里呢?
07
2006年5月,黄警官又带着人去了谢浩和谢欣的父亲老家——东北D市。在D市警方的配合下,最终查实了,谢浩用谢新的名字,因2005年12月犯抢劫罪正被关押于D市监狱。
历经两年多的疑案,好不容易找到了犯罪嫌疑人,好像只要提审他,就可以真像大白了。但问题又来了,现场被打扫得十分干净,没有留下犯罪分子的指纹、毛发和血迹,没有直接证据能指向谢浩。
如果谢浩就是一口咬定没有犯罪,警方会陷于被动。
黄警官又重新梳理了所有的案件线索。他将目光锁定在了那把菜刀上。他把菜刀送到了省公安厅最权威的鉴定部门。
结合鉴定,和现场的勘察,警方认定,菜刀上的圆弧是砍到人骨所造成的。虽然整个菜刀的表面都被清洗过,但最终在木柄和铁把之间的护套上,发现了人体细胞组织,与谢浩的DNA比对一致。
经过提审,在证据面前,谢浩交代了犯罪事实。
当天傍晚,他又去杨亮家借钱,只有晓红一个人在。在遭到拒绝以后,他掐死了晓红,用菜刀肢解了尸体,装进了拉杆箱,又清洗了现场。还拿了抽屉里的钱和项链。本来想用凳子跳出去,但拖着拉杆箱不方便。于是,从传达室叫门,拉着箱子走了出去。把尸体推进了郊外的一口枯井里。
警方在枯井里找到了尸体,还有一支金色的蝴蝶发夹静静地躺在那里……
08
案件虽然水落石出了,但黄警官的心情却难以平复。
一个善良可爱的女子,做了一生中最大的决定,成全了爱的人,却因此丧命,这是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吧?
可怜她的家人,白发人送黑发人。在爱别人之前,在成全别人之前,要先学会爱护好自己,这才是最重要的啊!
声明:本文系原创作品,已加入“维权骑士”( rightknights.com )的版权保护计划。已开启维权监控,如有侵权,必将追究法律责任,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