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洋山缆车
渔洋山有缆车可坐,而且是苏州唯一可以坐缆车的景点了。假期最后一天想去赏梅,到了香雪海基本上没什么梅好赏,看来来早了,时候不到。渔洋山离这很近,忙预约,下午赶过去。
渔洋山,距离苏州古城西南约25公里,位于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中心。形如鳌首,历史悠久,景观丰富,自古以来就是观赏太湖美景的绝佳处,被誉为“太湖第一美景”。它三面环湖,我们家过去也不算远。
渔洋山索道全长500米,为单线循环固定抱索器四人吊厢式索道。从山底可以坐到山顶,单程30元每人,双程50元每人。老公爬了二天山,累极,故我俩和宝宝买了双程的,女儿女婿要爬山买了单程的。
第一次坐缆车,宝宝却一点都不怯场,开心雀跃起来,吊在高高的空中宝宝好奇去东张西望,指指点点,不停询问。倒是我们感觉太湖风吹得缆车有点摇晃而心惊脚软,不敢动弹,不敢往下看。
渔洋山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文化积淀深厚,风姿绰约,风景绮丽。一湖碧水生渔洋,数重淡墨衍姑苏。走进渔洋山,可细听一段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探求山里一个个扑朔迷离的秘密;走进渔洋山,去揽湖山之胜,寻林泉之趣,品人文之美,望天地之浩渺,得身心之悠然。坐在缆车上,山上的植被茂盛,都在我们脚下滑过。远处太湖大桥如长虹卧波,气势恢宏。抬头见蓝天白云处,渔洋山隐隐在山顶。
渔洋阁下得缆车来到山顶,才发现地方非常大,渔洋阁也是非常宏伟高大。拾阶而上,塔楼面朝太湖,只见上面有金色的“渔洋阁”三个大字,下面的匾额上有“江南第一阁”五个大字,两旁柱子上有一幅楹联写着“谁能胸贮三万顷,我欲身游七十峰。”出自唐朝才子文征明的诗《太湖》。
走进塔身,底下是观音文化和状元文化。内有楼梯可以爬上去。阁内有吴门画派代表人物唐寅、文徵明等以太湖为题材的画作为范本制成的四面苏绣屏风。其中以沈周的《洞庭两山图》被制成的整幅漆雕画,为全国之最。
渔洋阁内还有一幅巨大的《渔洋诗韵》瓷板画,其长3.3米,高1.5米,由景德镇烧制而成。画面选自明代著名书画家董其昌的《设色山水图》,画上题诗则选自清代文坛领袖王士祯的《望渔洋山》。
六下江南的乾隆皇帝,也曾两次登临渔洋山欣赏太湖山水,留下一段佳话。
站在渔洋阁远眺,远处绿色葱茏的太湖高尔夫球场,曾经是孙武演兵场,孙武的“三令五申”、“斩吴王二妃”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还可以看见湖中三山岛、叶山岛、西山岛和太湖大桥。 渔洋山脚建于1994年的太湖大桥如长虹卧波,串联起西山、叶山、长沙诸岛,使得洞庭西山靠船出入成了历史。
太湖大桥游人纷纷爬上塔楼,顶楼有个古钟,可以扫码敲钟祈福,10元三次。塔楼眺望台上有个望远镜,也可以付费看更远的湖光山色。
渔洋山的得名源自于伍子胥“赠山报恩”的故事。伍子胥当年父兄被楚平王杀害,自己也被一路追杀,留下了“伍子胥过昭关,一夜愁白了头”的传说。伍子胥在走投无路之际,幸被一渔翁渡船到河对岸,从而摆脱了追兵而脱险。
伍子胥在辅佐吴王阖闾、率军大破强楚报仇之后,找到当年曾对他有救命之恩的老渔翁的后人,带回吴国妥善安置在吴王南宫旁的风水宝地,并将该地取名为渔洋山,表示老渔翁的救命之恩如浩荡海洋,永生不忘。可见伍子胥也是个知恩图报的人。
渔洋山历史人文厚重,而且既有缆车、观光车可以很方便地上下山,同时也可以沿着登山步道缓行,欣赏沿途美景,同时给自己来一次“氧气浴”。女儿女婿徒步下山,还可以欣赏一路各处美景。我和老公还有宝宝直接坐缆车下来到了停车场与他们会合。
渔洋山,我还会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