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故宫,败也故宫——当“抢钱”文创遇上“农家乐”灯光
18日凌晨,3000万网民蹲守在电脑前不断刷着已经“502”的故宫官网,将几年来的“故宫热”推向了高潮。
故宫文创
朋友,你“云观灯”了吗
明成祖朱棣可能不会想到,这项由他发起的宫廷元宵灯会,在停办400多年后,却被单霁翔再度发扬光大。故宫近600年来首次开放夜场的消息一经发布,便掀起轩然大波。一时间,万人空巷,共抢一张票。参观的3000名观众,除了2500名各界代表,通过抢票进宫的“天选之子”只有500人,因此门票一度被炒到5000一张。
网络卖票而投影秀也不仅仅是把影像通过投影设备投放到投影目标上这么简单,其技术门槛和艺术门槛并不低,一场大型灯光节,筹备期一般在三个月到一年时间。而开放夜间故宫却是5天前才决定的,实属仓促。于是原本典雅端庄的故宫一度被网友戏称为刘老根大舞台、大型蹦迪现场,“换个土嗨BGM一点违和感也没有啊!”
故宫灯光秀成也故宫,败也故宫
这几年的故宫走下神坛,凭借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推出不少热门纪录片和文综节目,其周边产品更是爆红网络,旗舰店粉丝高达250万,每每有新系列产品推出,都不禁令网友高呼“这是抢钱啊!”——斩获无数流量和人气的故宫,俨然已成为一个大IP。
故宫文创更加值得肯定的是,故宫“看门人”单霁翔在以互联网思维为这座古建筑群建起IP,带来流量的同时,也不曾忘记守护故宫的初心。
限制人数这一看似饥饿营销的套路背后,实际上是为了保护故宫城墙;绚丽的灯光秀背后,还有故宫方面对激光投影的灯光强度进行的重重限制;昂贵巨大的机械设备底下,还有为了保护地砖而垫上的木板。
灯光秀故宫作为北京乃至于中国的名片,自身就有着某种“标杆效应”。故宫在文创方面真的做到了将过去的文化与现代的产品相结合,并且还一直在推陈出新。正因如此,众人对故宫可谓寄予厚望,也正因如此,首次灯光秀才引起了一片争议。
还沉浸在抢票成功的喜悦中的“锦鲤们”,万万没想到故宫的灯光秀竟和五六线城市的灯光秀竟战得旗鼓相当。简单粗暴开大灯,大红大紫乱轰炸,农家乐审美令人大跌眼镜。
故宫夜景古朴婉约,庄严大气的故宫这回没能满足人们秉烛夜游的情怀。
灯光其实并不是灯光秀的主角,它与周围环境结合之后产出的新景观,才应该是灯光秀的主角。比如法国里昂的灯光节期间,在圣让主教大教堂的正门墙面上,颜料、油墨和花色在水中慢慢散开、千变万化。激光影像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同时还向里昂悠久的玫瑰栽培史致敬。
法国里昂灯光节而不少游客来到东城墙来打卡黄瓦之上的《千里江山图》和《清明上河图》,却也只是简单粗暴的平面投影罢了,既缺乏动态又缺少与环境的互动,跟别提和周边相互呼应,展现出新景观了。
《清明上河图》灯光秀的背后
灯光秀的回春得益于消费升级以及“夜游经济”概念的提出,技术的进步也刺激了夜游经济的发展。不少建筑都通过投影修焕发了第二春,比如张家口花园发电厂废弃的三座百米高塔,就成为了《梦回下花园》投影秀的幕布。
另外故宫作为大IP,有很好的带动效应。“故宫做了,那其他博物馆也可以做。”可以说这一晚,不仅点亮了故宫,还点亮了我国大大小小的博物馆以及规模上千亿的灯光秀市场。
《千里江山图》故宫凭借着怀抱当下的勇气,走下神坛,在“亲民“路上一路高歌,但这次灯光秀所暴露出的问题,也让我们惊醒——故宫并不全能,它在不少方面依然与人们众望所归的期待有不小的差距。
我们期望故宫在发挥大IP作用,带动发展的同时,也能结合时代进一步丰富其内涵,现代其审美,使其历久弥新,实现可持续发展,而非一味地透支。
你们觉得呢?
更多资讯,请关注公众号。PS:喜欢的话点个爱心8.
吃西瓜m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