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耐心的人,你将去往何处?
现代的生活像一台轰鸣的机器,机器不停运转时响起的轰鸣声,很多人不觉得刺耳,反倒觉得那是最真实的存在感。在反复、单调的重复动作中,生活无论在不在别处,我们都失去了感知的能力,因为除了轰鸣声,我们什么都听不到。
每天早上到公司,我总是先拿一张抽纸擦一遍键盘和鼠标,然后再把桌子擦的锃亮,不落一丝灰尘,才能安静下来开始一天的工作。可是我从来没留意过,右手边是一瓶喝了三分之一的可乐,左手边是一袋儿吃了一半的干果,电脑后面又摆着一盒只吃过一口的糕点,抬头看的再远点儿,堆着几本只翻过目录和序言的几本书,还有散落在抽屉里,只用过几次的笔,只涂过一次的指甲油...
突然那么一秒钟,我意识到自己竟是如此喜新厌旧,或者说,怎么我竟会如此没有耐心?可乐可以只喝一口丢掉,忘得一干二净,任由它体内的二氧化碳挥发殆尽,等有一天再注意到它,发现只能丢去垃圾桶,那一刻,它的存在已毫无意义。
想到这里,脊背一阵发凉,不得不说那么几分钟里,我对自己产生了莫名的恐慌。那些不经意遗忘的事儿,那些不小心错过的人,好像根本不重要似得,放弃的、错过的,都是理所应当的。
记得小时候我妈经常逼我背书,说经典背多了,作文自然不会写太差。她每天会拿一篇不知道哪儿搞出来的散文,朱自清、沈从文、鲁迅什么的都有,作业写完以后必须全背下来才给吃饭。很难想象当时刚上小学二年级的我,记忆有多强大,就那么背了一年,几百篇的文章,囫囵吞枣似得,看不懂也硬背下来,而且越背越快,因为只有提高效率,我跟小伙伴玩耍的时间才会增多。作为一名多动症儿童,这大概是我小时候被逼做过坚持时间最长的一件事了,虽然内心极度反感这种集权强迫式的教育,可后来证明这对高三读文科的我,是件多么幸运的事儿!因为“背书”式的应试考试根本难不倒我,历史课本上小字注解的内容我都能在考前记得一清二楚,即便忘得速度比谁都快,这种高效的短期记忆仍然成了我高考时的杀手锏。
我妈常说我是个毫无耐心的人,对什么事情都是三分钟热度。是的,对所有有趣的事情都缺乏抵抗力,肾上腺激素又容易飙升的人,怎么会有足够的耐心呢?曾经我这么安慰自己,没关系,有些人存在只用提供热情,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有些人的存在则是安安静静的,等着被别人照亮,所以没有耐心没什么大不了,保持对一切事物的激情与悸动,人生不也挺美好?那些需要耐心的事儿,自然会有耐得住性子的人去做。
可是时间久了,你发现肾上腺激素跟年龄是成反比的,等你自己给自己都打不起鸡血的时候,你突然觉悟到,天啊,原来“喜新厌旧”也是会腻的!
没错,当你的雷达扫射了一圈,发现并无太多震动,你会开始质疑自己的雷达模式是否失效。或许,就是在那个早晨,在我开始留意那些刚开封就被丢弃一旁的东西时,我突然意识到我不再喜欢现在的自己,甚至开始讨厌注意力被随时吸引、思维随处发散的状态,开始反感机械地向前、向前、向前......
没有耐心的人,你将去往何处?我问自己,就像在问身边的每个人,当我们无法专注、持久的朝向一个方向行走,谈什么理想,谈什么信仰,总归是会迷失的。
当人清醒地意识到自我内在变化的时刻,你会感到一种向上的内生力,犹如一股暖流,升起又下沉,下沉又升起,在你体内反复流动。其实,不管怎么现在的我,为何会突然变成了另一个“我”的反向,我能做的,就是必须接纳的现在用力拉扯、挣扎的“我”,无论如何,都是为了成为更好的一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