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认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
本文3200字,阅读需要18分钟
我家的教育方式一向以夸奖为主,即便成绩倒数,爸妈也是各种安慰和鼓励。在他们盲目的鼓励下,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还算聪明的人。但是最近一段时间遇到的事情,让我对此产生了严重的怀疑。
之所以会想到这些,源于下班后跟同事吃饭时的一场聊天。通过聊天,我发现跟同龄人的她相比,自己不仅在技术上差很多,认知能力也比不过,这让我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
回到家后,自己深陷在负面情绪里出不来,即便被亲亲安慰也于事无补,甚至还勾起了很多久远的记忆:其实自己从记事起,就在学业、人际关系、人情世故等方面各种受挫,直至现在依然做的不好。
标准的学渣
小学的时候科目简单,自己成绩很好。但是从初中开始我就成为了一名不折不扣的学渣。
1.欲哭无泪的数学
初一的数学老师年轻漂亮,经常在课堂上教我们唱《冷酷到底》,我很喜欢她。但是因为我一直理解不了“负数”这个概念,有一天被她当众评价说“欲哭无泪”。
这是我第一次知道这个成语,也永远记住了它。至此之后,每次见到这个成语,总能回忆起老师当时的表情。
或许是对数学有了抵触心理,反正我的数学成绩从来没有好过,基本上常年不及格。第一年高考的时候数学满分150分,我只考了75分。第二次高考不足100天时,还被班主任说数学只考90多分,严重拖后腿。我能怎么办,我也很绝望啊!
2.天书般的物理
之前我一直认为数学是最难的科目,后来接触到了物理,我才意识到什么才叫真正的难。
曾经因为物理考了28分被叫过家长;大学时工程力学挂科,补考没通过导致重修,后来老师放水才勉强通过考试;直到现在,我依然搞不明白受力分析。
每次看到物理相关的书都瑟瑟发抖,那种被支配的恐惧真是永生难忘。
3.不懂语法的英语
英语也常年处于不及格的状态,因为我搞不懂语法。
我妈都是一次性买500张的大白纸,用来让我抄不及格的试卷,我记得自己用完了不止一次......
奇怪的是,虽然我也从来没搞明白过中文语法,但是语文成绩却一向很好。
求学生涯的每次考试,对我来说都是一场灾难。几乎每次考完,自己都要在河堤上哭一场,觉得真心好难啊!
即便最终,我以不错的分数为高考画上了句号,也不代表真的学会了那些知识。我只不过在既定的规则下,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最优解罢了。
人际关系
毕业后,学业的问题似乎已经翻篇了。但是人际关系才是我永远的难题。
小时候,经常被小伙伴和同学孤立。为了讨好他们,我看了很多的书,能讲很多有趣的故事。虽然他们经常被我讲的故事吸引过来,但是听完故事还是会继续孤立我。(真搞不懂这帮小孩子)
长大以后,我意识到自己听不懂别人话里的隐含意思,也完全区分不了别人是不是在开玩笑。这让我在聊天中变得迟钝且笨拙,经常答非所问,因为我确定不了对方想表达的真实意思。
现在的我,在聊天时习惯性保持沉默。除非遇到熟悉或同频的人,才会谈兴大发,酣畅淋漓的聊上一场。
生活中对朋友也没什么期待,毕竟患得患失的感情对我来说伤害更大。主动跟人群保持距离,让我在避免伤害之余,还能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回自身。
偶尔也会觉得有些遗憾,但是已经习惯这种方式了。虽然现在很少在人际关系方面受伤害,但是必须得承认,自己确实做的非常不好。
莫名奇妙的撞墙
我运动细胞很好,乒乓球、羽毛球都属于业余水平里不错的。还可以徒手打蚊子,用书本轻松搞定苍蝇。但是对于静态距离的估算,却偏差大的令人发指。
这导致我经常撞到门框或者墙上,即便在家里也是如此。胳膊和腿常年青一块紫一块。明明目测预估了足够的距离,还是会莫名其妙撞上去。有的时候我都怀疑是不是在某个瞬间空间被扭曲了
最近右胳膊不知撞到哪里,轻微摩擦都疼得厉害,真是拿自己一点办法都没有。
来自队友的致命一击
想了一夜后,勾起了更多惨痛回忆,心里也越来越难过,大早上忍不住抱着亲亲哭了一场,后来因为到了上班时间,这才作罢。
晚上下班后,攒了一肚子安慰话的某人跟我说:“亲亲,我觉得你没那么笨,只不过在逻辑方面不擅长罢了......”
他这句话说完,我彻底从负面情绪里出来了。因为我的注意力已经转移到应该打他一顿还是两顿上了,就没见过这么安慰人的!
从负面情绪中抽离出来后,心情有所好转,开始能够慢慢进行一些积极地思考:自己在这些方面不擅长也不是一两天了,为啥最近突然就被打击到了呢?
自我思考
1.优势不够突出
首先,我突然发现那些自认擅长的东西:读书、写作、理财,其实做的还远远不够好,没什么独特之处。任何人只要开始做,都可以做得更好。
我唯一的优势只不过是出发的早一点,行动力更强一些。认识到这一点之后,反而更加理解坚持的重要性了。长久的坚持才会有更多的积累,一旦开始懈怠,过去积累的优势将不复存在。
另外,身边人的进步对自己来说不应该是压力,反而应该是动力。大家能够进行更高质量的交流,互相促进学习。一起前进,反而能够帮助彼此走的更快更稳。
人生早先遇到的人、交到的朋友,总会在后来的人生中以另外的方式再次出现。——《苏世民:我的经验与教训》
2.博而不精
其次,我意识到自己最擅长的是从0到1这个阶段。面对新的挑战,自己能够快速找到技巧做到60分。但是再往后从60分~100分的精进过程,对我来说却比较困难。
除了读书、写作、理财这些终身事业,其它很多事情一旦被我认为做到了60分,继续学习的动力就严重不足了。
但是,每个人心中的标准是不同呀!我认为的60分,在别人看来可能是80分或者更多也说不定。
1.大学时做采编,有老师专门找到我,愿意支付1000元请我帮她做婚礼视频。
2.自己从来没有参加过羽毛球课程,但是不止一次被家长咨询教练是谁,想要介绍给孩子。
3.自觉写作水平一般,但是看了一个收稿公众号的示例文章后,发现他们的文章质量并不高。最终也不愿为了稿费,就降低自己的文章质量来迎合他们的标准。
这些经历,也让我怀疑是不是过于低估自己的水平了?除了习惯性自我贬低,我更怕自己一不小心就骄傲自负,故步自封。认清自己真是一个难题啊!
最后,或许自己擅长突破0-1的这个特点其实也很有用?对于那些很难迈出第一步的人来说,或许我提供这方面的帮助也很有价值。
3.拿自己的短处跟别人长处比较
与人相处的时候,我很擅长发现他人的优点,然后尽量向其学习。这本来这是一件好事,但是随着接触的圈子越来越多、遇到的人更加厉害,差距反而更加明显。长此以往,总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人们总说不要跟他人比,而要跟过去的自己比,但是我总是忘记这句话。其实跟两年前的自己相比,进步已经很大了。
两年前我们住在昌平线的史各庄,每个周末我都要抱着亲亲哭一场,后悔自己不该浪费时间,觉得生活无望又煎熬。
现在,每个周末跟亲亲谈话前都会录音(用来上传到喜马拉雅),听他在聊天过程中不断的说:亲亲你好棒呀!进步太快了!说的特别对!......以前的“梅吹”现在变成了“星吹”,这也是自己进步的一种证明呀!
总结
虽然承认自己很笨是件很难接受的事,但是一旦接受这个事实,反而感觉轻松了很多。
毕竟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没必要对自己过于苛刻;
凡事尽心尽力就好,不必因为做不到完美就压力重重;
犯错也没那么可怕,是个人都会犯错,只要尽量不犯同样的错就好;
最近跟亲亲梳理了俩人的十年终极目标,发现自己的目标是攒够了钱,居住在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拥有一个大院子,种植蔬菜和花草,偶尔写写文章,仅此而已。
虽然非常没出息,可这就是我真正想要的东西啊!可能终其一生,我也成为不了一名英雄,但是即便英雄也需要为他热烈鼓掌的人啊!
在人生的某些阶段,我们必须弄清楚自己是谁。越早认清自我越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机会,而不是活在他人创造的梦幻中。——《苏世民:我的经验与教训》
承认自己是一个平凡的普通人,虽然很接难受,但这可能就是生活的真相。人生没有什么是上天注定好的,不折腾时间也会过去。所以去做总比不做强,开始总比放弃强。
放弃成长,十年后只能收获一个更老的自己;还不如放手一搏,做个不断进步的普通人,也很了不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