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的襟抱 智者的远见:记吴起和魏武侯在西河中流的一次谈话

2022-12-02  本文已影响0人  楚之奇纵谈文史

吴起(?-前381年),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县西)人。战国初期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之一。吴起在军事方面与“百代兵家之祖”孙武齐名,世称“孙吴”。在改革方面吴起与在秦国变法的商鞅齐名。吴起不但在军事和改革方面卓有见识,而且对历史走向有很强的洞察力,具有英雄的襟抱和智者的见识,确实很了不起。

吴起在西河与魏武侯泛舟中流的一番谈话充分表现了他的远见卓识,请看下面:

有一次,魏武侯与一些朝臣在西河乘船顺流而下,当船漂流到中流时,魏武侯眺望此地的山河险阻,犹如一座铜墙铁壁一般,他不禁很兴奋地回过头对着担任西河守的吴起说:“壮丽啊,这段山河是如此的坚固,这真是我魏国的国宝啊!”吴起听了,却很不以为然地说:“一个国家的强固与否,并不在于山河的险要,主要是看一国之君是否以德服人。从前三苗氏左临洞庭湖,右濒彭蠡湖,自峙山河的险要,而不知讲修德义,结果,国家被大禹王灭掉了。还有夏桀的领土,左有黄河和济水的天,右有泰山和华山的屏障,在它的南面和北边,更有那伊阙山之固和羊肠坂之险,可是夏桀自峙有这么险峻的山川形势,却只知暴虐百姓而不施行仁政,结果,王朝给推翻了,而他自己也被商汤放逐了。殷纣王也是一样,他的领土,左有孟门的天险,右有太行山的牢固,巍峨的常山在它的北面,浩浩的黄河流过它的南面,可是他不修德,专事酷虐百姓,结果,周武王起来把它给杀了。由此看来,一个国家强固与否,主要在于国君的修德,而非系于山河的险峻。倘若吾君不修德政,那么同一条船上的人,都可能会背叛您,如同仇敌一般和您对立,如此,您纵有山河的险固,又有什么用呢?”魏武侯说:“很好。我今天终于听到圣人的高论了!西河的政务,全都交给你了。”

吴起关于一国强固在于国君修德,而不在于河山之险的观点,充分表现了他英雄的襟抱和智者的远见。

其后的中国历史发展一次又一次证明了吴起观点的正确:三国后期的东吴孙皓、南朝陈后主、南唐李后主等等君主,由于他们不修德政,尽管他们先后据有长江天险,但最终难逃分别被西晋、隋朝和北宋消灭的命运。吴起就像一个高明的预言大师,其过人的远见卓识令我等后人深感佩服。

吴起历仕鲁、魏、楚三国,通晓兵、法、儒三家思想,在内政及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其所著《吴子》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

吴起早年学儒术于曾申门下,后弃儒学兵。最初在鲁国时,受命指挥鲁军大败齐国。之后前往魏国,得到魏文侯重用。他指挥魏军屡次击败秦国,占领河西之地,为首任西河郡守,同时改革兵制,创建魏武卒,“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后因魏武侯猜疑而转投楚国,被楚悼王任命为令尹,进行变法。经过大刀阔斧的改革,在短时间内成功增强了楚国国力,使楚国出现“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一度大败魏国,“马饮于大河”的强盛局面。

前381年,楚悼王逝世,吴起因厉行变法而得罪守旧贵族,惨遭杀害。

这正是:大业未成身先死,虚负凌云万丈才。吴起,可惜了!

我想,如果吴起不早逝,如果楚国的变法能够成功,后来统一中国很可能就没有秦国什么事了,有极大的可能首先完成统一中国大业的也许就是楚国。如果楚国能够统一中国,凭着楚国远胜于秦国的文明,中国的历史很可能不会出现“焚书坑儒”惨剧,中国先秦文明可能会比秦朝保护得好得多,中国的历史走向也许会比秦灭六国之后秦朝即土崩瓦解要好得多。但是,历史本来就不相信什么假设,也许这就是天意吧,天意难违啊。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